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行的一项计划。我科自1985年起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并制定了放射质量标准、管理规则、岗位责任制等措施,使质保和质控的工作走上稳定的轨道。实施质保和质控。可以减少被检者的放射照射量、降低重照片及废片、节约资金、提高影像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现将我们实施放射技术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的体会介绍如下: 设立质检员和质检小组  相似文献   
22.
目的:讨论对脓毒症患儿使用CBP联合LMWH后其凝血功能发生的实际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脓毒症患儿48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前提下结合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LT、PT、APTT、TT、INR、FBG以及BUN、SCr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PLT、PT、APTT、TT、INR和FBG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LT、PT、APTT、TT、INR和FBG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BUN和SCr水平均无差异,P0.05。结论:使用LMWH结合CBP治疗脓毒症能明显改善患儿凝血功能,但对BUN和SCr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Churg-Strauss综合征患者的高分辨CT表现,并将CT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对8例Churg-Strauss综合征患者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病理结果对照.病理学标本获得,3例为手术切除,4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1例穿刺活检.Churg-Strauss综合征的诊断是临床、实验室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结果]肺部病变包括磨玻璃样高密度影6例,结节5例,小叶间隔增厚5例,支气管壁增厚4例,肺实变2例,肺膨胀不全1例.在3例手术切除和1例穿刺活检患者中,病理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3例,肺泡实变3例,气道病变2例.[结论]Churg-Strauss综合征主要CT表现包括磨玻璃样高密度影或肺泡实变、小叶间隔病变和气道增厚.相应病理学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在肺泡、间质和气道中的浸润.  相似文献   
24.
谢红波 《海峡药学》2013,25(5):204-206
目的观察与分析滴宁雾化吸入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儿治疗时间、促进其早期康复。方法选取9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者且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同时给予两组患儿相应治疗方法且对其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时间、不良事件、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和所得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及其相关分析。结果试验组患儿显效率77.78%、总有效率9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儿退热、鼻塞流涕、咳嗽、咽部充血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平均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同时试验组患儿呼吸道感染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滴宁雾化吸入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具有安全、效果显著且起效快等优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5例颌面部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图像.扫描层厚2、3mm,重建间隔1.5 mm,螺距为1,数据输入工作站,用SSD及MPR重建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65例颌面部三维CT重建图像显示良好.颌面部的整体形态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得到较好的观察.结论笔者认为SSD及MPR重建方法的结合运用,并参与CT的横断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将提高螺旋CT骨整形手术等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与骨膜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与骨膜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与骨膜瓣带蒂转移或游离移植术,治疗股骨颈骨折32例、骨囊肿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8例(20侧)及骨不连1例。结果:股骨颈骨折术后3~4个月愈合3l例,另l例过早负重致骨折移位而失败,无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2例股骨颈骨囊肿术后4~6个月痊愈;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优良17例,优良率为94%;1例胫骨骨不连术后7个月痊愈。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与骨膜瓣带蒂转移,是治疗股骨颈骨折、骨囊肿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VE)和听骨链表面遮盖法(SSD)成像对正常中耳结构的显示情况及其技术方法。方法:无临床症状、临床检查未见异常、CT显示正常者35耳,行中耳CTVE及听骨链SSD成像,重建图与正常图谱、二维CT图对照。结果:CTVE100%(35/35)清晰显示大部分听骨链的结构及鼓室各壁结构;CTVE对镫骨前后脚的显示率分别为68.6%(24/35)和74.3%(26/35),CTVE尤其清晰显示后鼓室重要结构;听骨链SSD成像100%(35/35)清晰显示听小骨各结构,尤其是完全显示了镫骨前后脚及脚板。结论:64排螺旋CT的CTVE及听骨链SSD成像,能够建立正常中耳立体解剖结构模式,立体、清晰地显示正常中耳腔内部及各壁重要的解剖结构,为临床对中耳三维结构的观察提供更直接的影像学资料,该技术方法简单、快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AF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应用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详细的影像学分析、AF角度螺栓生理性选择、交替进行的角度矫形和纵向牵引、不同情况下选择减压和复位的顺序等方法,共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218例,平均随访10个月,观察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椎体高度、椎管狭窄程度、矢状指数的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神经功能改善有效率84%;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正常95%;椎管狭窄经术后CT检查94例术前椎管狭窄程度为“2”和“3”者,术后椎管狭窄程度为“0”占35%,“1”占65%;矢状指数由术前5°~36°,平均20.6°恢复到术后-5°~7°,平均0°;发生螺钉植入长度、角度错误,以及断钉、断棒等并发症占2.7%,无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正确地选择、应用AF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实用性,并能最大程度上克服其设计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29.
运用CT透视引导介入操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T透视是运用螺旋CT快速连续扫描实现在监视屏中实时显示被检组织的体层图像。实现该技术的CT设备必须具有连续容积扫描能力、容积扫描同步图像处理器、快速数字处理系统、实时重建高速内存和快速图像重建程序。关于该技术的运用 ,国内外仅有少量报道[1 3] 。笔者介绍了该技术在引导介入操作方面的程序设置、原理及应用体会。1 材料与方法 :从 1998年以来在CT透视引导下行穿刺活检和介入治疗的病人 2 4例 ,其中男 13例 ,女 11例 ,年龄 2 1~ 73岁。病变部位包括胸内病变11例 ,腹部病变 9例 ,骨骼病变 4例。使用仪器设备 :Toshi…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对北苍术种子进行鉴定研究及序列特征分析,探讨北苍术种子DNA条形码技术鉴定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北苍术种子12份,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北苍术的外观形态特征;通过DNA提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双向测序获得其ITS2和psbA-trnH序列;利用CodonCode Aligner V9.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