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0~3月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为制定其有效救治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1年内收治的466例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患儿。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其基本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 466例患儿中,男332例,占71.24%;女134例,占28.76%。农村367例, 占78.76%;城市99例,占21.24%。农村较城市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肺炎、腹膜炎、消化道穿孔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治愈385例,占82.62%;好转13例,占2.79%;放弃32例,占6.87%;死亡36例,占7.73%。其中农村死亡32例,城市死亡4例,农村患儿的病死率高于城市。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住院转归的因素主要是: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败血症、DIC和硬肿症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影响患儿住院转归的因素主要是:呼吸衰竭、消化道穿孔、败血症和发病日龄。 【结论】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预后与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消化道穿孔、败血症、DIC和硬肿症等密切相关。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防治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开展产前诊断,早期诊断,普及相关知识,早期手术治疗和提高医院的救治水平可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G)联合吡非尼酮(PFD)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肝星状细胞LX-2活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LX-2作为研究对象,常规体外培养后分为Control组、TGF-β1组、AG组、PFD组、AG+PFD组.采用M T T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纤维标...  相似文献   
73.
【目的】总结用胸普外科修补膜一期修补先天性巨型脐膨出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用胸普外科修补膜一期修补术治疗的8例巨型脐膨出患儿的病例资料。【结果】8例仅1例需呼吸机辅助通气。治愈7例,术后未见并发症。死亡1例。【结论】胸普外科修补膜一期修补术治疗巨型脐膨出安全可行,避免了两次手术,减少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TNF-α诱导bEnd.3鼠脑血管内皮细胞IL-1β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脑血管内皮细胞系bEnd.3,TNF-α刺激前先用30μg/mL SFN处理2 h,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ELISA检测IL-1β和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1)的产生。结果 (0~30)μg/mL SFN对bEnd.3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TNF-α能显著诱导bEnd.3细胞产生IL-1β,并能表达一定量的HO-1。经SFN处理后,HO-1表达量增高,且IL-1β产生明显降低。此外,HO-1激动剂CoPP处理能协同SFN降低TNF-α诱导的IL-1β产生,HO-1抑制剂ZnPP能减弱SFN对IL-1β的抑制作用。结论 SFN通过上调HO-1的产生从而抑制TNF-α诱导bEnd.3细胞分泌IL-1β。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 通过检测先天性巨结肠(HSCR)患儿结肠组织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GFRα1)及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ZH2)的表达水平,探讨EZH2在调控GFRα1基因表达及HSCR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4例行巨结肠根治术的HSCR患儿,取痉挛段结肠组织为试验组。以同期18例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取手术切除的坏死结肠组织作为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结肠组织内GFRα1、EZH2的表达水平。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分为EZH2过表达组和阴性对照组,EZH2过表达组转染pCMV6-EZH2质粒,阴性对照组转染pCMV6质粒,检测转染后细胞中GFRα1、EZH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GFRα1及EZH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 < 0.05),且EZH2蛋白表达水平与GFRα1蛋白呈正相关(r=0.606,P=0.002)。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ZH2过表达组EZH2及GFRα1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 < 0.05)。结论 HSCR患儿结肠组织中EZH2低表达可能是GFRα1表达不足,诱发HSCR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7.
高负压吸引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多发病、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0效果均不理想。高负压吸引法是近年来采用的新方法,我们1996~1997年采用该方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6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经其它方法治疗无效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60例64耳,其中男41例44耳,女19例20耳;年龄l{~54岁;病史最短2个月,最长30年。l·2治疗方法采用上海医院设备厂生产的YBOX—23B型电动吸引器。患者端坐,首先用较细的吸引器胶管吸除外耳道及穿孔处的分泌物,然后将胶管与西格耳镜相连,选择大小适宜的耳镜以密封外耳道,再…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6例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5例,女性31例,入院年龄1~28 d,平均(11±8.2)d;体重1.9~4.2 kg,平均(3.1±0.5)kg。均以呕吐人院,出生后有胆汁性呕吐;6例有便血,无腹胀及腹膜炎体征。90例消化道造影检查显示十二指肠降部或水平部不全梗阻,其中74例空肠起始部位于脊柱右侧,6例便血患者未行消化道造影检查。9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肠系膜血管呈漩涡症。结果 96例为肠旋转不良,92例合并中肠扭转,旋转360°~900°;6例术前有血便者存在肠系膜水肿,其中3例有乳糜腹,均无血运障碍。手术时间32~112 min,平均(59±18)min。1例肠系膜血管损伤,中转开腹止血,术中出血30 mL;2例结肠系膜撕裂行修补术;术后1~3 d进食。96例术后随访3~48个月,2例术后1个月出现呕吐,消化道造影检查显示十二指肠梗阻,再次手术发现为肠扭转并肠粘连,均在腹腔镜下再次完成手术。结论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实为肠系膜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致,腹腔镜下采用适当的复位方法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9.
随着桶装饮用水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桶装饮用水的质量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们于2003年4月起对泰安全市桶装水生产企业的卫生状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对桶装饮用水进行了抽检。  相似文献   
80.
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5年7月间本院共收治112例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患儿,其中54例行胸腔镜手术(胸腔镜组),58例行开胸手术(开胸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和术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胸腔镜组54例中51例完成一期食管气管瘘修补+食管吻合术,3例中转开胸手术,术后4例放弃治疗。开胸组58例中57例一期完成食管吻合术,1例术中见两盲端相距4 cm,需先行胃造瘘术,家长放弃治疗,术后3例放弃治疗。手术时间胸腔镜组为(138±30)min,开胸组为(122±23)min,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t=3.206,P0.001);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胸腔镜组为(1.68±0.42)d,开胸组为(1.12±0.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00;P0.001);住院天数胸腔镜组平均为(20.63±3.54)d,开胸组平均为(19.75±2.87)d,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7,P=0.074)。胸腔镜组54例中9例吻合口漏(16.7%),5例吻合口狭窄(9.3%),1例食管气管瘘复发(1.9%)。开胸组58例中6例吻合口漏(10.3%),10例(17.2%)吻合口狭窄,2例(3.4%)食管气管瘘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3,P=0.7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是安全可行的,结果与开胸手术相当,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