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癓瘕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我们从1990年开始,选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本病50例,疗效较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中42例为门诊病人,8例为住院病人。均为已婚妇女,其中原发性不孕12例,继发性不孕27例,结扎术后11例。年龄最大45岁,最小20岁,20~30岁24例,31~40岁21例,41~45岁5例。病程最长12年,最短半年。肿块最大为7-5cm×5-8cm,最小为4-5cm×3-2cm.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妇检及B超等检查,西医诊断为盆腔炎性包块28例,卵巢囊肿22例…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围绝经期保健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药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的研究也逐渐加深,文章收集了近5年来有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分别从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中医情志干预疗效、中医药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血清激素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作了综述,并对将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在第一产程活跃期时,对产妇实施穴位按摩方法,探讨此法对宫缩压及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将90例无显著个体差异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按中医理论对个体进行辨证后,采用穴位按摩法给予镇痛;另45例对照组,进行自然分娩.后将两组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中第一产程宫缩期压力低于对照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采取穴位按摩镇痛法后疼痛缓解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16.67%,且两组相比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第一产程活跃期进行穴位按摩镇痛可以有效降低宫缩压,并减轻分娩疼痛.宫缩期压力降低对胎儿情况、总产程及新生儿等方面有否影响,需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坤泰胶囊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用坤泰胶囊治疗;对照组20例,用溴隐亭治疗。30d为1疗程,连服3~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体内血PRL水平。结果:停药时,观察组血PRL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有效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停药3个月后,观察组血PRL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时,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坤泰胶囊治疗高催乳素血症其远期疗效优于溴隐亭,复发率与副作用发生率均低于溴隐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针对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选择2011年1~6月住院分娩并符合纳入观察标准的待产妇12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在产程进入活跃期至胎儿娩出期间将其分为3组,A组应用电针镇痛,B组采用穴位按摩镇痛,C组无干预措施自然分娩。对照观察各组分娩疼痛的镇痛作用及产妇血清中强啡肽含量的变化。结果:镇痛效果A、B两组明显优于C组(P<0.000 1);血清强啡肽含量A、B两组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差异明显(P<0.000 1)。结论:电针、按摩可减轻分娩疼痛,并能使孕妇血清中强啡肽含量增加。电针可提高血清中强啡肽的含量,以达到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桂林西瓜霜对宫颈糜烂组织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桂林西瓜霜喷敷宫颈糜烂面;对照组采用bFGF-胶原蛋白海绵外敷。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黏膜上皮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的桂林西瓜霜对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炎性细胞减少、肉芽组织及成纤维细胞形成、血管新生等有促进作用。经组织细胞病理形态学积分差比较,观察组对宫颈组织被覆上皮完好率高于对照组,经积分差u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纤维细胞增生积分差经u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桂林西瓜霜具有消炎抗菌、促进糜烂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法对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性临床因素,明确穴位按摩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与多巴胺神经递质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3~9月在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待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产程进入活跃期时,采用穴位按摩法;对照组:不施任何治疗手段,自然分娩。观察穴位按摩的镇痛效果及对宫缩压的影响,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孕妇按摩前和按摩后血中多巴胺的含量。探讨穴位按摩法对多巴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疼痛程度下降,宫缩强度减弱,按摩后孕妇血清多巴胺的含量比按摩前明显降低(P〈0.05)。穴位按摩法能明显降低孕妇血中多巴胺的含量。结论采用穴位按摩法可明显减轻分娩疼痛,穴位按摩法可通过有效调节多巴胺的含量来达到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总结在电视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剔除 (剥离 )术、附件切除术、输卵管异位妊娠手术、输卵管伞端闭锁造口 (加双侧输卵管通液术 )、盆腔粘连分开术和并盆腔、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绝育手术共 3 5例资料 ,成功率为 10 0 %。其中 1例巨大囊肿术中出血约 3 0 0ml外 ,其余平均出血约 2 0ml ,术中术后无并发症 ,术后病人痛苦轻 ,恢复快。提示腹腔镜妇科手术是一种“最小侵入性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法对产妇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及其镇痛作用的机理。方法:将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在产程进入活跃期时,采用穴位按摩法干预分娩疼痛,对照组不施任何干预手段,自然分娩。观察穴位按摩的镇痛效果及对宫缩压的影响,检测按摩前后血清5-HT的含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2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活跃期2组的血清5-HT含量均明显高于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活跃期治疗组的血清5-H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穴位按摩法可明显升高血清5-HT含量,能较为有效地缓解分娩疼痛。结论:采用穴位按摩法可明显减轻分娩疼痛,其可通过有效调节5-HT的含量来达到镇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良性卵巢囊肿5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桂枝茯苓丸方加味治疗良性卵巢囊肿 5 0例。结果 :治愈 47例 ,显效 2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为 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