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8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91篇
口腔科学   146篇
临床医学   577篇
内科学   280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1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294篇
综合类   1240篇
预防医学   574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544篇
  2篇
中国医学   472篇
肿瘤学   22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淫羊藿苷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体内外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 (ICA)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采用ICA与全反式维甲酸 (ATRA)对比试验 ,观察ICA在体外及小鼠体内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 :ICA在体内外对白血病细胞均有较明显的诱导分化和抑制增殖作用 ,且与ATRA合用可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结论 :ICA具有明显的抗白血病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戴克胜  阮长耿 《江苏医药》2001,27(4):292-294
生物芯片 (或称微阵列技术 )是将大量序列已知的寡核苷酸分子、基因片段或多肽分子等 ,应用特殊的微阵列技术固定在玻璃、硅片、塑料等材料上 ,被测片段经荧光等物质标记后与芯片上的探针分子结合 ,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仪或电荷偶联摄像机 (CCD)对各阵列荧光信号的强度进行检测 ,就可对大量标本的序列特征、基因表达量或表达差异等进行平行分析[1~ 4 ] 。根据芯片上探针类型的不同 ,生物芯片可分为基因芯片和蛋白芯片两类。从 90年代生物芯片技术出现至今 ,在短短几年内 ,该技术已在基因测序[5] ,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6~ 7] ,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993.
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评价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 1例癫痫病儿 (男性 2 1例 ,女性 10例 ,年龄 6a±s 4a)口服托吡酯 ,起始剂量为 1~ 2mg·kg- 1·d- 1,qd ;目标剂量为 4~ 10mg·kg- 1·d- 1,bid。随访时间为 3~ 8mo。结果 :托吡酯总有效率为 69% ,单药治疗与添加治疗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其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托吡酯对于小儿癫痫有较好的疗效 ,单药与添加治疗的疗效近似 ,病儿对其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94.
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及芬太尼联合镇痛在妇产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及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镇痛效果及作用特点并与使用芬太尼,氟哌啶静脉PCA(病人术后自控镇痛)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择74例妇产科手术后病人,分为两组。Ⅰ组40例使用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及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镇痛。Ⅱ组34例使用芬太尼,氟哌啶PCA静脉镇痛。观察两组镇痛药物配置,方便性,可行性及镇痛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但Ⅰ组病人可将止痛泵放入口袋下地活动,可省却Ⅱ组病人PCA需要术后静脉持续24h输液的情况。结论: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及芬太尼联合硬膜痛在妇产科术后病人中应用具有安全,有效,方便,时间持续较长的特点,比PCA方法便利。  相似文献   
995.
建筑工地食堂卫生是卫生监督部门的一个薄弱环节 ,它存在着食物中毒和夏秋季肠道传染病传染的隐患。为进一步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搞好食品卫生 ,预防和控制急性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于 2 0 0 0年 8~ 10月对盐都县新区建筑工地食堂的基本卫生设施和周围环境卫生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调查盐都县新区建筑工地 4 5户食堂 ,其中临时用房食堂 3 8户 ,租用居民用房食堂 7户 ;食堂从业人员 83名。1.2 方法依据《食品卫生法》及饮食行业卫生要求 ,并结合工地食堂的特点制成统一表格 ,逐一对每个工地食堂进行现…  相似文献   
996.
1 病例介绍 男,58岁。因低热、咳嗽、咳痰3个月,加重伴左胸痛10 d入院。体检:体温37.2℃、脉搏8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65/95 mmHg,消瘦体质,神志清,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底闻及少许湿罗音。心率88次/min,律齐,无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软,肝、脾未及。双侧杵状指,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血沉30 mm/h,IgG18.22 g/L,IgM.2.6 g/L。胸部X线示:双肺纹理增强,左肺上野中外侧带可见约3.8cm×3.2 cm团块状阴影,边缘较毛糙。胸部CT示:左肺上叶见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3.2 cm×2.8 cm,CT值约38 Hu,形态不规则,密度较均匀,其下方层面见不规则斑片状密度增强影,边缘不清,有毛刺。内侧与纵隔分界清晰。诊断  相似文献   
997.
析因设计在灭鼠毒饵诱饵组合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析因设计进行现场有选择性摄食试验,组合筛选灭鼠毒饵,以提高毒饵的接受性,并评价价优选毒饵的灭鼠效果。方法:将食糖、花生油、食盐和鱼粉取2-3种浓度全面组合后制备成36种0.005%溴敌隆颗粒试验毒饵,与对照毒饵一起在现场进行有选择性摄食试验,运用SPLM中文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优选配方,并利用优选配方毒饵和对照毒饵进行现场灭鼠效果试验。结果:第13号试验毒饵为优选毒饵,摄食系数为1.94,对照毒饵的摄食系数为0.54。鱼粉的添加不但降低了毒饵的接受性,而且与食盐间有交互作用。各诱饵间无二级交互作用。现场灭鼠试验,优选毒饵的灭鼠率为97.1%,对照毒饵为70.0%。结论:应用析因设计组合筛选灭鼠毒饵,方法可行;优选毒饵现场灭鼠效果好。  相似文献   
998.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了解目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菌种分布及耐药谱,我们对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2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耳分泌物进行了病原菌培养,监测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患者中耳流脓多在3个月以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80例中,男152例,女128例,平均38.5岁.由临床医师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的消毒棉拭子在患者中耳、外耳道深部采集脓性分泌物,置无菌管内立即送检. 1.2 试剂与质控菌株培养基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药敏纸片购自北京天坛药品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大肠杆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绿脓杆菌(ATCC 27853)均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提供.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作者采用分子技术、首先用PCR-混合血清法对1993年~2000年间湖北地区库血中传播HCV的危险度进行了评估,提出各地采血应考虑当地献血人群HCV抗体流行率背景,对湖北地区抗-HCV阴性献血者进行HCV RNA监测结果表明无偿献血者中HCV RNA阳性率为0.19%(1/520),显著性地低于定期供全血者中2.15%(45/2096)和定期供血浆者的7.29%(29/398).湖北地区定期供血者HCV基因型主要为Ⅱ型.研究结果表明,HCV RNA检测用于献血者筛查对于最大限度控制输血传播HCV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黄石地区抗-HIV筛查后输血传播HIV危险度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黄石地区献血者中抗-HIV筛查阴性血液传播HIV的危险度。方法 收集了1995年至2000年每一单位血液的资料,用数学模型进行输血传播HIV危险度研究。结果 在有偿重复献血者中HIV流行率为0.0028%(1/36274),新无偿献血者中为0(0/20698),无偿重复献血者中为0(0/6015)。经评估“窗口期”输血传播HIV的危险度为1:118231。结论 虽然输血传播HIV的危险是非常低,但需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血液筛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