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7 毫秒
31.
目的:建立吸波面积-HPLC结合法测定白花蛇舌草组分胶囊中整体和个体成分溶出度的方法。方法:以含0.5%十二烷基硫酸钠的p H 6.8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转速100 r·min-1,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HPLC对混合药物及个体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比较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在120 min时,吸波面积法测得整体混合药物的累积溶出率74.72%,HPLC测得槲皮素、齐墩果酸和豆甾醇在同等时间段的累积溶出率分别为77.16%,82.78%,71.70%;吸波面积法与HPLC计算的累积溶出量分别为104.61,102.25 mg。结论:2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吸波面积-HPLC结合法可用于白花蛇舌草组分胶囊中整体和个体药物成分溶出度的测试,为其他复方制剂中不同药物成分的溶出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2.
目的:建立中药复杂体系中多成分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评价方法。方法:大鼠口服灌胃白花蛇舌草组分胶囊内容物混悬液,在不同时间点眼眶取血,血浆样品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扫描,计算吸光度-波长曲线下面积(吸波面积),得各时间点大鼠体内混合药物的血药总质量浓度,结合DAS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获得的槲皮素、齐墩果酸、豆甾醇各单一成分的血药浓度和体内参数相比较,确定2种方法应用的可行性。结果:吸波面积法显示组分胶囊中混合总药物在大鼠体内药-时过程符合一室模型,达峰时间(Tmax),药峰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0.5 h,2.85 mg·L-1和26.81 mg·L-1·min-1。HPLC显示槲皮素、齐墩果酸和豆甾醇的药-时过程均呈一室模型,槲皮素、齐墩果酸、豆甾醇的Tmax分别为1.0,0.5,0.5 h,Cmax分别为0.17,0.69,3.84 mg·L-1,AUC0-∞分别为0.71,10.69,12.49 mg·L-1·min。结论:吸波面积法可用于白花蛇舌草组分胶囊中多成分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与HPLC联用可较好地解决中药制剂中整体和个体成分同步测试的问题,且两者具有较好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33.
<正>胶体金免疫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继三大标记技术(荧光素、放射性同位素和酶标记)发展起来的固相标记免疫测定技术,该法优点是可单份测定,简单快速。2005年卫生部门要求所有做胃镜与肠镜的患者检测前必须进行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34.
补血中药抗衰老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遵循祖国医学气血互依的关系观察了 6个补血中药和以补血药为主组成的抗衰Ⅰ、Ⅱ号方对高龄鼠和D -半乳糖性早衰小鼠的抗衰老实验 ,结果发现对自由基和脂褐素的生成均有良好抑制作用 ,对其他抗衰指标也有显著影响 ,能提高免疫功能和抗应激能力 ;改善记忆障碍 ;提高性激素水平和性器官指数 ,延长家蚕和果蝇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还对四种“血虚”模型小鼠提前康复血象 ,并对造血功能的损害有修复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5.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有许多疾病与我们的蚀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怎样的膳食方式才能既合理补充营养,又对身体有益而无害呢?请看专家列出十条膳食原则。  相似文献   
36.
王莉  杨凤逸胡悦 《护理研究》2006,20(10):2786-2786
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PPH)是一种针对Ⅲ度~Ⅳ度内痔或混合痔的新的手术方法,它具有安全、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这种术式术后需用填充物填塞压迫起到止血的作用,传统的填塞材料是油纱布,油纱布虽然可塑性强,但定形性差且止血效果不理想,我院2004年开始应用速康绵作为书后填塞的材料。具有术后出血少且支撑肛管的效果好、副反应轻等优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7.
胡悦  徐丽峰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0):1045-1046
目的:调查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住院期间心理护理工作量。方法:急性脑卒中97例出院前接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和心理护理工作量调查。结果:9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抑郁38例(39.18%),无抑郁59例(60.82%,对照组)。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干预总时间、心理干预总频度、每天干预时间、每天干预频度和每次干预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卒中后抑郁患者住院期间心理护理工作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8.
胡悦 《健康生活》2007,(13):51-51
人体是由许多轴组成,哪一个轴不能转动,就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所以,常常练转功,就能健身防病,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好处。  相似文献   
39.
近几年来,发现使用香叶天竹葵(Pelargunium graveolens L'Herit 简称“香葵”)对子宫颈癌的临床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为了阐明其实际疗效,我们于1979年12月至1980年12月结合临床治疗和病理检查,对“香葵”治疗8例子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细胞进行了电镜观察,以便对其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盆腔MRI、分段诊刮、宫腔镜下刮宫结果与术后病理符合率,探讨三种术前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 2019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病房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 0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病例资料,对术前盆腔MRI、分段诊刮、宫腔镜下刮宫及术后病理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前后各术前检查方案判断宫颈间质浸润的诊断指标及一致性。结果:MRI检查的阳性预测值(55.26%)、阴性预测值(93.72%)、符合率(90.03%)及约登指数(0.43)均高于分段诊刮(47.83%、87.50%、66.28%、0.408)及宫腔镜下刮宫(41.67%、92.52%、89.89%、0.20)。MRI检查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κ=0.460)高于分段诊断性刮宫(κ=0.343)与宫腔镜下刮宫(κ=0.249)。分段诊刮判断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误诊率达40.68%,宫腔镜下刮宫的漏诊率达76.74%。各术前检查方案中,MRI联合宫腔镜下刮宫检查的术前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相符率最高,I期96.07%,II期86.67%。结论:宫腔镜可直视宫颈部位有无异常,而MRI检查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判断宫颈间质浸润的情况,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盆腔MRI检查联合宫腔镜下刮宫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