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肝再生磷酸酶(PRL)-3是一种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近年来发现它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黏附、侵袭及转移,诱导肿瘤的形成,尤其与结直肠癌的肝转移密切相关,是与肿瘤转移相关的"魅力"基因.了解PRL-3结构、功能以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有助于阐明PRL-3在肿瘤转移中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肿瘤异常蛋白(tumor abnormal protein,TAP)及血清肿瘤标记物包括胚胎型抗原标记物CEA、黏蛋白抗原类标记物CA15-3和CA125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上是否有意义。方法:对接受新辅助化疗(部分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的68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化疗效果将其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CR)、部分缓解(PR)、病灶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其中pCR+PR定义为反应组,SD+PD为无反应组。所有患者在化疗前及手术前均进行了TAP、CEA、CA125及CA15-3的检测,比较其在反应组和无反应组的数值差异及数值变化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化疗前后反应组和无反应组中各肿瘤标记物数值进行比较,除TAP在化疗后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化疗前后两组中各标记物升降变化情况进行比较,TAP及CA15-3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EA及CA125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及CA15-3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可能存在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护士分类授权管理对住院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实践效果。方法 将存在医源性皮肤损伤风险的住院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18年173 237例)和观察组(2019年205 511例和2021年236 742例),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和护士分类授权管理。结果 实施护士分类授权管理后,培养和授权专科护士81人。两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皮肤损伤程度及转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施护士分类授权管理,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改善转归,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4.
<正>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是指头部受到外力的直接或间接作用造成颅脑损伤所引发的精神活动失调及缺陷[1]。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在神经外科较常见,但其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由于脑组织受损致功能缺失引起的精神障碍,其急  相似文献   
55.
脑动脉支架置入治疗是目前治疗脑动脉狭窄的有效措施,具有创伤小和疗效肯定的特点。随着支架置入治疗脑动脉狭窄病例日益增多,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为避免术后并发症对治疗效果的影响,2007—04~2009—04我科对49例脑动脉狭窄支架置人治疗的患者,针对术后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避免了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6.
病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海彬  谢菲 《现代医院》2009,9(10):137-138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病案信息即从静态趋向动态,病案更深、更广的信息内容将进一步被利用,病案信息更好为医院管理、医、教、研、患者、医疗保险及社会服务,如何积极开发和利用病案资源,是新形势下每一个病案管理人员应该面对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和基质Gla蛋白(matrix Gla protein,MG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4月-2016年2月门诊体检的绝经后妇女125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所有患者的骨密度(BMD)、血清25羟维生素D3、血清MGP水平,根据骨密度结果将其分为骨密度正常组30例、低骨量组47例和骨质疏松组48例。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3浓度将低骨量、骨质疏松患者分为缺乏组34例、不足组31例和正常组30例。分别观察各组的血清MGP水平并分析其与BMD、血清25羟维生素D3之间的关系。结果:骨密度正常组的血清MGP水平均明显高于低骨量组和骨质疏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均明显高于缺乏组和不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GP浓度与骨密度、25羟维生素D3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基质Gla蛋白与25羟维生素D3、BMD密切相关。随着25羟维生素D3水平下降,血清基质Gla蛋白浓度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58.
59.
在临床工作中,危重及骨科患者多卧床不能行走,需采用床旁X光拍摄,当拍摄正位时将已装入胶片的X光片盒放置在患侧肢体下,如需进行侧位拍摄时,则需要患者变换体位,当患者需要他人协助扶持或自然放置X光片盒。这样不仅因扶持或放置不稳影响拍摄质量,而且还造成家属或医护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了解我国军、地医院创伤院前救护能力现状及延时现场救护(prolonged field care, PFC)认知及能力准备情况,为相关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2月—6月,采用分层抽样和便利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东北、西南、中部、东南以及珠三角地区242名军队及地方医护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中国创伤院前急救及延时现场救护(PFC)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借助于问卷星平台进行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结果 (1)部队三甲医院年均院前救护任务显著多于地方二甲医院(P<0.05),道路交通伤在所有伤型中占比最高;(2)“途中持续监护和复苏预案”是制定最多的院前救护预案,“转运时间过长”是反映最多的问题;(3)PFC知晓率仅为35.1%;(4)“现场处理能力”和“复杂伤情评估”被分别认为是军、地医院创伤院前急救培训中最急需和最缺少的能力。结论 当前我国军、地医院救护人员对创伤院前急救措施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对各类预案了解不足,PFC概念知晓度普遍较低,缺乏复杂伤情评估和决策能力,亟待完善培训策略,提升整体创伤院前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