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观察XL-射频皮肤治疗仪显微消融微切面部难治性色素痣的疗效。方法:显微镜下,消融微切58例(80个)面部难治性色素痣,病变大小:直径6~8mm的40个,直径8~10mm的30个,直径10~20mm的10个。随访观察12~60个月。结果:58例患者,80个病变,其中69个病灶完全消失,无复发,无肉眼可见的手术瘢痕;7个病灶完全消失,随访期内可见手术瘢痕,但不明显;1个有部分黑色残留,2个病灶完全消失但有较明显的手术瘢痕,1个复发。治愈率达95%,有效率达98.8%,复发率为1.2%。所有患者均无缝合,术后均未使用抗生素,均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XL-射频皮肤治疗仪显微消融微切治疗面部难治性色素痣精准度高、疗效显著,且瘢痕轻、并发症少,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手术或物理治疗的新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2.
不同环境干预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3,他引:9  
目的:研究独居、社会交往、探索学习和丰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恢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65只.采用开颅电凝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假手术组不电凝大脑中动脉,其余步骤与手术组相同。术后24h随机分为独居组(n=15)、社交组(n=15)、探索学习组(n=15)、丰富环境组(n=15)和假手术组(n=5),分别于术后第1、3、7、14、21、28d对大鼠采用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及修订的神经功能评分(mNSS)进行评定。结果: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及mNSS评分均显示探索学习组及丰富环境组在术后14—28d后明显优于独居组和社交组(P〈0.05)。结论: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的行为学恢复有明显影响,丰富环境及探索学习均能改善大鼠的预后。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大脑视觉认知抗干扰能力的相关功能定位。方法以3类不同干扰比的视觉材料为刺激手段,以认知错误数为指标,观察8例脑顶枕结合部损伤患者的视觉认知抗干扰错误数,并与1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结果比较。结果顶枕结合部损伤患者的视觉认知抗干扰的错误数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且组内不同信噪比时的错误次数差异随着信噪比的减低,由无显著性意义转变为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顶枕结合部可能在视觉抗干扰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和新生血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及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采用开颅电凝法制作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术后24h随机分为标准环境(SE)组、探索学习环境(LE)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不电凝大脑中动脉,其余步骤与手术组相同。分别于术后第7天、28天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微血管密度。结果:在学习记忆能力上,LE组成绩明显优于SE组(P<0.01),与Sham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微血管密度显示LE组在术后第14天、28天新生血管明显多于SE组(P<0.05),与Sham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探索学习可促进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与微血管新生,改善大鼠的预后。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p38表达的影响。方法用Wistar大鼠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48 h后随机分为3组:运动训练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运动组每天被动跑笼40 min。在MCAO后7、14、21和28d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梗死灶周围皮层p38的表达。结果梗死灶周围皮层p38表达增加(P<0.05),梗死后21 d及28 d,运动训练组梗死灶周围皮层p38表达明显高于非训练组(P<0.05)。结论脑梗死可诱发p38的表达,运动训练可增加其表达。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分析慢性髋关节疼痛患者功能障碍的特点,阐明其功能障碍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7.
88.
89.
许多文献介绍了慢性心衰(chronicheartfailure)患者运动训练的效用。尽管一些方法被推荐,但还没有建立起一套专门的方法,以往用于研究和在临床上应用于CHF患者的训练方法,绝大多数基于正常人身体锻炼或康复部门对轻度左心功能不全的训练经验,并且将这些方法主观地改造用于CHF患者[1]。系统的个体化的训练处方包括适当的方式、强度、时程、频率和进度。训练对心血管的负荷大小取决于训练的方式(如步行、踏车、游泳)、方法(持续或间断、有节律或无节律、等长或等张运动)、用力肌群的多少、训练时程、强度、使用间断训练方法时的训练和休息…  相似文献   
90.
正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是一种利用微弱电流(1—2mA)来调节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兴奋性的非侵袭性技术。目前,tDCS作为一种新的、无创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如脑卒中、帕金森病、疼痛、抑郁等)及生理功能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中~([1])。近年来,国内关于经颅直流电刺激的报道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