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民族药资源研究思路与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民族药资源现状、特点及研究概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族药资源系统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阐述了民族药资源研究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该文考证中药材"金钗"、"金钗石斛"的植物基原,以正本清源。结合本草描述,查阅湖北、四川、重庆、河南和陕西等5省市部分地方志及文史资料,对老河口、利川、房县、西峡、内乡、安康、万源等20余个县市的老药工和老中医进行走访调查,并采集调查区域的少量金钗植株进行活体保存和鉴定。"金钗"和"金钗石斛"之名在川东北、渝东、鄂西、鄂北、陕东南、豫西的民间应用广泛,地方志及文史资料多有记载,在民间歌谣和故事传说中亦有体现;调查和鉴定结果表明,历史上中药材名称"金钗"和"金钗石斛"为中国特有种曲茎石斛Dendrobium flexicaule,并有龙头金、人字金、环字金、龙头凤尾金等别名,所加工的干燥金钗药材称金耳环。中药材"金钗"、"金钗石斛"的植物来源为曲茎石斛D. flexicaule,而不是《中国植物志》(19卷)和《中国植物志》(英文版)(25卷),以及自1977年以来历版《中国药典》中所使用的名称石斛(D. nobile,别名金钗石斛)。尽管植物的中文名称不受植物分类学者对植物命名所必须遵循的规章《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的制约,但为避免中文名称使用混乱,特别是中药材行业药材名称的混乱,建议将石斛D. nobile的中文别名更改为扁草石斛,而D. flexicaule的中文名改为金钗石斛,别名中增加金钗、曲茎石斛。  相似文献   
13.
14.
冬虫夏草市场现状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全国各中药材市场及所在地商贸、医院、制药、保健及土特产等部门调查,摸清了冬虫夏草药材的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样品收集鉴定相结合.结果 经样品分类学鉴定统计,市场上冬虫夏草的假冒伪劣品有9种,其中亚香棒虫草、江西虫草等4种出现频率最高、量最大;发现缺乏统一的商品药材规格和行业标准等问题.结论 研究为下一步研究制订冬虫夏草药材商品规格的行业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常用藏药"蒂达(藏茵陈)"的资源与使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藏区的资源和市场调查,基本搞清了常用藏药"蒂达"(藏茵陈)的资源种类、分布、临床使用、市场商品药材流通品种及其基原现状.调研结果表明:藏、川、青、滇、甘等藏区分布的可能作"蒂达"类使用的资源物种有龙胆科獐牙菜属14种2变种、花锚属1种、扁蕾属2种2变种,喉毛花属3种,肋柱花属6种,虎耳草科虎耳草属11种2变种;各地实际使用的"蒂达"种类极为复杂,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主流品种有印度獐牙菜S.chirayita讹、川西獐牙菜S.mussotii、椭圆叶花锚H.elliptica和篦齿虎耳草S.umbellulata var.petinata等4种.  相似文献   
16.
常用藏药"松蒂"(篦齿虎耳草)的显微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常用藏药材“松蒂”(篦齿虎耳草)的显微鉴定方法.方法:对“松蒂”主流品种篦齿虎耳草及其近似种爪瓣虎耳草、唐古特虎耳草和青藏虎耳草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比较组织学研究.结果:明确了篦齿虎耳草药材性状、各部位(根、茎、叶、花、花梗及果实)组织构造、粉末显微特征;建立了4种虎耳草的药材性状、茎横切面、叶横切面及粉末鉴别方法.结论:根据基生叶着生形态、毛茸类型、花序类型、小花数目、茎各组织部位比例、花粉粒形态等的特征能有效地鉴别“松蒂”的主流品种篦齿虎耳草及其近似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青风藤野生资源和各大药材市场进行调查采集,掌握近年来青风藤的资源现状。方法采用文献查阅、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青风藤的分布及市场现状进行调查,并收集种质进行鉴定分析。结果野生资源除国家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的保护外,其他地区资源人为破坏严重,并多以非药用为主,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各地药材市场以"青风藤"之名销售的种类复杂,多以名称混淆为主。结论青风藤野生资源有待于采取措施保护其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药材市场应统一进行药材名称规范管理,做到一药一名,才能有效解决中药材品种混乱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重庆产天胡荽挥发油气质联用法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庆产天胡荽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提取天胡荽全草挥发油,并通过气质联用法(GC—MS)法确定其成分及含量。结果:通过计算机谱库匹配共鉴定出了4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0.35%。结论:气质联用法适宜于天胡荽挥发油成分检测,从而为天胡荽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7):5-6对藏医学中药用植物种类最多的菊科植物在我国现行药材标准中的品种收载和质量标准进行了整理。结果表明,各有关文献记载的藏医学药用的菊科植物种类约41属220余种  相似文献   
20.
常用藏药"蒂达(藏茵陈)"的资源与使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藏区的资源和市场调查,基本搞清了常用藏药"蒂达"(藏茵陈)的资源种类、分布、临床使用、市场商品药材流通品种及其基原现状.调研结果表明:藏、川、青、滇、甘等藏区分布的可能作"蒂达"类使用的资源物种有龙胆科獐牙菜属14种2变种、花锚属1种、扁蕾属2种2变种,喉毛花属3种,肋柱花属6种,虎耳草科虎耳草属11种2变种;各地实际使用的"蒂达"种类极为复杂,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主流品种有印度獐牙菜S.chirayita讹、川西獐牙菜S.mussotii、椭圆叶花锚H.elliptica和篦齿虎耳草S.umbellulata var.petinata等4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