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结肠黑变病14例内窥镜观察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黏膜内病理性色素的性质。方法全部病例行临床资料分析及组织学观察,以及脂褐素、黑色素、含铁血黄素和胆色素特殊染色,5例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HMB45和S100染色。结果结肠黑变病多发生于老年患者,结肠黑变病黏膜固有层都有棕褐色色素沉着,该色素的脂褐素、黑色素、含铁血黄素和胆色素染色均为阴性,HMB45、S100染色亦为阴性。结论结肠黑变病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与便秘服用泻药有关,色素可能系巨噬细胞吞噬蒽醌类泻剂后形成的脂褐素样物质,它能否导致结直肠肿瘤还没有直接的证据,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硝苯地平治疗因放射治疗重症肌无力后引起的放射性食管炎278例(男性135例,女性143例,年龄42±s10a),口服硝苯地平10mg,tid,连用25~30d。结果:服药d2~5起效,停药后显效239例占86.0%,有效33例占11.9%,总有效率为97.9%,不良反应有轻度头晕和乏力。结论:硝苯地平是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3.
目的构建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诱导的人永生化肝细胞株(WRL68细胞)恶性转化模型,检测mi RNA表达谱,寻找差异表达的mi RNA。方法用10 nmol/L MC-LR对WRL68细胞进行连续染毒至第25代,进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及裸鼠成瘤实验。通过mi RNA芯片技术检测和分析对照WRL68细胞和恶性转化细胞的mi RNA表达谱;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芯片结果加以验证;应用Target Scan在线软件预测mi RNA可能调控的靶基因。结果第25代MC-LR染毒组细胞在软琼脂中可以形成集落,能在裸鼠皮下形成肿瘤。芯片检测分析显示,表达差异显著的mi RNA有54个,表达上调有35个,表达下调有19个。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sa-mi R-140-3p、hsa-mi R-19b-1-5p、hsami R-203a和hsa-mi R-494均下调(P0.05),与芯片检测结果趋势一致。以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mi R-494可能调控的靶基因,结果预测到3个与肿瘤相关的潜在靶基因,分别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NF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3,TRAF3)、微管相关肿瘤抑制基因(microtubule associated tumor suppressor 1,MTUS1)和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metastasis 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 1,MACC1)。结论 MC-LR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可引起mi RNA表达谱发生显著改变,差异表达的mi RNA可能在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宝鸡市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现状,为制定放射防护干预措施及预防放射性损伤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家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选择宝鸡市具有代表性的5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由各监测医疗机构将资料汇总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宝鸡市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监测医疗机构影像增强器透视机和DR设备数量最多占64%;放射诊断患者和受检者常规防护用品配备率为100%,监测医疗机构放射治疗人员和配套设备(除剂量扫描装置外)配备率为100%;放射诊疗设备检测率为100%,其中放射诊断设备性能检测合格率为96.43%。结论全市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监测医疗机构放射防护基本到位,设备性能和场所检测合格率较高;对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的监测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人员和患者个人放射防护意识差及防护用品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医疗机构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需做好放射防护工作管理,合理配置防护用品,加强个体防护意识,保证放射诊疗安全和人员健康。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微囊藻毒素-LR(MC-LR)暴露对小鼠肝细胞DNA总体甲基化水平及DNA甲基转移酶(DNMT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含0.02%DMSO)和5、10、20μg/kg MCLR染毒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腹腔注射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20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小鼠肝细胞DNA中的脱氧胞苷和5-甲基脱氧胞苷含量,并计算DNA的总体甲基化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和DNMT3B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0、20μg/kg MC-LR染毒组小鼠肝细胞DNA总体甲基化水平,DNMT1、DNMT3A及DNMT3B 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肝细胞DNA总体甲基化水平与DNMT1、DNMT3A、DNMT3B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MC-LR可抑制小鼠肝细胞DNMT1、DNMT3A和DNMT3B mRNA的表达,降低DNA总体甲基化水平。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识别宝鸡市某真空断路器生产企业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有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对策,以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法、检查表法、职业卫生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辅助用室等均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X射线是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关键点,共设113个监测点,108个点合格,合格率为95.58%。其他职业病危害有生产性噪声、粉尘和工频电场等,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X射线,其次为生产性噪声和粉尘、工频电场等。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比较齐全,且可靠有效。因此,在确保各类职业病护设施有效运行、并采取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前提下,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广西肝癌高发区健康人群血清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6月,收集广西肝癌高发区健康人群103人、低发区健康人群100人的基本信息及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MC-LR水平以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分析两组人群血清MC-LR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广西肝癌高发区健康人群血清MC-LR水平(0.088±0.040μg/L)高于低发区(0.028±0.01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论是肝癌高发区还是低发区,HBs Ag阳性人群与阴性人群血清MC-L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塘边渗井水或沟塘水饮用史及本地鱼、鸭食用频率较高者血清中MC-LR水平较高。结论塘边渗井水或沟塘水饮用史及本地鱼、鸭食用频率高是广西肝癌高发区健康人群血清MC-LR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医院新建院区的医院感染特点及防控对策,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通过医院感染和多药耐药菌病例电子监测系统收集医院新建院区2017年7月-2017年12月所有医院感染病例和多药耐药菌检出病例的相关信息,统计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及菌种构成、感染高危科室、感染部位构成等指标,采取组织培训、建章立制、前瞻监控等措施进行干预。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7 322例次,发生医院感染病例70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96%,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43%;医院感染发生科室以重症医学科2例次为主,各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32例次占45.71%为主,其次是泌尿道感染16例次占22.86%;多药耐药菌检出97株,医院感染占18.56%,社区感染占51.55%;ESBL大肠埃希菌占31.96%,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占26.8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14.43%。结论早期干预,规范设计医院建筑布局流程,系统培训各类人员,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及质量控制标准,前瞻监测微生物信息,及时指导临床防控工作,可加快新建院区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建设进程,有效降低新建院区的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9.
果糖二磷酸钠与丹参治疗脑梗死伴冠心病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FDP)治疗脑梗死伴冠心病的疗效。方法:脑梗死伴冠心病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9±s12a),在常规药物(胞磷胆碱、曲克芦丁等)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FDP5g,溶于注射用水50mL中iv,drip,qd×10d;对照组40例病人(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60±13a)则给予复方丹参20mL加入6%低分子羟乙基淀粉300mL中,iv,drip,qd×10d。结果:脑梗死和冠心病的总有效率FDP组分别是92%和100%,复方丹参组是75%和85%,2组比较P<0.05。2组副作用均轻微。结论:FDP是治疗脑梗死伴冠心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索非诺贝特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病人血脂成分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伴血清脂质成分异常病人54例(男性32例,女性22例;年龄54±s12a)。非诺贝特0.1g,po,tid,4Wk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血清HDL一ch及HDL2-ch、HDL2-ch明显提高(P<0.01或P<0.05),其升高的,总有效率,依次为100%,96%及77%。TC,TG及LDL-ch显著下降(P<0.01或P<0.05),其降低的总有效率依次为95%,100%及76%,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非诺贝特能迅速调整血脂成分及含量,可延缓或减轻动脉硬化的形成,是治疗ICVD病人较满意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