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中国医学   69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通过对炮制及其相关术语源流的考释,为炮制的规范定名和相关术语的正确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考证古今相关文献,分析炮制与相关词语的关系。结果:“炮”和“炙”在古代指的是中药材的火制法;“治”和“制”是指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制药物偏性的泛称;“炮制”包含了现代炮制方法的火制、水制、净制、切制等;“炮炙”在汉代指的是2种火制方法,但在南北朝以后多指火、水、净、切等多种制药技术,与“炮制”为同一概念;“修事”、“修治”、“修制”则为“炮制”的又称。结论:应当以“炮制”作为规范的学术名词术语。  相似文献   
32.
从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中导出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方的数据记录928条,对记录中的症状、药物、剂量进行规范,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描述性分析。频次≥20的一般症状60个,药物74味;有意义的因子组9组,聚类组14组;统计出麻杏石甘汤4味主药的最小剂量、最大剂量、平均剂量、常用剂量范围及麻黄和石膏的剂量比例关系。名老中医多根据麻杏石甘汤的主症来应用;本方所治证候常兼有痰、气血不通、表证、呼吸异常、阴伤、中焦症状、神志异常、疹等8类表现;以本方为主可治疗肺热的不同证候和阶段,痰和热是本方证的主要病理因素;应用本方时多4味药合用,且剂量均明显小于《伤寒论》;本方常配伍的药物有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解表药、补虚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等;常配伍的方剂有桂枝汤、三子养亲汤、银翘散、苇茎汤、二陈汤、泻白散等。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通过对千金子药名源流考释,辨析本药各种名称,为本药名称的规范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分析古今有关文献,考辨本药药名的沿革以及古今出现的各种名称。结果:本药在清代以前,本草著作均以"续随子"为正名;清代和现代本草文献"续随子"和"千金子"作为正名并用,但清代以"续随子"居多,现代以"千金子"居多。异名由于对古籍句读方法和本药药名理解的不同,古今记载不尽一致。结论:本药当以"千金子"为规范正名,以"续随子"、"菩萨豆"、"千两金"、"拒冬"、"拒冬实"、"联步"、"拒冬子"、"半枝莲"等为异名,以"打鼓子"、"一把伞"、"滩板救"、"看园老"、"百药解"、"千金药解"、"小巴豆"等为各地俗称。  相似文献   
35.
蔡永敏  王洪久  孙大鹏 《中医杂志》2012,53(10):870-873
目的 分析500种常用中药的收录及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数据库检索、频次定量统计法.首先以《中华本草》所收录的8980种中药为检索对象进行全文初检,并选出检中篇数在10篇以上的4033种中药;然后对初检选出的中药进行题录复检,计算出每种中药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篇数,选出检中频次前500种的中药,统计这些中药的自然属性及其被《中药学》教材(教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典》)收录情况.结果 检中频次前500种中药按自然属性分为植物药425种,矿物药24种,动物药51种;与《神农本草经》载药比较,植物药增加了173种,而矿物和动物药则分别减少了22和16种;与教材比较,教材收录者450种,未收录者50种;与《药典》)比较,《药典》收录者439种,未收录者61种.结论 具有循环生长特点的植物药以及功效广泛、药性和缓、无毒或毒副作用较小的中药应用日益广泛;古代常用的矿物药以及国家限制使用的动物药应用渐少.  相似文献   
36.
郑州地区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候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亚健康人群的临床表现及其中医基本证候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建立“亚健康状态”知识型数据库,结合流行病学、计算机学、数学、国际量表学等有关原则,依据GB/T1.1—2000和ZY/T001.1-94标准表述方法,拟定《亚健康基本证候调查表》,通过对郑州地区亚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应用多因素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亚健康状态主要症状及证候分布。结果对2133份亚健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地区亚健康人群以畏寒、疲乏、自汗、记忆差、易怒、气短、心悸等症状群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虚、湿、痰、郁、瘀、气滞、津亏等为主要证候要素;脏腑功能失调多见于心、脾、肾、肝、胆、胃、肺等;以心脾两虚、心肾两虚、肝郁气滞、脾虚湿困、痰气互结、肾阴虚、肾阳虚、气虚证、肝郁化火、湿热蕴结等基本证候多见。结论亚健康人群的临床表现呈现某一症状为主,其他症状伴随出现的症状群,基本证候分布以虚证为主。  相似文献   
37.
蔡永敏 《中药材》2004,27(6):447-448
目的:通过药名含义、源流的考释,为天竹黄规范正名提供依据.方法:查古今有关文献,分析以"天竹黄"作为本药正名的依据.结果:"天竺黄"并非专产于"天竺",以"天竺"命名欠妥."天竹黄"是以原植物竹类及药物的特征而命名,且为古今影响较大的本草著作(包括教材)及方书广泛应用.结论:本药当以"天竹黄"作为规范正名.  相似文献   
38.
复方丹参注射液合鞘内注射立止血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是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病死率高 ,直接死因多为再出血。总结我科 1 999— 2 0 0 3年 1月运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鞘内注射立止血治疗 SAH 30例 ,并与传统方法治疗的30例 SAH进行对比分析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 .1 病例 :6 0例入选患者经临床及 CT检查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治疗组 30例中男 1 9例 ,女 1 1例 ;平均年龄 5 2 .8岁 ;CT检查 7例正常 ,2 3例异常 (主要改变为脑沟、大脑外侧裂、脑室有高密度影 ,2例在环池、四叠体池有积血 )。对照组2 0例中男 1 2例 ,女 8例 ;…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瘟疫发源》的作者、版本源流进行考证发现,该书从成书到刊刻出版历经30余载,但初刻本问世后,版本流传很少。马印麟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对成书内容不断进行补充,包括瘟疫则验、瘟疫治法、瘟疫病按等。并针对气运不同的年份提出了相应的不同治法,提出7个药方,用于不同气运年的瘟疫防治。是书秉《类经》运气学说,探瘟疫发生之由,理、法、方、药俱全,是明清以来较为实用的运气学、温病学著作。  相似文献   
40.
《伤寒论证辨》为清代医家郑重光所著,是清代一部重要的伤寒著作。郑氏为学,崇古而不泥古,强调通过脉证合参对伤寒类证进行辨析,临床遣方用药不拘于苦寒,倡导伤寒亦可以议温补的学说。是清代伤寒学派中辨证施治派的代表人物,其对《伤寒论》的研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