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栀子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细胞亚细胞器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利用去氧胆酸钠胰管内注射诱发大鼠急性胰腺炎,以琥珀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细胞2色素P450分别作为线粒体,溶酶体和微粒体的标志酶,检测AP时胰腺细胞亚细胞器的功能级栀子的影响,并就组织学的变化作了同步观察。  相似文献   
72.
用复方胆酸钠溶液经 T 管灌注溶解胆色素残余结石已初见成效,但存在着疗程较长,肝内结石疗效较差以及因胆石内胆固醇含量增加而影响溶石效果等问题。近年来国内外有以灌注右旋苧烯溶解胆固醇残余结石的成功报导,但其适应症要求结石的胆固醇含量>70%。作者根据桔皮的挥发油90%以上为右旋苧烯,曾以桔皮蒸馏油及其精制品进行溶解胆石的实验,结果发现桔油对胆囊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不宜应用于临床。考虑到我国的胆石绝大多数为混合结石,单用复方胆酸钠溶液或苧烯溶石效果均不甚理想,为此探索一种有效、无害兼能溶解胆固醇和胆  相似文献   
73.
复方大柴胡汤对狗胆胰功能的影响及正交实验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急腹症的治疗中,肝郁气滞、脾胃实热型急性胰腺炎(相当于水肿性胰腺炎)的方剂与治疗气郁型(相当于慢性或单纯性)胆系感染、胆石症患者的用药相似。不少单位用大柴胡汤化裁,实践也证实确有成效。为探讨这一方剂的治疗机理,我们将常用的处方综合成复方大柴胡汤,就其对胆、胰功能的影响进行了急性动物实验。结果发现该方具有明显地增加胆汁流量和降低胆道括约肌张力的药效,但对胰液分泌无作用,对胆囊和十二指肠运动未见规律性影响。正交实验显示方中各药以大黄及白芍的利胆作用较强,白芍对胆道括约肌的影响也较其它各药为甚,但变异数分析未见各药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4.
本文报道了大黄及其提取物对大白鼠的利胆,利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多种大黄制剂除有利胆作用外,还出现显著的利胰效应,并能使胰液淀粉酶活性降低。考虑到大黄尚有降低奥迪氏括约肌张力的作用,因此可以设想这种利胆、利胰、降酶、弛张括约肌的综合作用,可能是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一个重要的药效基础。  相似文献   
75.
76.
本文以大鼠应激性及幽门结扎法两种实验性胃溃疡为模型,就大黄及其炮制品以及不同用药方式对胃出血和出血灶的影响进行了实验观察比较。结果显示大黄及其炮制品对实验性胃溃疡的出血和出血灶的发生具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作者认为其预防作用机制可能同甲氰咪胍相似,并可能同时对多种发病环节起作用。  相似文献   
77.
一般认为,胆固醇结石是欧美的主要胆石,在东方则以胆色素结石为多见。近年来发现,胆固醇结石在日本的发生率渐见增多。根据我们最近的粗略统计,我国有些地区胆固醇结石的比例也相当高。考虑到胆结石的性状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有关胆固醇结石的组成情况较为复杂,至少有十来种不同的组合;加上关于胆固醇混合结石性状的论述较少。为此,我们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及扫描电镜对这类胆石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胆固醇混合结石较之纯胆固醇结石,无论在胆固醇的含量、金属元素的组成和含量、或在扫描结构上均有相  相似文献   
78.
排胆活动涉及肝脏的胆汁分泌,胆囊对胆汁的储存、浓缩和排出,总胆管末端部肌组织的舒缩和十二指肠运动及其内压等四个方面。现对肝外胆道运动的一些认识概述如下:肝外胆道运动的特点(一)胆囊的运动胆囊是富于肌纤维与弹力组织的器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抗肝纤维化中药肝复康对实验性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实验分3组,Ⅰ组:正常对照照;Ⅱ组;肝硬化模型组;Ⅲ组:肝复康预防组。观察指标包括血清内毒素、一氧化氮、血浆内皮素含量,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Ⅱ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明显增高,而Ⅲ组均呈不同程度的低值,与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预防应用肝复康能显著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组织的形成。结论:中药肝复康用于慢性肝病的预防,可将抗内毒素血症与抗肝纤维化结合起来,有望阻断甚至逆转慢性肝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80.
肝内结石灌注溶石的系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历经20的三代胆道结石灌注溶石药剂研究进行小结。采用一至三代药物复方胆汁酸钠、复方桔油乳剂及复方甲基叔丁醚对576例胆道结石进行灌注溶石治疗。结石消失率分别为43.41%、49.17%及41.72%。有效率分别为63.56%、86.95%和85.05%;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22.48%、11.39%和14.94%。溶石途径经过了初期的“T管”、T管窦道改置“F管”发展至后期经皮肝穿留置气囊导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