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83篇
内科学   96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62篇
综合类   670篇
预防医学   190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296篇
  4篇
中国医学   253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唾液酸 (SialicAcid ,SA)系一种氨基糖类物质 ,存在于粘多糖及粘蛋白中 ,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肿瘤病人血清SA增高已有较多报道[1~ 3]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血、尿SA变化的相关资料较少[4 ,5] 。本文通过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血清、尿液唾液酸测定 ,探讨其变化及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 1)正常对照组 :男 2 8例 ,女 2 6例 ,年龄17~ 4 4岁 ,受检时均为健康者。 ( 2 )尿路感染组 :男 9例 ,女 2 8例 ,年龄 19~ 4 7岁 ,经中段尿培养均为细菌性尿路感染 ,未发现其它病变。 ( 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 :符合原发性…  相似文献   
42.
蚊虫是传播虫媒疾病的重要媒介,澄迈县以前曾发生过疟疾与登革热暴发流行,为此,我们从1989年~1999年在不同地理区域进行了全面的蚊虫调查,调查范围包括15个乡镇、6个国营农场.现将10年来调查的结果,并将结合历次本县调查资料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为探讨胃癌组织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nm23表达及胃癌根治术后再发癌之间的关系,用Warrthin-Starry方法法检测胃组织Hp感染,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nm23表达,并结合内镜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胃癌Hp感染率、nm23低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及术后3年内有再发癌组明显增高。而且nm23低表达与肿瘤浸润程度有关,浸及浆膜及周围脏器组nm23低表达率为78.6%,浸及粘膜及粘  相似文献   
44.
原发性输尿管癌8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 ,报告原发性输尿管癌 87例。认为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是最重要的诊断手段 ;CT和MRI对诊断和分期均有帮助 ;输尿管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传统的患侧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状切除术仍是基本、首选方式。术后应常规、定期行膀胱镜检查及膀胱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45.
术中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在不可切除的胰腺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在不可切除的胰腺癌中的作用。方法:2001年6月~2003年6月对16例经病理证实且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施行^125Ⅰ粒子胰腺肿瘤植入术,所有患者术前C与MRI均显示胰腺肿块,术中所见证实。结果:11例疼痛肿瘤患者中10例症状明显减轻,3例肿瘤缩小,1例肿瘤增大;4例Ⅰ期患者生存期均在20个月以上。2例出现了并发症,1例小肠梗阻,1例胰瘘。结论:放射性^125Ⅰ粒子能控制原发性胰腺肿瘤的局部生长,镇痛效果显著,并发症较低,有望提高早期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6.
研究高聚金葡素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多药抗药性(MDR)基因表达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化疗联合高聚金葡素治疗(50例)较单纯化疗组(30例)可明显抑制MDR基因过度表达,升高NK细胞活性,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7.
1993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科收治误服氟乙酰胺拌制灭鼠剂全身中毒48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26例,女22例,年龄1-2岁5例,3-6岁37例,7-12岁6例。发病年龄以3-6岁为主,占78%。农村42例,城市6例,以农村发病多见。从服毒到入院时间,最短1h,最长7h,其中死亡3例为6-7h。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自服毒后20min-4h出现中毒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经手术治疗者,开颅术后≤24h行气管切开患者68例,另急诊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未行气管切开或切开时间>24h的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以三代头孢及半合成青霉素静滴预防感染,出现肺部感染者均行痰液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68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35例有20例控制,感染控制时间4~11(平均7.1)d;对照组53例,有21例控制,感染控制时间9~21(平均16.9)d;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未行早期气管切开患者(P<0.01),而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未早期切开者(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0.5%碘伏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IC)的疗效、安全性及副作用。方法33例IC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0.5%碘伏50ml膀胱灌注,变换体位,保留2h后排空,1次/d,疗程14d;B组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替代碘伏,方法同A组。观察治疗前后A、B两组患者症状改善、膀胱镜检变化情况及副作用。结果33例患者随访8~22个月,平均18个月。A、B两组用药后,按O′Leary-Sant IC症状评分(ICSI)、问题评分(ICPI)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组症状缓解15例,有效率83.3%;膀胱镜检所见黏膜下点状出血及Hunner溃疡消失显著12例,好转4例,有效率为88.9%。B组症状缓解7例,有效率为46.7%;膀胱镜检所见黏膜下点状出血及Hunner溃疡消失显著2例,好转3例,有效率33.3%。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1);其尿道灼痛、血尿、发热等副作用低于B组(P<0.05)。结论0.5%碘伏膀胱灌注可安全有效地治疗IC。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Ⅰ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2月~2004年8月我院收治19例腰椎间盘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例原发性腰椎间盘炎Ⅰ期行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2例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行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脊柱融合术,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剧烈腰痛即感明显缓解,不再需用止痛剂,能自行翻身,切口无感染,抗生素治疗6~8周。随访5~53个月,病变间隙术后3~6个月达到骨性融合,无腰痛后遗症。结论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炎能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利于脊柱融合,减少惠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是治疗腰椎间盘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