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5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遗传因素在骨关节炎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骨关节炎遗传度为50%或更高,其遗传学病因仍未清晰.该文就骨关节炎家族性研究、双生子研究、候选基因及症状性骨关节炎的遗传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4.
正常成人股骨远端后髁角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量正常成人股骨远端后髁角,为国人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时的旋转对线提供参考数据。方法118例(186膝)膝关节无疾病、无畸形的苏皖地区成年人,男67例103膝,女51例83膝。年龄18~69岁,平均39.7岁。按年龄分成三组,A组18 ̄39岁(85膝),B组40 ̄59岁(73膝),C组≥60岁(28膝)。用CT扫描技术对股骨远端垂直于膝关节的机械轴进行薄层扫描,选取通过内、外上髁的CT扫描影像测定后髁角。结果男103膝,左侧57膝,右侧46膝;股骨远端后髁角:左侧5.9°±1.6°,右侧5.6°±2.6°,平均5.8°±2.2°。女83膝,左侧38膝,右侧45膝;股骨远端后髁角:左侧5.5°±2.5°,右侧5.2°±1.5°,平均5.3°±1.9°。各年龄组股骨远端后髁角:A组平均5.5°±1.9°,B组平均5.7°±1.8°,C组平均5.5°±2.7°。统计学分析表明,股骨远端后髁角在不同性别、侧别和年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苏皖地区成人正常股骨远端后髁角平均为5.6°±2.1°,明显大于西方人,且男女无差异。在对中国人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时,依据股骨远端后髁线,参照欧美外旋3°的标准进行旋转对线可能会导致膝关节对线不良。  相似文献   
35.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尤其高发于运动员人群。ACL损伤后常导致膝关节结构的不稳定,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发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目前认为引起ACL损伤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内在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但其损伤的确切机制还不是很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ACL损伤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和基因易感性,故遗传因素作为一个引起ACL损伤的内部危险因素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旨在针对目前引起ACL损伤的遗传易感基因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隐性失血量,并分析影响隐性失血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48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其中女42例,男6例;年龄29~79岁,平均年龄65岁。通过Gross方程,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和手术前后的红细胞压积(Hct)计算患者的总失血量,减去显性失血量后得隐性失血量。分析年龄、性别、诊断、身高、体重、BMI、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者以及止血带时间、手术时间与隐性失血的相关性。结果术中出血量为(541±271)mL(200~1700mL),术后引流量为(479±249)mL(50~1010mL),显性出血量为(1020±327)mL(440~2 220 mL),总失血量为(1 963±734)mL(92~3 926 mL),隐性失血量为(942±692)mL(-502~2 716 mL)。因此,隐性失血占总失血的48.0%。隐性失血与身高、体重都有明显正相关,但与BMI没有明显相关性,另外,隐性失血还与术后引流量呈明显负相关。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约占总失血量的一半,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且术后引流量少时更不能忽视隐性失血的存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大鼠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B、C组行单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除术(ACLT),A组于术后行关节腔内注射0.1 ml的SB203580(100 um/L),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对照),C组不予任何处理(空白对照组),D组为正常对照组.术后8周处死动物.观察各组标本大体评分、病理组织学改变、软骨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A组病理组织学改变轻于B、C组,各组均发现有软骨细胞凋亡.D组凋亡指数与其他三组比较,P均<0.05.A组的凋亡指数低于B、C组(P均<0.05).结论 ACLT可以导致大鼠OA的软骨细胞凋亡增加,关节腔内注射p38MAPK抑制剂能有效抑制其软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对近年来在骨性关节炎方面的相关应用研究及新进展做了综合概述。方法:通过对动物的体内外造模、诱导或抑制的方法,探寻软骨降解的过程,并模拟机械应力对人软骨细胞作用,观察压力对软骨降解的影响。结果:去乙酰酶抑制剂不仅可以作用于组蛋白,对非组蛋白如转录因子也有影响,可以延缓软骨细胞凋亡,还可调节疼痛反应。结论:从体外实验的分子和细胞以及体外动物实验可以看出,去乙酰酶抑制剂的确对于OA有一定治疗作用,是潜在的OA临床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9.
 患者男,28岁。因打篮球扭伤左膝,伤后2个月,在外:行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可吸收挤压螺钉(Smith & Nephew公司,美国)固定。手术6周后,佩戴卡盘式膝关节固定支具下地进行功能康复;术后4个月可进行快走、慢跑等低强度运动。手术后近5个月一次慢跑中突然出现关节剧痛,感觉有异物卡住关节不能伸直,并在之后的2h关节出现明显的肿痛感。摄X线片检查,未见明显的骨质异常,也未见游离体。再行MR检查,ACL股骨隧道区见挤压螺钉位置不佳,且断裂存留部分卡于骨隧道内(图1),关节腔内髌上囊区有断裂的螺纹状游离物(图2)。结合ACL重建术的病史,考虑为ACL损伤重建术后挤压螺钉固定位置不佳,致挤压螺钉疲劳断裂引起的游离体。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n failure,CHF]患者体质量管理长效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强化理论对18例参与体质量管理I〉6个月的CHF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分析程序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归纳为3个主题:(1)体质量管理行为产生的促发因素,包括对疾病的正确感知和自我效能;(2)体质量管理行为维持的正强化因素:包括早期获益、再入院、随访、家人和社会支持;(3)体质量管理行为维持的负强化因素包括长期未获益和身心障碍。上述因素的作用导致50%访谈对象的体质量管理长效依从性呈动态性波动变化。结论医护人员应在随访过程中及时发现CHF患者依从性的变化,分析影响其依从性的因素,从而把握最佳干预时机,采取针对性、多形式、多角度的健康教育以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