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22篇
  免费   672篇
  国内免费   584篇
耳鼻咽喉   117篇
儿科学   188篇
妇产科学   101篇
基础医学   631篇
口腔科学   137篇
临床医学   2205篇
内科学   990篇
皮肤病学   80篇
神经病学   237篇
特种医学   9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160篇
综合类   4665篇
预防医学   1792篇
眼科学   120篇
药学   1764篇
  29篇
中国医学   1649篇
肿瘤学   397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727篇
  2013年   613篇
  2012年   714篇
  2011年   754篇
  2010年   783篇
  2009年   751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798篇
  2006年   765篇
  2005年   777篇
  2004年   697篇
  2003年   644篇
  2002年   573篇
  2001年   464篇
  2000年   549篇
  1999年   559篇
  1998年   498篇
  1997年   533篇
  1996年   432篇
  1995年   388篇
  1994年   340篇
  1993年   278篇
  1992年   253篇
  1991年   239篇
  1990年   208篇
  1989年   181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60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9篇
  1965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巨核细胞的免疫磁珠分离及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核细胞的免疫磁珠分离及生物学鉴定戴碧涛,蒋纪恺我们试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的基因探针和单克隆抗体分离和鉴定巨核细胞。材料和方法1主要试剂1.1RPMI1640(GIBCO公司,美国)。1.2羊抗鼠IgG免疫磁珠(DYNAL公司制造,日本...  相似文献   
62.
63.
<正>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亦称肾错构瘤,是肾脏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术前诊断比较困难.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术前诊断已成为可能。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右侧4例,左侧1例,其中单侧多发1例。年龄18~50岁。平均33.2岁。病程1周至1年。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腰痛2例,腹痛2例,发热1例。可触及包块3例,肿块大小1.5cm×9.1cm×12.3cm。5例均行腹部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2例肾影增大,3例肾盂肾盏受压变形移位,其中2例肾功能严重受损。5例B超检查为强回声光团和回声增强,3例考虑为肾错构瘤,2例误诊为肾肿瘤。5例均行CT扫描,  相似文献   
64.
笔者收治2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资料齐全,诊断明确。治疗中除西药外,按中医辨证分为五型(热毒型、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肝郁血瘀型、脾肾阳虚型)加减用药论治。结果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例。其优点为:入院后基本上未加大激素的用量;病情的控制与好转较为顺利;激素的递减很少出现反跳;治疗中较少发生合并症。从而取得单用西药所不能取得的协同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65.
66.
BCG和IL—2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解BCG与白介素2(IL2)联合应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将68例膀胱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BCG150mg+IL210000U,另一组单用BCG150mg行膀胱内灌注。随访3~75个月,平均39.6个月,无肿瘤复发者BCG+IL2组32例(94%),单用BCG组28例(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BCG与IL2联合应用能更有效地防止膀胱癌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67.
半蛤壳状切口在胸外科的应用陈建明蒋耀光王如文范士志吴旭我们于1991~1995年采用半蛤壳状(hemi-clamshel)切口〔1〕,即胸骨部分劈开加剖胸切口,行食管胃吻合口成形、肺沟癌切除及纵隔肿瘤切除共1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68.
乙胺丁醇致兄弟俩呼吸道综合征二例…………………………………………………曹绥琳蒋光胜乙胺丁醇致兄弟俩呼吸道综合征二例@曹绥琳@蒋光胜...  相似文献   
69.
白色杂种猪 19只 ,体重 2 2 .3± 2 .4 kg,经皮颈总静脉穿刺前腔静脉置管 ,其中 14只动物完成 2 8d全肠外营养 ( TPN)。 14只动物 ,共施行置管 2 9次 (平均 1.31± 0 .86次 ) ,成功率为10 0 %。再次置管的原因为导管脱出 ( 7/ 2 9)和导管栓塞 ( 2 / 2 9) ,本研究还对与腔静脉置管相关静脉进行了解剖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的改良术式--胃小弯和胃底部浆肌层切开术(LFS)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方法:用狗为实验对象行LFS,观察手术前后胃组织内胆碱能纤维和壁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术后胃固有膜、粘膜下层和肌层内的胆碱能纤维明显减少,壁细胞的泌酸功能受到极度抑制。临床应用LFS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2例,其中合并幽门梗阻4例,全部病例随访5 ̄15年,VisickⅠ级28例(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