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经胸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肿块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方法优缺点。方法 连续为18例甲状腺肿块患者施行经胸入路的腔镜下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结果 全部均成功地施行腔镜下甲状腺肿块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28分钟。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天(4—7天)。无喉返神经或甲旁腺损伤及其它并发症。结论 经胸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32.
目的:采用田口试验设计法优选乳块消口服液微波提取工艺。方法:以橘叶有效成分橙皮苷为指标,以提取功率、提取时间、溶剂用量作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优化乳块消口服液药材提取工艺。结果:乳块消口服液药材最佳微波提取工艺为微波提取功率6 000 W,提取时间45 min,加水量6倍量,其指标成分橙皮苷与传统水煮提取工艺相比提高了80%,并且缩短了提取时间,加水量仅为原来的27.3%。结论:优选工艺节约了药材提取、浓缩工序能源消耗和时间。  相似文献   
33.
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因致伤因素和损伤部位不同而各异,临床上一般将脑挫裂伤分为轻、中、重三型。中重型脑挫裂伤患者临床表现典型,意识障碍明显,常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而轻型脑挫裂伤患者因早期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意识障碍,在观察治疗过程中常注重原发性脑损伤,而忽略对继发性脑损伤的观察,导致不良预后或死亡。本文回顾性分析126例意识清楚的轻型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心电图(EKG)异常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关系。方法选择92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动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重型颅脑损伤组(GCS3~8分,34例),中型颅脑损伤组(GCS9~12分,19例)和轻型颅脑损伤组(GCS13~15分,39例);入院24h内、72h、7d和15d抽晨血测定CKMB、cTnI,并行EKG检查;住院治疗2周时进行早期预后评分(GOS),分为死亡或植物生存组(GOS1~2分,23例)、残疾组(GOS3~4分,18例)和预后良好组(GOS5分,51例)。研究颅脑损伤患者不同发病时间CKMB、cTnI、EKG的异常变化以及发病早期血清CKMB、cTnI和EKG异常与GCS评分和GOS评分的关系。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发病24h内血清CKMB、cTnI和EKG异常率分别为35.9%、50.0%和51.1%,72h异常率达到高峰,分别为54.5%、55.7%和68.2%,以后逐渐下降。重型颅脑损伤组血清CKMB、cTnI和EKG异常率高于中型和轻型颅脑损伤组(P均〈0.05),中型颅脑损伤组血清cTnI和EKG异常率高于轻型颅脑损伤组(P均〈0.05)。死亡或植物生存组血清CKMB异常率高于预后良好组和残疾组(P均〈0.05),cTnI和EKG异常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残疾组血清CKMB、cTnI异常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普遍存在血清CKMB、cTnI异常升高和EKG异常,其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对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血清CKMB、cTnI监测和EKG检查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了解手术干预对外伤性颅内出血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探讨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65例心电监护发现异常的外伤性颅内出血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出血量结合临床和CT表现分为手术组(36例)和非手术组(29例).入院后24h内、3d、7 d和15 d抽晨血测定心肌酶谱并行心电图检查,对照组40例为同期健康体检者.结果 外伤性颅内出血患者在入院后24h内血清心肌酶开始升高,3 d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5 d基本恢复正常;入院后24 h内、3 d、7 d和15 d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67.69%(44/65)、80.00%(52/65)、35.90%(14/39)和29.03%(9/31),心电图异常主要类型有心率变异、ST-T改变、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等.手术组入院后7、15 d心电图异常发生率[28.00%(7/25)、23.81%(5/21)]低于非手术组[50.00%(7/14)、40.00%(4/1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组不同时间点血清心肌酶的恢复与非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性颅内出血患者存在较为普遍的心肌损伤,主要表现为血清心肌酶的升高和不同类型的心电图异常;手术治疗原发性颅内血肿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其所并发的心肌损伤,对脑心综合征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在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植皮手术的麻醉效果、副作用的发生率、术后的恢复情况,并同期与传统的氯胺酮复合羟丁酸钠麻醉相比较,是否更具优越性。方法40例切痂植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组(Ⅰ组n=20)和氯胺酮-羟丁酸钠全麻组(Ⅱ组n=20)。全部病例静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3mg/kg、阿曲库铵0.3-0.5mg/kg做诱导插管,然后Ⅰ组微泵持续注射丙泊酚4~6mg/kg·h,4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mg/kg及氯胺酮1-2mg/kg维持。Ⅱ组微泵持续注射氯胺酮1-2mg/kg·h,4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mg/kg及羟丁酸钠80-100mg/kg。分别记录2组病例在用药期间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效果、停药后苏醒时间、苏醒后再入睡、副作用发生率等。结果Ⅰ组病例麻醉效果良好,循环稳定;而Ⅱ组术中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术中肢体有不自主的躁动现象,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Ⅱ组比Ⅰ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用于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植皮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可控性强,苏醒迅速而平稳,不良反应少,优于氯胺酮羟丁酸钠麻醉。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 为提高临床诊断率,了解检测尿微量蛋白及补体水平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肾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5例和健康体检者30例分为SLE组和对照组,检测尿微量清蛋白、尿转铁蛋白及尿免疫球蛋白G,补体主要检测补体C4.结果 SLE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者构成比为92.0%,尿转铁蛋白阳性者构成比为52.0%,尿免疫球蛋白阳性者构成比为24.0%,血C4下降者构成比为8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值、尿转铁蛋白平均值及尿免疫球蛋白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C4平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持续升高及补体下降提示肾脏处于病变中,检测尿微量蛋白及补体水平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狼疮性肾炎的重指标.  相似文献   
39.
阴囊血肿系男性结扎中常见的并发症,自1981年以来,我们采用活血化淤兼清热止血之法共治疗33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本组33例,其中23~25岁4人,26~30岁17人,31~35岁7人,36~40岁5人。 2.发病时间 1~5天28例,6~10天4例,11天以上1例。 3.血肿形态阴囊皮肤青紫、囊体肿似鹅蛋大27例,阴囊皮肤紫暗、肿似拳头样大5例。二、治疗方法 1.药物组成当归尾15克,赤芍10克。生  相似文献   
40.
生产性汞中毒的致病原因,对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因服用或吸人中药“偏方”引起汞中毒,人们了解的就很少了。近几年来,因治疗牛皮癣、股骨头坏死而服用或吸人含汞的中药“偏方”,导致汞中毒的患者时有发生。由于很多人不了解其药的成分,出现汞中毒症状后不易被重视,往往又会造成误诊。现将我院2000~2004年来收治的5例医源性汞中毒的患者,就其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