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目的:加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风险管理,保障患者管道安全。方法:借鉴失效模式、效应与危害性分析(failure mode,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FMECA)的风险管理方法,确定关键控制点,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失效后果危害性进行分析,确定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优先指数并进行评估。结果:针对各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设置控制措施,确定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关键控制点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不足、对高危人群评估不足、管道固定不妥当。目前我院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失效后果的风险优先指数大多处于低-中等风险的等级。结论: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发生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不足、对高危人群评估不足、管道固定不妥当等控制措施的改进及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活动性矫治器治疗早期牙齿反的临床疗效,为矫治前牙反提供有效办法。方法对60例牙齿反患儿采用佩戴活动性矫治器的方法进行早期治疗,分别比较这60例患儿治疗前后X线投影测量结果,判断治疗效果。结果60例牙齿反患儿中,矫治时间为2-9个月,其中10例矫治时间2-3个月,37例矫治时间3-7个月,13例矫治时间7-9个月,平均矫治时间(5.8±2.7)个月,所有研究患儿均按照医师要求完成治疗周期;对60例患儿的SNA角、颌凸角、SNB角、ANB角、U1-SN、SN-UIN、CV值治疗前后X线测量显示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儿在治疗后结束后1年进行复查,发现有4例儿童复发,均与年龄偏大、存在前牙反的家族史或不良的口腔习惯未破除等原因有密切关系,复发率为6.67%。结论活动性矫治器治疗早期牙齿反具有明显的正畸效果,但同时应该注意对儿童不良习惯的纠正以保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研究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1日收治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30 mg溶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均14 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y、CRP、FIB、D-D、LDL-C、TG、TC、IL-6、MMP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0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00%无明显差异。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疗效显著,并可有效改善血脂、血凝情况,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估计我国目前至少约有2000万哮喘患者。  相似文献   
16.
当归及其易混品的鉴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笔者在药品监督过程中,常发现以云南野当归、东当归和欧当归伪充当归,多见于药店、卫生所,这三种混淆品与正品当归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均有差异。为了便于鉴别现将他们的性状鉴别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益肺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益肺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标准的 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治疗组 4 5例 ,给予益肺胶囊联合化疗 ,对照组 38例 ,给予单纯化疗 ,连续观察 2个月后评价。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客观疗效、生活质量变化、免疫功能及骨髓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益肺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既可增加抗癌活性 ,又可减少化疗所致毒副作用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穴位注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位注射疗法是按照穴位主治功能和药物的药理作用,采用小剂量中西药注人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针刺、穴位和药物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及兽医疾病的治疗中.但是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却远远滞后于临床应用,近十几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开始结合现代药理学方法,生物化学分析手段、经络理论以及针刺原理等来探索穴位注射的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符气刚  许云 《海南医学》2001,12(5):30-30
我院自 1986年 1月至 1997年 12月共收治 AMI190例 ,其中老年 (≥ 6 5岁 ) AMI90例 ,非老年 (<6 5 )岁 AMI10 0例。本文就其二者的差异及其机制进行如下分析和探讨。1、临床资料1.1 临床分组老年 AMI组 ,男 5 8例 ,女 2 2例 ,年龄 6 5 - 91岁 ,平均 73.48岁 ;非老年组 ,男 83例 ,女 17例 ,年龄 38- 6 4岁 ,平均5 8.6 7岁。1.2 临床特点2组临床特点见表。从表中可看出老年 AMI有如下特点 :(1)症状不典型 ,无痛者多。老年组2 0例 ,占 2 2 .2 2 % ,非老年组无 1例 (P<0 .0 0 1)。 2 0例无痛老年 AMI中 15例是以心衰、晕厥、抽搐或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19例经病理证实胶质瘤的患者术前进行弥散张量成像,观察白质纤维束与肿瘤的关系,测量肿瘤实质区和周边水肿区的FA值。结果颅内胶质瘤所致白质纤维异常有三种基本改变:移位、浸润和破坏。19例中10例移位伴破坏,5例单纯浸润,4例浸润伴破坏;肿瘤的实质区和周边水肿区的FA值与对侧大脑白质FA值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肿瘤的实质区和周边水肿区FA值之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可以显示胶质瘤与周围白质纤维束的关系,FA值不能区分肿瘤实质与周边水肿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