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降压过程中的理想舒张压。方法将240例患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根据舒张压水平分为5组:舒张压<70 mmHg(1 mmHg=0.133 kPa)组,70~80 mmHg组,80~90 mmHg组,90~100 mmHg组,>100 mmHg组,观察舒张压控制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结果舒张压与心肌梗死关系呈"U"形曲线,曲线的谷底点为80~90 mmHg(P<0.05)。结论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随舒张压降低而逐渐升高,对于正接受降压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应避免过度降低舒张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减重步态训练对胸11(T11)~腰4(L4)节段脊髓损伤(SCI)患者步行能力及综合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符合条件的胸腰段SCI患者按开始接受康复治疗的时间顺序进行编号(1~60),奇数编为治疗组,偶数编为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包括心理疏导、运动治疗(不包含减重步态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矫形支具治疗等,其中运动治疗每次45 min,每日1次,每周5 d,共治疗12周;物理因子治疗每次15~20 min,每日2次,每周6 d,共治疗12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美国Pneumex公司生产的减重步态训练仪(型号:Pneu-DPW)进行减重步态训练治疗,每次30~40 min,每日1次,每周5 d,共治疗1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计划全程实施完成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分别采用综合功能评定量表(FCA)进行综合功能评分(FCA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2011年修订的《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中的运动项目评分法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ASIA评分),采用FCA中的行走项评分法进行患者步行能力(WA) 评分,并全部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FCA、MBI、ASIA和WA评定评分分别为(42.83±10.13)、(26.50±12.33)、(9.97±11.44)和(2.10±0.40)分,对照组上述各项评分分别为(43.67±11.73)、(27.17±12.98)、(9.93±11.52)和(2.13±0.43)分;治疗前2组上述各项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各项评分分别为(81.87±7.49)、(72.67±7.04)、(17.30±16.40)和(7.47±2.05)分,对照组则分别为(74.93±8.89)、(66.00±8.03)、(13.67±12.85)和(5.07±1.87)分;2组FCA、MBI、ASIA和WA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各项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减重步态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较单纯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胸腰段SCI患者更能显著提高胸腰段SCI患者的步行能力,且更能显著地促进胸腰段SCI患者的综合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大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造模组38只。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用高脂饮食十维生素D3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AS模型,12周末每组各抽取2只确认造模成功。造模组按随机数字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汤合黄连解毒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UA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桂枝茯苓汤合黄连解毒汤口服,共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24 h动态心电图、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能进一步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肌缺血次数、缺血持续最长时间、心肌缺血总时间及hs-CRP水平(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P<0.05)。结论:桂枝茯苓汤合黄连解毒汤对UA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5.
16.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以血管增生性损害和组织器官内胶原蛋白的显著沉积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皮肤、心、肺、肾等器官,累及周围神经系统和脑神经(主要是第Ⅷ脑神经)引起的并发症常有报道,中耳及内耳是否累及则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血清前神经降压肽(proneurotensin,PN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分之间的关系;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DP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PNT,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DPN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常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均给予甲钴胺胶囊口服;治疗组另外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共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腓总神经SNCV,腓总神经MNCV,TCSS评分及血清PNT,IGF-1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正中神经SNCV,正中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腓总神经MNCV,TCSS评分及血清PNT,IGF-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清PNT,IGF-1水平与正中神经SNCV,正中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腓总神经MNCV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 0. 05),与TCSS评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SNCV,正中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腓总神经MNCV及血清PNT,IGF-1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升高,TCSS评分均明显下降(P 0. 05)。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SNCV,正中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腓总神经MNCV及血清PNT,IGF-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血清PNT,IGF-1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患者DPN的发生和进展,加味补阳还五汤能升高DPN患者血清PNT,IGF-1水平,提高NCV,降低TCSS评分,对DPN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8.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是一种与维生素B12(VitB12)缺乏有关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SCD发病率低,表现具多样性和非特异性,在病程早期阳性体征通常单独存在;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健康观念、饮食结构的改变,其病因也越加复杂,极易误诊、误治。本文对2006-2008年作者单位诊治的6例S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高丰胱氨酸为甲硫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文献报道它具有很强的致栓作用。甲硫氨酸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每天需要量子均为13 mg/kg体重。由于饮食结构改变,大多数人每日摄入量高达2 g。高甲硫氨酸摄入对动脉的损伤已在本实验得到证实(另文报导),其致栓作用究竟是继发于血管的损伤抑或是对血小板的激活作用则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利用高甲硫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