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黄芩苷作用HL-60细胞前后c-myc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中药黄芩苷(baicalin)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生、凋亡的影响及探讨c-myc基因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应用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黄芩苷对HL-60细胞增生的影响;DNA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RT-PCR检测黄芩苷作用前后c-myc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黄芩苷作用前后c-myc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细胞生长曲线结果示黄芩苷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生,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20μmol/L,DNA 片段化的检出表明黄芩苷能有效诱导HL-60细胞凋亡;黄芩苷作用后HL-60细胞c-my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下降,并且随作用时间延长,表达下降更明显。结论 黄芩苷能有效抑制HL-60细胞增生,诱导其凋亡,c-myc基因可能参与了黄芩苷抑制HL-60细胞增生和诱导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62.
成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代表一组造血异质性异常的疾病,多发于老年人(中位年龄69岁)。总体发病率约4/10万,但在7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上升至30/10万以上。造成MDS血液学异常的病理过程是:1.过强的细胞凋亡导致无效造血及外周血细胞减少。2.转变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虽然这些病理过程之间的确切关系尚不明确,但了解其中关系对设计针对其中之一或二者都包括的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抗ATPase F1α抗体,人血管抑制和肿瘤转移相关蛋白(human angiostatin interacting and tumor metastasis involving protein,HAITMIP)抗体MAb3D5AB1(简称GX)对A549肺腺癌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方法:在C57BL/6小鼠右前腋窝接种A549肺腺癌细胞,制备小鼠荷瘤模型,32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无任何处理)及A、B、C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125、250、500 ng/ml GX)。观察各组移植瘤小鼠肿瘤体积、生长延迟时间(tumor growth delay, TGD)及小鼠生存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成功建立了荷A549肺癌小鼠模型,治疗组小鼠移植瘤的体积明显减小(P<0.05)、TGD随GX剂量增加而显著延长(P<0.01)、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明显减少(P<0.05),TUNEL法检测发现各治疗组瘤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GX可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调亡,使A549肺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减慢,并延长小鼠生存期。  相似文献   
64.
九例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ATL)的临床、细胞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特征。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TLVⅠ抗体,建立PCR和液相杂交法检测前病毒基因序列,结合MIC特征确诊ATL。结果和结论确诊9例ATL,其临床特征主要为淋巴结肿大,皮损及溶骨改变少见,外周血及骨髓出现典型的花瓣状核淋巴细胞,胞体大,核畸形,免疫表型为CD-1、CD+2、CD3+、CD4+、CD-8,还表达CD25等激活标记,染色体核型及HLA分型未发现有规律性的变化。8例ATL中有7例血清HTLVⅠ抗体阳性,应用PCR及液相杂交法可检出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的HTLVⅠ病毒序列,表明在我国HTLVⅠ也是ATL的病因。9例中1例为淋巴瘤型,1例为慢性型,7例为急性型ATL,治疗效果及预后均不良  相似文献   
65.
导入多药耐药基因提高脐血单个核细胞对柔红霉素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药耐药基因 1(mdr1)编码的P170是能量依赖的药物外排泵 ,是导致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将mdr1基因导入脐血单个核细胞 ,以期能提高其对化疗药物的抗性。1 材料与方法1.1 制备逆转录病毒上清用lipofectAMINE介导pHamdr1/A导入PA317细胞(pHamdr1/A质粒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DrIraPastan惠赠 )。经 60ng/ml秋水仙素筛选出抗性克隆。用 3T3细胞检测出病毒滴度为 1.3× 10 4 CFU/ml[1] 。1.2 病毒感染脐血单个核细胞用比重为 1.0 63的Ficoll Hypaqu…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血管内放射源照射对损伤血管增生反应的影响。方法  30只常规喂养新西兰大白兔 ,用大于血管直径的球囊过度扩张兔双髂动脉 (球囊 /血管 =1 5 4∶1) ,造成血管壁损伤 ,同时在扩张的球囊中灌注放射性3 2 P进行一侧损伤血管内照射 ,一侧血管单纯扩张作自身对照。按不同照射剂量分成三组 :10Gy、2 0Gy和 40Gy ,每组 10只。在扩张前后进行血管造影 ,4周后再次血管造影同时处死动物取双髂动脉作平滑肌细胞、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染色 ,观察血管受损后放射对血管腔径及其管壁增生的影响。结果  4周后血管造影显示 ,三组兔髂动脉扩张损伤后均发生一定程度的狭窄反应 (P <0 0 0 1)。血管内照射一侧与对照侧比较 ,血管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病理组织分析 ,10Gy组照射一侧血管内膜增生与对照侧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而 2 0Gy和 40Gy二组照射一侧血管内膜增生较对照侧血管减少 (P <0 0 0 1,P <0 0 4) ,但二组间比较内膜增生减少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过度扩张兔髂动脉可产生再狭窄样反应 ,血管内放射在 2 0Gy到 40Gy照射剂量时能减少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 ,但血管损伤后狭窄程度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67.
恶性血液病细胞WT1基因表达及其临床预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不少学者发现 WT1基因在白血病中存在高表达 [1 - 3 ] ,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 ,与白血病的预后关系也有争论[4,5 ] 。我们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了多种白血病细胞系和淋巴瘤细胞 ,以及 15 2例造血系统恶性疾病患者WT1m RNA表达情况 ,探讨其临床意义。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细胞系  K5 6 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红白血病变 )、HL- 6 0 (急性髓系白血病 )、HEL(急性红白血病 )、DAMI(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H9(T细胞淋巴瘤 )及 U937(组织细胞型淋巴瘤 )。1.2 病例组 收集本院 1995~ 1998年住院的造血系统…  相似文献   
68.
放射治疗技术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中,放疗技术所起的预防、根治或姑息作用也已经取得普遍共识.而且,全身放疗技术(TBI)已经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的重要组成以促进移植物的成功植入.但是,放疗不可避免地对机体产生一定损害从而降低疗效,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如何有序合理地安排放疗以提高治疗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和缓解症状,还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69.
洪芳  胡建达  王文峰 《海峡药学》2012,24(9):254-256
通过大黄素的3位烷基化,1位保护及与叔胺反应实现了对大黄素的化学修饰.目标产物是一个季铵盐.测试了目标产物对白血病细胞Molt-4和人淋巴瘤细胞CA46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目标产物的抗癌活性比大黄素约高10倍.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