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保财  黄颖桢  赵云青  陈菁瑛 《中草药》2016,47(9):1589-1594
目的进一步认识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花粉粒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法采用离体培养法测定花粉粒活性,并应用"3414"试验设计对培养条件:蔗糖质量分数、硼酸(HBO3)质量浓度、氯化钙(Ca Cl2)质量浓度3个因素进行筛选,同时与碘-碘化钾(I2-KI)、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花粉活性的方法比较,建立测定花粉活性的适宜方法。然后应用所建立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保存方法、保存时间对花粉粒活性影响。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粒大小、形态等特征。结果 I2-KI染色法、TTC法2种方法不适合两面针成熟花粉活性的测定。离体萌发法中最佳的组合为10%蔗糖+0.1 mg/m L硼酸+0.1 mg/m L氯化钙,测定萌发率可达66.67%。两面针花粉活性24 h内最高,4℃的低温条件下可保持约15 d,而冷冻和常温条件不太适合其保存。花粉粒形态为长椭球形,具有3个萌发沟,表面有网状纹饰。结论初步建立了两面针花粉粒活性测定方法、贮藏条件,为了解两面针花粉粒生理特性、品种选育及分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Kugel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8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患者二次手术使用Kugel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18例患者均手术治愈,无切口感染,无异物排斥反应,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无再次复发。结论:Kugel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3.
紫翁羽病为太子参的主要根部病害之一。为明确引起福建省太子参紫纹羽病的病原菌种类,2017—2021年持续从福建省太子参主产区采集具有太子参紫纹羽症状的块根及菌核,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分子鉴定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进一步开展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室内药剂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从采集的块根样本中共分离获得78株紫纹羽菌株,形态学初步鉴定属于1种类型;从病原菌中选取2株代表菌株进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均与桑卷担子菌Helicobasidium mompa聚在一起。该菌菌丝适宜培养基为OA、生长温度为25℃、pH 6、草酸铵作为氮源,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处理10 min; 99.1%丙环唑和98.7%嘧菌脂抑菌效果最佳,抑菌率50%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6.85、12.24μg·mL-1。可见,福建太子参紫纹羽病的病原菌为桑卷担子菌H.mompa。培养基种类、生长温度、pH、氮源等对菌丝生长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柘荣县太子参黑斑病常于每年4—6月份的多雨季节暴发,为太子参的主要叶部病害之一,对该药材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明确太子参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该研究依据柯赫法则对病原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特征观察及多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鉴定为链格孢属致病真菌并进行致病性测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鉴定结果表明:引起该黑斑病的病原菌为梨黑斑链格孢Alternaria gaisen。其菌落形态、孢子特征以及产孢表型特征与梨黑斑链格孢A.gaisen类似,且由ITS、tef1、gapdh、endoPG、Alta1、OPA10-2和KOG1077这7个组成的串联序列在20个链格孢属真菌的系统发育树上与梨黑斑链格孢A.gaisen聚为一支,最大似然支持率为100%,贝叶斯后验概率1.00。生物学特性表明:梨黑斑链格孢A.gaisen的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5~8,最适培养方式为24 h暗培养,菌丝和孢子致死温度均为50℃处理10 min。由A.gaisen引起的太子参黑斑病为国内外首次报道,该研究结果可为太子参叶斑类病害的诊断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