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0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调查上海市区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风险。方法对纳入的300例病例采用FRAXTM10年骨折风险评估表,调查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脆性骨折史、父母脆性骨折史、口服激素史、类风湿关节炎史、吸烟史、饮酒史,并测定L1-L4和髋部骨密度;分析不同年龄段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髋部脆性骨折风险以及骨折风险与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①300例调查者中男女比例为1∶3.6;女性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均明显低于男性患者(P<0.05),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和髋部脆性骨折风险均明显大于男性患者(P<0.05)。②不同年龄段女性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和髋部脆性骨折风险不同,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以60~69岁年龄段最高(P<0.05),髋部脆性骨折风险以70~79岁年龄段最高(P<0.05)。③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与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均呈线性负相关(r=-0.443,r=-0.545),与男性患者体质量指数和年龄呈线性负相关(r=-0.349,r=-0.617)。④髋部脆性骨折风险与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及体质量指数呈线性负相关(r=-0.405,r=0.676,r=-0.19),与女性患者年龄呈线性正相关(r=0.213)。结论上海市区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女性骨折风险较高,且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以年龄在60-69岁者最高,髋部骨折风险以70-79岁者最高;骨折风险与骨密度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基于循证医学及专家共识,制定出以患者为本、可持续更新的髋与膝骨关节炎(OA)简明治疗指南,旨在帮助世界范围内的医生和专职医护专业人员进行普遍应用及专科治疗.方法 来自相关领域的16位专家(涵盖两大洲6个国家)组成该治疗指南研究小组,系统回顾1945年至2006年1月出版的髋和膝OA治疗指南,采用指南研究与评价评审表(AGREE)法进行严格评估,并基于这些指南的共识,制定一套核心性治疗常规.2002年前的循证依据获取自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的系统性回顾,2002年后的循证依据更新自MEDLINE、EMBASE、CINAHL、AMED、Cochrane Library、HTA数据库.对循证依据的质量进行评估,并尽可能对效能(ES)、需要治疗的病例数、相对风险、优势比和生活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费用等方面进行相应评分.依据Delphi法和推荐强度(SOR)产生具有共识性的治疗议案,用视觉模拟评分确定其中的治疗方法.结果 共检索出23个符合纳入标准的髋和膝OA治疗指南(6个主要基于专家意见,5个主要基于循证依据,12个两者兼具),涉及51种不同疗法,但只有20种是广泛推广应用的.这些疗法缓解疼痛之ES各不相同,总体上药物治疗(ES:0.25,95%CI:0.16、0.34)与非药物治疗(ES:0.39,95%CI:0.31、0.47)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OARSI)成员对治疗指南草案的反馈和6轮Delphi法反馈后,得出25个有详细论述的治疗方法.对髋和膝OA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是联合应用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推荐应用的指南中包括12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宣教和自我管理,定期电话联系,转诊给理疗师治疗,有氧运动,肌肉锻炼和水疗,减轻体重,行走时持支具,带护膝,垫鞋垫,热疗,经皮神经电刺激、针灸)、8种药物疗法(缓解症状的对乙酰氨基酚,口服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和非选择性抑制剂非类固醇类消炎镇痛药,外用非类固醇类消炎镇痛药和辣椒素,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和透明质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可能起结构修复效果的硫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和双醋瑞因;治疗顽固性疼痛的阿片类镇痛药)和5种手术模式(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截骨术和保留股骨头的外科手术,膝关节炎关节镜清洗和清创术,关节替换失败后补救措施--关节融合术).同时提示以上各推荐疗法的SOR和95%CI.结论 经严格评价现有OA治疗指南,系统回顾循证依据及国际多学科专家的共识,制定出本推荐应用的治疗指南(内有25种治疗方法的详细介绍).根据每一疗法的适用性和SOR,本治疗指南可适用于不同国家或地区.一旦有新的循证依据出现,本指南会进行系统性回顾并适时作出修定.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补肾益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分泌和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益精中药调节骨重建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连续酶消化法培养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观察补肾益精药物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率、碱性磷酸酶(ALP)、矿化结节数目以及成骨细胞不同分化时期IGF-I分泌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补肾益精中药能明显增加成骨细胞增殖率,提高成骨细胞ALP分泌量,增加矿化结节数;中药组IGF-I的分泌在第7d、第21d时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但在第14d时IGF-I的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其成骨细胞IGF-I mRNA表达下调。结论补肾益精中药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IGF-I的表达与分泌发挥促进骨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补肾中药对自然衰老雄性大鼠骨髓微环境中Smad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2月龄自然衰老雄性大鼠60只为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自鼠龄12月龄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补肾方(密骨胶囊)灌胃,在给药8、16、24w末三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每组各取10只大鼠,取股骨骨髓,Trizol法抽提总RNA,RT—PCR技术半定量检测Smadl基因表达,采用天能GIS凝胶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各组表达灰度值。结果:补肾方组大鼠骨髓微环境中Smadl基因表达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在8、16、24w末,补肾方组与生理盐水组的基因表达灰度值分别为0.61(95%CI=0.41,0.83)VS0.76(95%CI=0.56,0.98)、0.97(95%CI=0.81,1.13)VS0.61(95%CI=0.45,0.78)、1.75(95%CI=1.59,1.92)Vs0.56(95%CI=0.40,0.7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中药(密骨胶囊)可以上调骨髓微环境中Smadl基因表达水平,可能是其促骨形成、修复骨损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5.
补肾中药改善骨质疏松大鼠骨骼强度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补肾中药改善去卵巢大鼠骨强度的作用效果和机理。方法:将48只6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切除组、模型组、补肾方组和雷罗昔芬组。大鼠灌胃给药3个月后处死,观察股骨骨矿密度、生物力学指标、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和骨超微结构指标等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模型组骨密度为(0.250±0.04)g·am_。,显著低于假切除组(0.302±0.03)g·cm^-2,补肾方组为(0.268±8.34)g·cm^-2。②模型组最大载荷(108.85±9.63)N,显著低于假切除组(121.07±8.34)N,补肾方组最大载荷为(122.91±8.72)N,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③补肾方能明显改善骨小梁面积、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分离度和游离末端等形态计量学参数。④补肾方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骨结构。结论:补肾方能延缓骨结构的退变,有效改善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强度。  相似文献   
36.
补肾中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为了比较补肾复方对成骨细胞(OB),破骨细胞(OC)的药效异同,用MTT法测定OB增殖能力,骨陷窝计数定量评定OC骨吸收活性。结果,金匮肾气丸,补肾益精方,知柏地黄丸,西药倍美力对OB增殖的平均影响率分别为159.2%,121.5%,21.6%,75.7%;对骨陷窝数的平均影响率分别为50.2%,21.0%,19.8%,38.1%,表明平补阴阳药既促进OB增殖又抑制OC活性,加重温阳药促OB增殖作用加强,加重养阴药的作用则相反,养阴并加入泻火药则对OC活性和OB增殖均表现为抑制。  相似文献   
37.
颈椎病是骨伤科常见病症,患者除有颈项部疼痛、僵硬等骨骼肌肉方面的症状,还常伴有失眠、焦虑、烦躁等精神方面的症状。认知与行为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改善精神症状的治疗方式,可以结合手法对两个方面同时治疗,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手法配合认知与行为疗法治  相似文献   
38.
中医药早期介入、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综述中药防治新冠肺炎的药理依据和临床应用,以及防治新冠肺炎中药的研究策略,特别介绍了本次新冠肺炎防控中临床应用有效的中药复方如清肺排毒汤等。在传承中医药理论和原则基础上,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系统生物学等先进技术和手段,通过多学科交叉构建多水平、多维度的药效筛选和评价研究体系,从而更系统、深入和全面地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作用靶点、作用机制,进一步挖掘中医药精髓。  相似文献   
39.
磁共振技术评估膝关节软骨退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光月  郭海玲  李涛  赵咏芳 《中国骨伤》2016,29(11):1061-1067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序列及参数的合理选择对清晰成像及临床研究结果的客观评价至关重要。全膝关节磁共振成像积分,波士顿利兹骨关节炎评分系统,MRI膝骨关节炎评分系统,膝骨关节炎软骨修复评分系统等全膝关节的半定量评分系统都能够全面评价膝骨关节炎进展时各组织的影像学改变。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软骨的形态学及生理成分的改变可以被定量评估。T2图、弥散加权成像、延迟动态增强成像等软骨成分的定量评估技术能定量监测软骨基质成分的变化,可以在关节软骨形态学破坏之前更早地发现软骨病变。这些定量、半定量评价技术有助于膝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预防,同时也为精确评价干预措施的疗效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0.
二膦酸盐能明显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的常用药物具有诸多优点,尤其是可降低骨质疏松患者髋部周围骨折发生概率。关于长期使用二膦酸盐不良反应的争议,在广泛临床应用过程中从未停止。最近研究表明,长期服用二膦酸盐可能与不典型股骨骨折有关。不典型股骨骨折非常罕见,临床表现和治疗均与外伤性骨折不同。该文就不典型股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和特点、与长期服用二膦酸盐的关系以及治疗、预后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醒临床实践中关注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