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1 毫秒
21.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CT检查证实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出血性脑梗死CT扫描表现为多发生在大脑中动脉或其分支供血区域。为椭圆形、扇形或不规则形大片低密度梗死灶,边缘清晰,其内继发有斑点状或斑片状高密度灶(出血一般不超出梗死灶边缘,但出血多时可超出),边缘不甚清晰,有不同程度占位效应。MRI见梗死区内散在斑片状混杂信号,T1WI为小片状高信号,T2WI多表现为等信号或高信号灶。结论CT是出血性脑梗死首选检查方法,MRI对其更加敏感,更有利于患者进一步治疗。CT、MRI均为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应用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期间收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体重≤1500 g)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应用rhu-EPO治疗的94例为治疗组,未应用rhu-EPO的65例为对照组,生后6周或纠正胎龄35周时行眼底检查,根据ROP国际分期标准进行ROP诊断和分期,同时对多种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严重ROP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rhu-EPO治疗≥10剂,发生严重ROP的风险高于rhu-EPO治疗剂数<10剂(r=6.429,P<0.001),开始治疗时间≥14 d发生严重ROP风险明显高于<14d(r=46.000,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rhu-EPO治疗剂数≥10剂发生严重ROP风险高(r=9.348,P<0.001).结论 应用rhu-EPO是早产儿ROP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应用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期间收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体重 ≤ 1500 g)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应用rhu-EPO治疗的94例为治疗组,未应用rhu-EPO的65例为对照组,生后6周或纠正胎龄35周时行眼底检查,根据ROP国际分期标准进行ROP诊断和分期,同时对多种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严重ROP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 <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rhu-EPO治疗 ≥ 10剂,发生严重ROP的风险高于rhu-EPO治疗剂数<10剂(r = 6.429,P < 0.001),开始治疗时间 ≥ 14 d发生严重ROP风险明显高于 < 14 d( r =46.000,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rhu-EPO治疗剂数 ≥ 10剂发生严重ROP风险高(r = 9.348,P < 0.001)。结论 应用rhu-EPO是早产儿ROP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眶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眼眶骨折患者行HRCT检查,层厚3mm,层距3mm,眼眶靶扫描,骨算法重建成像。结果 45例眼眶骨折患者中,眼眶内侧壁骨折20例,眶下壁骨折9例,蝶骨骨折7例,其中视神经管骨折4例;眼眶复合性骨折12例,其中伴发中颅凹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各1例。结论 HRCT检查对眶部骨折的部位、程度及伴发改变能进行全面准确的观察,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5.
高血压脑出血是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很高的疾病。以往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较高。因此早期清除脑室内的积血 ,保持脑脊液循环通畅 ,减少继发性脑损害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1]。本科采用CT定位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引流血肿 ,加uk灌注治疗脑出血 ,减低了死亡率 ;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 ,男8例 ,女4例。年龄44~73岁 ,平均56.8岁。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 ,头颅CT证实基底节不同程度出血破入脑室 ,出血量在30~110ML,发病时间在6h以内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6分 ,入院BP>220/120mmHg…  相似文献   
26.
分析低年资护士发生给药错误47起的特征,提出对策。47起给药错误的特征为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交接班时间段发生给药错误率高,Ⅱ级及以上给药错误发生率低,护龄1~2年的护士发生给药错误率高,本科以下学历的护士发生给药错误率高。为此,健全护理安全管理机制、提高低年资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强培训带教、重视环节管理,以确保给药安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横断位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对早期胃癌的检出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的CT影像特征,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诊断医师分别评估轴位及MPR重建图像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意见不同时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结果30例患者中,轴位图像检出18例,其检出率18/30;结合MPR图像检出26例,检出率26/30,两者之间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单纯CT横断位图像T分期准确性为26.67%(8/30),结合MPR图像T分期准确性为63%(19/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8,P=0.004)。结论64层螺旋CT横断位结合MPR图像能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及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肾炎宁胶囊对慢性肾炎气虚湿瘀型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慢性肾炎气虚湿瘀型共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口服肾炎宁胶囊,4粒/每次,1日3次;对照组口服肾炎康复片,5片/每次,1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的定量检测以及患者症状(浮肿,腰酸,乏力,纳差等)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29.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婴幼儿好发,严重者可致死。MS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为其提供了快速、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搜集我院2007-2011年间经MS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并经证实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MR化学位移成像(chemical shift imaging,CSI)技术在椎体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32例共47个椎体病变均行MRI常规扫描和同相位、反相位成像,在病变椎体上设置感兴趣区(ROI),在同相位及反相位图像的同一位置分别测量其信号强度值,计算椎体信号强度变化的百分比,即(同相位信号强度-反相位信号强度)/同相位信号强度,并对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终板变性、许莫氏结节伴水肿、血管瘤、良性压缩性骨折和转移椎体信号程度下降值分别为52.2%、58.0%、49.4%、49.3%和3.5%.良性组明显高于恶性组(P<0.01).将15%定为良、恶性椎体病变信号下降的临界值,诊断的敏感性为85.2%,特异性为94.6%.结论 病变椎体信号强度下降超过15%可以作为鉴别良、恶性椎体病变的临界值,CSI技术对椎体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