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外科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适用于外科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04年12月外科重症监护科233例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情况。均采用PN EEN→EN 口服→口服的营养支持模式。肠内营养均采用鼻饲泵24h持续泵入的方法,持续、小剂量、逐渐加量。结果 233例危重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期间,死亡26人,病死率11.16%。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显著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各种肠内营养途径中,空肠造瘘管、螺旋胃肠管的并发症最少。结论 对危重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是可行的,并可能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2.
患者女,59岁,因“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15个月”以“子宫内膜癌”于2011年3月7日入院.心肺腹查体及妇科检查未见异常.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于脐上4 cm处置入10 mm Trocar;双侧髂前上棘内上5 cm,左侧放置10 mmTrocar,右侧放置5mm Trocar,左侧穿刺口内上5 cm腹直肌旁置入5 mm Trocar,腹腔压力15 mm Hg.患者术后第2天肛门排气,第3天排便后感下腹痛,左下腹触及一10 cm×10 cm×15 cm质硬包块,压痛明显,边界清楚,叩诊浊音,后患者排气、排便停止,行立位腹平片(图1)考虑肠梗阻,遂急查腹部CT(图2)示左下腹壁疝并小肠系膜扭转、小肠梗阻,疝内容物位于腹外斜肌与腹内斜肌之间;左下腹壁软组织水肿.考虑诊断为Trocar部位疝(TSH).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ICU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方法:自2009年1月份正式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综合ICU危重患者血糖控制,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的具体实施,对ICU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进行个体化管理及调控,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观察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例次。结果:应用PDCA循环理论之后,ICU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并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结论:应用PDCA循环理论指导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控制,使操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治疗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4.
罗晓媛  刘潇  谢菲  季波 《今日药学》2021,31(1):62-64
规范化临床药师培训是药师从事临床药师工作前进行的职业化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有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新冠疫情期间,我院及时调整教学模式,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让分处不同地区的学员集中进行网络课堂学习,同时采取互动式教学及定时考核方案保证了学员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此次疫情也充分反映出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理论课程统一化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研究个体化饮食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对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进行个体化饮食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及血糖的变化。结果 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个体化饮食治疗前后对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显著改善,在个体化饮食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饮食治疗可有效改变患者的饮食行为,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建立心脏不停跳大鼠单肺体外循环(CPB)肺损伤模型,为研究CPB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保护措施提供实验平台。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单纯开胸组(T组)、单纯CPB组(C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每组8只。T组仅开胸,C组开胸后建立CPB,IR组建立CPB期间行左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在CPB前(T1)、开放左肺门即刻(T2)及实验结束时(T3)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红细胞压积(Hct)、血乳酸(Lac)和肺功能的变化。实验结束时,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剪取左肺组织,观察左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CPB后Hct下降(P?<0.05)。与T组比较,实验结束时C组和IR组肺功能下降,Lac和肺损伤评分较T组高(P?<0.05);上述变化在IR组中最为突出。IR组中血液和肺组织的IL-1β、TNF-α含量最多(P?<0.05)。结论 该自创实验动物模型建立成功,能模拟临床CPB肺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对CPB肺保护相关研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8.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作为小分子药物研发领域的颠覆性技术,有望解决传统非靶标蛋白的药物设计问题,并克服由于靶标突变或过表达带来的耐药性问题。ARV-110和ARV-471是由美国ARVN制药公司开发,首批进入临床试验的PROTAC药物。其通过结合靶蛋白(雄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同时结合泛素E3连接酶,诱导靶蛋白的泛素化降解,最终实现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治疗。在已完成的I期临床试验中,2种药物在所有剂量组均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2级以上不良反应。本文就PROTAC技术、ARV-110和ARV-471的基本信息、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情况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术前谈话”情景式教学对八年制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效能。方法:对我院八年制医学生以标准病人模拟术前谈话并进行评价;进行医患沟通的课堂培训、观摩手术谈话、专题讲座、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role play)进行沟通能力培训。结果:经过培训后学生对手术谈话沟通能力整体提高(P〈0.05)。结论:术前谈话这一平台可以有效开展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80.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临床常见的血管性疾病 ,具有自发性破裂致死的潜在危险性 ,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材料技术的发展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已得到广泛应用。我院自 1998年开始 ,应用DSH与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13例 ,共计 15个动脉瘤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弹簧圈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