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一例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胡爱侠,王家启患者男,57岁,农民。发现腹部肿块1月余,门诊经B&检查以“左腹腔占位”收住院治疗。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无异常。腹部高度膨隆,左腹部可触及直径约15cm的包块。腹部针吸病检:见少量脂肪团,未发现...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46岁。1998年4月起感上腹部疼痛不适,以隐痛为主,呈无规律间歇性。于当地医院做CT:肝占位。遂于1999年12月3日转入我院。常规检查B超发现左腹部占位,拟诊“胰尾癌”,于同年12月13日手术。术中见肿瘤位于横结肠系膜,近脾门区,肿瘤约10cm×8cm×8cm,呈椭圆形,压迫横结肠,与横结肠不相连。同时探查肝脏见肝左叶可及5cm×5cm×3cm之不规则肿块,肝右叶有10cm×8cm×8cm之肿块,质硬,周围粘连明显。病理检查:送检肿块较大,10.2cm×9.3cm×8cm,有包膜,表面灰红色,有小结节突起。切面大部坏死,呈灰黄色,质地粗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iRNA-186上调Dicer1的表达影响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40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将转染pLVTHM-mimic-miRNA-186和pLVTHM-mimic-NC的慢病毒感染液分别转染BGC-823细胞,得到过表达BGC-823-mimics-miRNA-186细胞、阴性对照BGC-823-mimics-NC细胞.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不同组织和细胞中miRNA-186的相对表达量;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Dicer1相关分子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的阳性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NA-186和Dicer1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各细胞Dicer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胃癌组织中miRNA-186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胃癌细胞BGC-823和BGC-823-mimics-NC中miRNA-186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RGM-1,且BGC-823-mimics-miRNA-186细胞中miRNA-186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胃癌细胞BGC-823及BGC-823-mimics-N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GC-823-mimics-miRNA-186细胞侵袭数目少于胃癌细胞BGC-823和BGC-823-mimics-NC,细胞迁移率低于胃癌细胞BGC-823和BGC-823-mimics-N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miRNA-186的BGC-823-mimics-miRNA-186细胞中N-cadherin阳性表达率低于胃癌细胞BGC-823和BGC-823-mimics-NC(P﹤0.05).mimics-miRNA-186能明显抑制野生型psi-CHECK-Dicer1-wild的荧光素酶活性,而对突变型psi-CHECK-Dicer1-mutant的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影响.胃癌细胞BGC-823和BGC-823-mimics-NC中Dicer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RGM-1,且BGC-823-mimics-miRNA-186细胞中Dicer1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胃癌细胞BGC-823和BGC-823-mimics-N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NA-186通过靶向正调控Dicer1的表达,下调N-cadherin的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细胞印片与冷冻切片相结合在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爱侠  张玉文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2):144-144,i016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是手术过程中快速确定病变性质为临床提供手术依据的一种诊断方法,多采用冷冻切片诊断。我院多年来将术中送检的组织同时进行细胞印片及冷冻切片,诊断准确,结果可靠。本文针对细胞印片诊断出现的误诊、漏诊病例进行两种方法对比分析,重点探讨细胞印片与冷冻切片诊断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恶变的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恶变率为1%-2%。其组织来源、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组织化学、预后及治疗等方面的报道国外日益增多,国内报道较少,现报道9例,并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引言我院多年来将术中送检的组织同时进行细胞印片及冷冻切片,诊断准确,性能可靠。本文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针对细胞印片诊断出现的误诊、漏诊病例,重点探讨细胞印片与冷冻切片诊断的互补作用。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02年5月~2005年7月全部术中快速病理诊断191例,其中恶性肿瘤76例,良性病变115例。1.2方法将新鲜标本用锐刀做多个切面,选取病变部位在载玻片上印数下,或用锐刀在标本上刮数次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95%乙醇固定。每例先做细胞印片2~3张,同时组织块做冷冻切片,余下组织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2结果191例组织细胞印片诊断良性118例,恶性73例;冷冻切片诊断良性114例,恶性77例;常规石蜡切片最终诊断良性115例,恶性76例。其中乳腺肿瘤63例,卵巢肿瘤52例,子宫肿瘤26例,消化道肿瘤18例,甲状腺病变18例,淋巴结病变5例,骨肿瘤3例,肺癌3例,恶性胸膜间皮瘤、脑星形细胞瘤及腹膜后脂肪肉瘤各1例。在细胞印片诊断病例中有6例可疑病例(包括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增生病、乳腺癌、卵巢腺癌、甲状腺癌、腹膜后脂肪肉瘤各1例),其中4例经冷冻切片诊断,2例经石蜡切...  相似文献   
17.
骨关节结核病是人体继发性结核的一种局部表现,可以在原发病灶活动期发病,也可在原发病灶愈合不久后发病。在西藏高原,骨关节结核占骨科疾病的首位[1].但有关本病的病理资料较少见。现将我科经病检证实的66例骨关节结核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复习本科自1970~1990年经病检证实的66例资料较完整的骨关节结核病材料,除外其它骨关节疾病(如化脓性骨髓炎、骨肿瘤等)。标本用10%福尔马林波固定,骨组织用3%硝酸脱钙,石腊包埋切片,除用HE染色外,部分作了抗酸染色和革兰氏染色。结果1.发病情况:本组既例中,汉族35例,藏族引例.男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病理诊断的价值,以提高甲状腺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取术中或术后活检的甲状腺病变206例,进行石蜡切片,其中38例行术中冷冻切片和常规石蜡切片,对两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206例中,男性76例,女性130例,男女之比为1∶1.71。年龄16~72岁,高发年龄28~50岁。良性病变179例,占86.9%,以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最多见,甲状腺腺瘤占良性病变的61.17%,囊变率达54.7%。恶性病变27例,占13.1%,以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结论常规石蜡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标记在甲状腺疾病分类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确诊价值,冷冻切片结合术中细胞印片可减少误诊,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1.1 对象 我院2001—06-2004—06卵巢肿瘤经术中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冷冻切片及石蜡切片确诊患66例。  相似文献   
20.
高原肺水肿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报道16例高原肺水肿的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总结了本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并讨论了发病机理。本组资料均为移居高原汉族,男13例,女3例。发病海拔高度3060~4507m。双肺重1229~2370克。光镜观察肺泡腔普遍有水肿,6例小血管壁增厚,7例见纤维蛋白血栓,8例肺透明膜形成,10例肺泡腔出血,8例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7例肺不张。电镜观察肺泡Ⅱ型细胞损害较重,肺毛细血管细胞连接间隙增宽,气血屏障结构变薄等。本病基本原因系高原急性缺氧所致。临床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