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96篇
  免费   825篇
  国内免费   492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174篇
妇产科学   74篇
基础医学   488篇
口腔科学   96篇
临床医学   2825篇
内科学   1230篇
皮肤病学   185篇
神经病学   228篇
特种医学   4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671篇
综合类   5161篇
预防医学   2110篇
眼科学   140篇
药学   2201篇
  17篇
中国医学   2271篇
肿瘤学   477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805篇
  2013年   778篇
  2012年   921篇
  2011年   1050篇
  2010年   924篇
  2009年   881篇
  2008年   916篇
  2007年   856篇
  2006年   727篇
  2005年   749篇
  2004年   753篇
  2003年   715篇
  2002年   614篇
  2001年   657篇
  2000年   565篇
  1999年   439篇
  1998年   420篇
  1997年   352篇
  1996年   353篇
  1995年   346篇
  1994年   327篇
  1993年   276篇
  1992年   263篇
  1991年   235篇
  1990年   181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181篇
  1987年   154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100篇
  1984年   82篇
  1983年   89篇
  1982年   66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8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及其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6例和非冠心病组62例,用乙酸苯酯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两组血脂、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中对氧磷酶1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分别为113±64μkat/L和43.8±8.2 kU/L,均较对照组降低(134±72μkat/L和63.4±5.7 kU/L)(P<0.05);而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升高(9.4±1.8μmol/L比4.1±0.5μmol/L,P<0.01)。对氧磷酶1活性与高密度脂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呈正相关,与丙二醛水平呈负相关。冠状动脉狭窄者对氧磷酶1活性较无狭窄者明显减低(P<0.001),2、3支血管病变者较1支血管病变者对氧磷酶1活性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降低,低对氧磷酶1活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2.
高血压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积极地干预性治疗措施,可减少脑卒中的患病率。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农民健康体检发现的1105例高血压患者,实行了4年(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系统性干预治疗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其能够系统掌握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发生率。方法采用交谈及问卷方式,准确收集高血压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确定健康教育内容,并结合患者需求的共性及个性,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方式。结果2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在健康知识获得、自备血压计、掌握测血压技术并主动监测、服药依从性、遵循合理生活方式、自救知识等7个方面,经采用χ2检验。结论在社区广泛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是全社会高血压病综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4.
运用新理念临床带教实习护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十几年临床带教的感悟,临床实习是护生确立人生信念,学习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规范行为、强化心理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近几年,为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对临床带教模式进行改革,带教教师运用新理念来完成临床实习这一社会过程,明显提高了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为护生成为新型护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础。现报告如下。1强化现代护理理念,掌握现代护理程序理念是指护理的概念或观念。传统的护理模式中护士只是打针、发药、执行医嘱的角色,现代护理理念使护士成为了护理服务的教育者咨询者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强调整体护理观念和组织实…  相似文献   
85.
双平面骨科机器人系统辅助骶髂关节螺钉置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研究应用双平面骨科机器人系统进行尸体骨骨盆骶髂关节螺钉置入的实验研究,评估该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双平面骨科机器人系统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积水潭医院联合开发的一种基于术中X线图像的手术导航系统。在该系统辅助下对4具尸体骨骨盆进行骶髂关节螺钉置入,共12枚空心钉,均置入S1。作为对比,由同一位医生操作,应用传统方法在C型臂透视控制下对模型骨盆进行骶髂关节螺钉置入,同样为12枚空心钉。记录从采集图像到置入空心钉导针所需透视的次数、透视累计时间及操作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置入骶髂关节螺钉后,通过目测、透视和锯开骶骨直接测量的方法检查螺钉的位置。结果在机器人导航辅助下,置入一枚导针的平均透视次数是2.5次,平均透视累计时间为1.5s,平均操作时间为253s;12枚骶髂关节螺钉均在安全区内。在透视控制下徒手操作,置入每枚导针的平均透视次数是20.3次,平均透视累计时间为13.7s,平均操作时间为246s;12枚骶髂关节螺钉中,两枚螺钉误置。应用双平面骨科机器人系统辅助操作的透视次数和透视累计时间少于徒手操作,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操作时间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双平面骨科机器人系统为骶髂关节螺钉置入提供精准的空间定位和稳定的路径导航,而这一切都在短短的数分钟之内完成,具备极好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并使患者和医生受到的X线照射量显著减少。目前的应用结果鼓舞我们进一步的临床实验应用。  相似文献   
86.
减少护理人员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思考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减少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的发生 ,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护理管理不容忽视的课题。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和防护能力 ,通过对护理工作中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客观分析 ,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和防护措施 ,以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87.
教练员因饮食与专业方面的特殊性,又多有陈旧性创伤,痛风性关节炎的部位与一般人又不尽相同,很容易被误诊致使发作时间延长,直至造成无法恢复正常的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因此,了解痛风的有关知识,及时测定血尿酸浓度,与其他关节炎相区别并尽早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控制痛风的发生及发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8.
大剂量化疗合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多种对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 ,输注动员后的外周血干细胞可明显减低大剂量化疗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然而 ,采集的干细胞中可能含有肿瘤细胞 ,从而导致移植后复发。鉴于人造血干/祖细胞表面表达CD34抗原 ,而很多肿瘤细胞不表达CD34抗原的原理 ,可采用CD34 +细胞分选技术 ,以减少移植物中肿瘤细胞的污染 ,达到净化的目的。我们运用CliniMACS系统纯化CD34+ 细胞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例肿瘤患者 ,现报告如下。1.1对象例1 :患者男性 ,25岁 ,右髂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89.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6年3月~2002年3月用DHS共治疗患者29例.骨折按Evans分型,本组Evans ⅠA2例,Evans ⅠB 10例,Evans ⅡA 3例,Evanslib12例,Evans Ⅲ2例.结果 2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2~48个月,平均26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6例,良9例,中3例,差1例。结论 如能及时手术良好复位,DHS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90.
Fas和mdr-1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直接免疫荧光法和半定量RT PCR方法分别测定 5 9例初发急性白血病(AL)患者治疗前及完全缓解 (completeremission ,CR)后骨髓Fas和mdr 1mRNA表达情况 ,旨在探讨Fas和mdr 1在AL的表达及二者在多药耐药 (multidrugresistance ,MDR)中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Fas在初发AML阳性表达率比ALL高 ,两表达率间有差异 (P <0 .0 5 ) ,mdr 1在AML和ALL阳性表达率间无差异 (P >0 .0 5 ) ,Fas 与mdr 1 有负相关性 (r =- 0 .2 82 ,P <0 .0 5 ) ;经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 ,Fas和mdr 1独立于其他参数 ,更具判断预后价值 ;在Fas 与Fas-的AML和AL ,CR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在mdr 1 、mdr 1-的AML和AL中的CR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经Logrank检验 ,Fas 与Fas-组CR率及中数缓解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χ2 =7.35 ,P =0 .0 0 6 7) ,mdr 1 与mdr 1-组CR率及中数缓解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χ2 =10 .71,P =0 .0 0 11)。结论 :Fas、mdr 1与疗效高度相关 ;Fas阳性表达可能是AL预后良好因素 ;mdr 1为疗效差、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