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碘乙酸诱导的OA模型大鼠软骨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将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8只。通过双侧关节腔注射碘乙酸(3mg/50μL)建立OA模型,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治疗组大鼠使用桃红四物汤灌胃干预,模型组及对照组大鼠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持续8周。末次灌胃后检测各组大鼠机械痛、热痛阈值,取膝关节制作病理切片进行SO染色,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组织内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机械痛、热痛阈值下降[(267.5±60.2)g比(402.1±87.3)g,(5.3±1.1)s比(9.1±1.8)s,P<0.01],Mankin评分升高[(7.2±0.7)分比(2.1±0.4)分,P<0.01],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 1表达水平下降[(0.19±0.02)比(0.79±0.02),(0.51±0.08)比(1.18±0.05),P均<0.01],p62表达水平提高[(1.05±0.07)比(0.37±0.04),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机械痛及热痛阈值提高[(359.9±66.7)g比(267.5±60.2)g,(7.2±1.5)s比(5.3±1.1)s,P均<0.01],Mankin评分下降[(4.2±0.8)分比(7.2±0.7)分,P<0.01],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 1表达升高[(0.39±0.07)比(0.19±0.02),(0.72±0.05)比(0.51±0.08),P均<0.01],p62表达下降[(0.74±0.06)比(1.05±0.07),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可通过激活软骨细胞自噬治疗碘乙酸诱导的OA。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评价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接受尼罗替尼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35例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CML患者接受尼罗替尼治疗,400 mg,口服,每日2次,评估其疗效、不良反应、总体生存和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35例对伊马替尼耐药或小耐受的CML患者,中位尼罗替尼治疗时间1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尼罗替尼治疗相关的非血液学小良反应多为1~2级,主要为胆红素升高(76%)和皮疹(46%).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37%)、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均为26%).患者大多可耐受.进展期(包括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的3~4级血液学不良反廊发牛率明显高于慢性期.35例接受尼罗替尼治疗的患者中,CML慢性期患者获得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率为38.5%,明显高于进展期患者(22.2%).达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的中位时间为3个月.进展期患者发生疾病进展的比例明显高于慢性期.18个月预期总体生存率为(93.5±1.0)%.结论尼罗替尼为对伊马替尼耐药和不耐受的CML患者提供了一个有效并安全的治疗于段.尼罗替尼治疗慢性期CML更为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激活情况及激活相关因素。方法:52例接受allo-HSC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其供者移植前均为CMV携带者,即为CMV血清型阳性。所有移植术后患者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CMVD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移植后100d内,52例患者中28例检测到CMVDNA复制。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供者类型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发生与CMV激活明显相关(P值分别为0.018和0.039)。在44例可评估患者中,allo-HSCT100d后仅7例检测到CMVDNA复制,其发生率与移植后发生GVHD且接受激素治疗(P=0.0009)、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无关供者移植或者HLA部分相合同胞供者移植有关(P=0.037)。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CMV对更昔洛韦抢先治疗的应答存在2种动力学模式(快速型和缓慢型),其中表现为缓慢型的患者CMV最高负载量较快速型高10倍以上,其病毒衰减时间也要延长3~4周,多数发生在因出现GVHD而接受激素治疗以及接受HLA全相合无关供者和HLA部分相合同胞供者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结论:移植前CMV血清型阳性患者接受allo-HSCT后100d内出现CMV激活是常见并发症。移植100d之后,对于未发生GVHD而未使用激素治疗者或以HLA全相合同胞为供体的患者,CMV激活概率低,无需进行常规频繁监测。  相似文献   
104.
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广泛开展,移植预处理、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诊断和治疗以及支持治疗水平的不  相似文献   
105.
病毒准种(viral quasispecies),是指一群在"突变-选择压力"环境中相互竞争且核酸序列上高度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病毒群体(异质性2%~5%)。"准种"的概念是1971年Eigen在阐述超循环理论中首次提出,主要是用于描述微观整体分子水平上进化规律的模型。随后,准种理论被应用于  相似文献   
106.
造血干细胞出髓及回髓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造血干细胞(HSC)移植的广泛开展,对造血干细胞因始后的回髓及造血干细胞的出髓机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HSC的回髓是一个多步骤过程,研究发现,HSC与造血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的结合与多种粘附分子有关;大剂量化/放疗使内皮细胞结构功能发生变化,使HSC更易通过血管屏障;HSC与造血微环境的结合与lectin及粘附分子有关;HSC细胞表面lectin或回髓受体与基质细胞表面配体的特异结合是HSC与造血微  相似文献   
107.
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造血干细胞(HSC)输注的广泛应用,对它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就造血干细胞的免疫表型分类、粘附分子表达、分离纯化以及体外扩增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8.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tlte myeloid leukaemia,AML)是成人较常见白血病类型,现代诱导化疗治疗的完全缓解率达到65%~70%以上,以大剂量阿糖胞苷(cytarabine)为代表的强烈化疗巩固可进一步降低白血病细胞负荷,但仍无法彻底清除微小残留病变(MRD),除个别类型白血病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以外,AML1-ETO阳性AML等多数疾病存在复发可能.  相似文献   
109.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化疗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完全缓解率低,维持时间短。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已经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改进实时定量RT-PCR的检测计算方法,提高定量RT-PCR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微量残留病变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常规定性RT-PCR检测31例APL患者在治疗前后融合基因PML-RARα的表达水平,对两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常规按照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计算(常规法)和治疗前标准化基线水平计算(标化法).结果31例患者采用两种定量计算方法结果近似,标化法计算结果示患者在治疗缓解、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期间融合基因PML-RARα转录本对数下降值分别为(2.0±1.9)、(4.9±1.4)和(5.7±0.1),常规法计算结果为(1.9±1.9)、(4.8±1.3)和(5.7±0.4).在维持治疗阶段标化法定量RT-PCR的结果显示患者个体差异更小.按照标化法计算结果,次要分子生物反应(对数值≥3)和主要分子生物反应(对数值≥5)标准仍然适用.结论 采用标化法计算实时定量RT-PCR结果能较好的对APL患者的微量残留病变进行监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个体差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适用于治疗前标本缺如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