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篇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兔骨髓基质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的立体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纤维蛋白胶作为细胞支架进行兔骨髓基质细胞立体培养,探讨其作为新型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1-09/2002-03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卫生部创伤骨科研究室、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完成.采用兔骨髓基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CO2孵箱中进行传代培养后,收集扩增的骨髓基质细胞与新型支架材料纤维蛋白胶复合后再进行培养4周,采用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等手段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的生长状况.结果:用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均可观察到骨髓基质细胞在不同强度的纤维蛋白胶中的生长状态不同,在低强度纤维蛋白胶中活性好,扩增迅速,而在高强度纤维蛋白胶中细胞生长缓慢,数量少或逐渐死亡.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在低强度纤维蛋白胶中能够良好扩增生长.纤维蛋白胶具有孔隙适宜、可塑性强,可降解等优点,是优良的细胞生长支架载体.  相似文献   
12.
高频电容耦合骨折治疗仪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4年英国皇家矫形研究院报道了利用高频电容耦合法治疗骨不连并获极大成功[1].  相似文献   
13.
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临床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40年代,Kntseher介绍了髓内钉技术,创立了髓内夹板的生物力学原则,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临床。自2000年6月~2003年6月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109例,本文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分析其生物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31例骨原发性纤维肉瘤的临床实践及平均3年零2个月的随访观察,对其发病率、临床及X线表现,治疗方法及其预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2例(34膝)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和HS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P0.01);患者的股胫度明显小于治疗前(P0.01);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对13例脉管炎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因素进行分析,13例中6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术后症状无改善。作者认为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因素有:①这两种疾病有相似的症状与体征;②医生检查患者不仔细;③对有关脉管炎的知识缺乏。因此,充分了解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要点,仔细检查病人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术前假体松动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通过对4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术前资料的系统回顾性研究,评价采取不同固定方法的假体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对行髋关节置换的48例实行了全髋翻修术,并对全部病例进行了术前X线评价及术中假体松动情况调查,并做χ2检验,判断不同假体固定方式对假体寿命的影响。结果早、中期假体松动主要为非骨水泥型假体。骨水泥固定的假体与非骨水泥固定的假体远期均存在很高的松动下沉率,以骨水泥臼的松动为多数。髋臼侧骨溶解发生率以Ⅰ区为高,股骨柄侧骨溶解发生率以股骨近端为最高。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生物性固定初期并不十分牢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固定假体松动主要发生在远期,并且以髋臼侧骨水泥松动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不稳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同时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与非内固定术疗效比较。方法对不稳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摘除术同时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植骨融合术与非内固定术术后疗效比较。结果不稳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未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融合术者易发生相应椎间隙椎间盘突出症原有症状改善不佳、复发或腰椎节段不稳定加重。结论不稳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同时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植骨融合术将有效提高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动物骨组织内置入表面带有微孔的超高分子聚乙烯试件,来观察骨组织长入微孔内的情况。通过试验证明,试件微孔在12周即已充满骨组织,而且达到一定强度。因而本文作者提出一个设想,在超高分子聚乙烯表面直接制出微孔,并且镀以组织相容性好的金属膜,取代目前常用的髋臼假体的二元结构。这样不仅可以减化手术,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20.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解剖最复杂、对运动功能要求很高的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全世界每年有大量患者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根据对欧美17个国家的统计,每年约有110万人行膝关节置换术,其中8%是二次翻修,并且膝关节置换术的人数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其中,女性患者占64.4%,小于65周岁者占29.4%,患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如何在临床中选择高质量的假体以及改进假体设计、提高手术技巧,成为摆在所有关节外科医生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将国内外有关膝关节置换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加以综述,包括假体类型和手术技术等方面,以供国内外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