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5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6(IL-6)和IL-17表达情况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FAB分型标准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3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61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96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IFN-γ、TGF-β、IL-6和IL-17的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前,ALL组与AML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GF-β、IL-6、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L组血清IFN-γ与IL-6水平高于AML组(P<0.05).ALL组和AML组治疗后,完全缓解患者血清IFN-γ水平高于未缓解患者(P<0.05),TGF-β、IL-6和IL-17水平低于未缓解患者(P<0.05).ALL组和AML组中,IFN-γ与TGF-β、IL-6和IL-17呈负相关(P<0.05),TGF-β与IL-6和IL-17呈正相关(P<0.05),IL-6与IL-17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FN-γ 、TGF-β、IL-6和IL-17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临床诊断急性白血病与评价其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2.
73.
静脉输液排气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输液前排除输液管内空气是必不可少的操作程序,临床上采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排气方法常常会在输液器的管壁上或者过滤器周边残留小气泡.在临床实践中尝试了一种新的排气方法,可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  相似文献   
74.
例1,男,30岁。于2005年11月13日因双下肢粉碎性骨折,大面积挫裂伤及双侧胭动脉栓塞,行双下肢再植术,第二次扩创术,手术后,体温持续升高,用大量抗生素、激素治疗无效,考虑感染严重,遂行双下肢截肢术,三次均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后第2天出现频繁呃逆,经屏气、过度通气、压迫眼球、使用阿托品、氟哌利多、地西泮、针灸等方法均无效,第3天用0.5%利多卡因10mL右侧膈神经阻滞,15min后完全缓解,再未发生呃逆。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观察常用几种肝病注射剂体外对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作用来评价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高、低剂量茵栀黄、清开灵、甘利欣、香丹、柴胡、葛根素、穿琥宁、醒脑净、鱼腥草及肝炎灵注射液体外与血清共孵育10min和24h,观察其对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高、低剂量的肝炎灵注射液与血清作用10min和24h均致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下调,而高、低剂量的柴胡、葛根素、穿琥宁、醒脑净、鱼腥草等注射液与血清作用10min和24h均致胆碱酯酶活性上调。高剂量茵栀黄、清开灵、甘利欣、香丹注射液和低剂量茵栀黄、清开灵注射液与血清作用24h致胆碱酯酶活性有下调趋势,而低剂量甘利欣、香丹注射液与血清作用24h致胆碱酯酶活性下调。结论肝炎灵注射液对胆碱酯酶活性有明显下调作用,可能与其神经系统毒性(烟碱样中毒症状)有关,柴胡、葛根素、穿琥宁、醒脑净、鱼腥草注射液则有上调作用,而甘利欣、香丹注射液对胆碱酯酶活性下调作用较慢而弱,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总结应用硅胶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足第二跖骨头缺血性坏死(Freiberg病)的临床经验,评价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7例足第二跖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取硅胶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术前均行X线检查,根据Smillie分期,本组患者第二跖骨头缺血性坏死情况全部为晚期,对手术前后患者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Marylang跖趾关节百分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对比。结果本组17例患者3例出现切口部分切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手术切口Ⅰ/甲愈合,无假体脱位情况出现。本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5.8个月(4~30个月)。依据Maryland评分术前为50~81分(平均65分);术后为77~95分(平均90分)。优11例,良5例,可1例。结论手术使用硅胶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足第二跖骨头缺血性坏死近期疗效满意,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动态锁定钢板系统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1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均采用掌侧入路,斜T型动态锁定钢板系统固定。结果21例术后随访8~18个月,平均随访11.9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5周,术后根据Gart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优6例,良9例,一般5例,差1例。结论应用桡骨远端掌侧动态锁定钢板系统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近腕关节位置锁定螺钉无进入关节内情况,影像学评估满意,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并可使患者恢复满意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8.
婴儿肝炎综合征222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22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特点,针对常见病因行相关检查,以协助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本院儿科诊治的22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各项检测资料(实验室检查、肝胆B超、核素扫描、肝活检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惠儿中男女比例约为2:1,发病年龄以1~3月多见,有163例占73.4%.本组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病因,以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有84例占37.8%、先天性胆管闭锁有82例占36.9%为主,其次为遗传代谢性疾病有14例占6.3%,其他病因的婴儿肝炎综合征有20例占9.0%,另有原因未明婴儿肝炎综合征有22例占9.9%.结论:本组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构成依次为CMV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遗传代谢性疾病.对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应尽早行常见相关病毒学检测及肝胆B超、核素等检查.  相似文献   
79.
重型肝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重型肝炎在我国较常见,病死率很高。肝细胞大量坏死及缺乏有效的肝再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介绍重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坏死机理、预后相关因素、肝再生障碍原因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0.
牙髓及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牙体治疗充填多采用根充或塑化方法。患牙治疗期间或治疗后有时出现剧烈疼痛或肿胀等急症表现。本文就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并采取相应的方法治疗。1临床资料 收集门诊患者75人共75颗患牙。牙髓及根管治疗期间或治疗后疼痛原因分析见附表。2讨论 牙体治疗期间出现的疼痛原因:①拔髓和根扩引起急症反应16例。因拔髓和根扩时超出根尖孔或破坏了原有的菌群平衡状态,引起急性根央周炎。对慢性根央周炎伴有叩痛者或牙髓坏死初次治疗用大量的氯亚明冲洗。分段拔髓,防止将感染物质带入根尖。根扩时未超出根尖孔,减少根管预备次数和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