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南宁市医院感染发病的季节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院感染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受到广泛重视.医院感染发病与季节的关系引起临床关注.圆形分布法已广泛应用于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发病时期的季节性疾病的发病高峰时点和高峰期的差异[1~2).为了探讨南宁市医院感染发病与季节关系,作者用圆形分布法对南宁市6家医院1999~2001年医院感染发病的季节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 观察溃疡宁油纱条用于难愈合性伤口换药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难愈合性伤口换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溃疡宁油纱条换药,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换药.结果 观察组伤口平均换药次数减少和愈合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 溃疡宁油纱条用于难愈合性伤口换药能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有效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4.
穴位指针法对冠心病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指针法改善冠心病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穴位指针法进行干预。主穴取百会、神门、内关、三阴交、太溪、肾俞,综合运用穴位指针的按压法、点叩法、爪切法、捏掐法、揉搓法施穴。每穴治疗3~5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干预前后分别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价两组患者睡眠情况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有所下降,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对照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总分亦有下降(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各因子中除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外其余5项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SRSS总分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降分更为显著(P<0.05)。结论穴位指针法改善冠心病失眠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5.
我院2007—12/2008—03使用赛博刀(又译为射波刀)治疗肿瘤患者196例,收到了满意疗效,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术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艳宁  王秀葵 《广西医学》2005,27(8):1283-1285
气管切开是临床技术和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有创的人工气道,其呼吸道的管理极为重要,也是临床工作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循证护理是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患者的一个实践过程,正确全面地认识病人及其所患疾病,从疑难的临床问题中去寻求和理解最佳证据,然后应用最佳证据去联系病人的实际,有效地解决病人的问题,并期望得到最佳效果。我院于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对35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实施了循证护理,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7.
气道内持续微量注射泵推注湿化液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气管切开后呼吸道失去了保持生理湿化的屏障,呼吸道内水分从气管切口处不断大量丢失.造成管腔内分泌物黏液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导致细菌侵入。湿化气道问题,一直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为寻求一种安全、准确、简便的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方法。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科对68例气管切开病人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8.
胡艳宁 《广西医学》1998,20(5):859-861
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salNutritionTPN)是指病人不能以胃肠道进食而必需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每天所需全部营养物质的方法。自本世纪60年代Dudrick及Wilmore(1)率先报道了临床应用TPN成功经验后,TPN在临床获得了...  相似文献   
39.
正常分娩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护理路径(GNP)是全新的护理管理模式.GNP是指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特殊病人所设定的住院护理模式图式.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计划、执行、检查及修正循环过程[1],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工作;同时也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中,以减少住院天数[2].GNP于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并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3].为了探讨GNP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我们开展了正常分娩GNP的临床应用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综合ICU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2-05~2013-03入住该院综合ICU患者950例作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选2013-04~2013-11入住综合ICU患者490例作为观察组,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PDCA循环管理方法,确立降低综合ICU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为活动主题,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尔后比较两组综合ICU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减少综合ICU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效果显著,应用品管圈方法护理综合ICU置管患者,提高了护理安全性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