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通常BV在女性感染率为15%~30%,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更高,约占33%~64%,且常易复发。我们将卫生部“十年百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CTB染色技术应用于临床进行快速诊断,取得满意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所妇科与女性不育门诊1998年1月~1999年12月间,用盐水法先筛除临床典型的滴虫与霉菌  相似文献   
92.
加减藿朴夏芩汤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在儿科临床中甚为常见,发病率较高.现代医学目前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尚缺乏特效药物.自2004年以来,笔者根据岭南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动力障碍样)患儿湿热蕴结、气机阻滞的病理特点,运用自拟加减藿朴夏苓汤治疗32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益气活血剂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讨益气活血剂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对3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并选取血液流变学、血液自由基3项、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临床疗效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治疗后绝大部分指标有改善,自身前后对照部分观察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强的松加益气活血剂组较强的松组改善更明显,治疗后组间比较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血清白蛋白(Alb)、24小时尿蛋白定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益气活血剂能改善小儿肾病综合征血液的高凝状态,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白蛋白的漏出,增加有效治疗率。  相似文献   
94.
宫内节育器(IUDs)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已30余年,目前全世界已有8000余万妇女使用IUDs,尤其以我国应用最广。IUDs的安全性问题是使用IUDs的中心问题。其中IUDs与沙眼衣原体(CT)感染之间的关系是争论的焦点,至今尚未清楚。本研究采用Chlamygen快速衣原体检测法,动态观察同一批妇女放置IUDs前后CT感染的动态变化过程,进一步确定IUDs与CT的关系,为安全使用IUDs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5.
不明原因复发自然流产治疗对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120例不明原因的RSA病人进行流产相关易感基因的分析并分组,对不同原因组的病人寻找相适应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HLA-DR区15个位点基因分析,有相同位点为阳性和CI试验进行封闭抗体检测,低于30%为免疫低下;经MTHFRC677T扩增及酶切,分为三型,以纯和突变T/T型为突变基因组。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免疫低下组病人进行丈夫血淋巴治疗;对基因突变组进行叶酸加维生素B6、B12治疗,并对两组病人分别进行孕前孕后治疗对比和治疗方法的探讨。结果综合治疗较单一治疗成功率高,P值<0.01,保胎成功率为77.4%。结论对原因不明的RSA患者进行基因型分析是研究方向;对不同的基因类型进行相关的综合治疗较单一治疗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6.
本文报道了应用国产激光对45只眼进行虹膜透切术,透切率为97.8%,一次透切成功率为91%,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相关资源研究麻黄治疗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研发儿童哮喘药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方法:利用BATMAN-TCM数据库获取麻黄的活性成分及靶点,于人类基因组注释数据库Gene Cards检索儿童哮喘的靶标基因,筛选出两者共同的靶标基因,视为麻黄治疗儿童哮喘的潜在靶点,运用STRING平台构建这些潜在靶点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网络模型,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潜在靶点的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麻黄治疗儿童哮喘的活性成分共有104个活性成分,即麻黄素、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毛果碱、伪麻黄碱、乙酸薄荷酯、亚油酸、芹菜素等,潜在作用靶点432个,主要涉及Ras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13K)-protein Kinase B(AKT)]、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Rap1 signaling pathway、TNF signaling pathway、HIF-1 signaling pathway 6条通路。结论:麻黄治疗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共同调节Ras、PI3KAkt、MAPK、Rap1、TNF、HIF-1等信号通路,作用于NFKB、IL-2、IL-4,IL-6、IL-9、IL-13、EGFR、AR、BCL2等相关受体,进而促进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的凋亡,抑制炎症因子释放,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减轻局部组织肿胀,从而进一步抑制炎症反应,避免气道重塑以及气流受限。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患者血清IL-17,IL-27 和IL-33表达水平与不同临床分期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predictedvalue,FEV1%pred)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00 例COPD 患者,分为稳定期COPD 患者(n=50)和急性加重期COPD 患者(n=50),同时收集健康者(n=40) 为正常组。测定各组血清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和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的表达水平;应用FeNO 检测仪测定FeNO 水平;应用肺功能仪检查各组肺功能指标FEV1%pred;分析血清IL-17,IL-27 和IL-33 表达水平与FEV1%pred 和FeNO的相关性。结果 COPD 组FeNO 及血清IL-17,IL-27,IL-33 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COPD 急性加重期组的血清IL-17,IL-27,IL-33 及FeNO 的表达水平高于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75,18.429,24.716 和31.143,均P<0.05)。COPD 组FEV1%pred 低于正常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组FEV1%pred 低于COPD 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4.642,P < 0.05);COPD 患者血清中IL-17,IL-27 和IL-33 表达水平与FEV1%pred 呈负相关(r=-0.682,0.743 和-0.718,均P < 0.05),与FeNO 呈正相关(r=0.685,0.714 和0.695,均P < 0.05);COPD 急性加重期组与稳定期组患者血清IL-17 与IL-27,IL-33 水平呈正相关(r=0.636 ~ 0.846,均P < 0.05);正常组血清IL-17 与IL-27及IL-33 无明显相关性(r=-0.237,-0.283,均P > 0.05)。结论 血清IL-17,IL-27 和IL-33 均参与了COPD 的发病过程, 可作为评价COPD 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关键点质控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医院104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手术,根据入院顺序及组间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常规组(46例)与关键点质控组(58例)。术中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以及关键点质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急性压疮危险评估量表、Caprini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以及最低鼻咽温度;术后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关键点质控组术中急性压疮危险评分、Caprini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最低鼻咽温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键点质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关键点质控能够有效弥补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压疮、深静脉血栓、低体温等护理质量缺陷点,能够提高医护配合度,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运脾化湿方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2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根据辨证分型予运脾化湿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予蒙脱石散(思密达)口服,疗程5d。在治疗前、后进行大便次数、腹胀等症状评分及大便乳糖改良班氏试剂法定性检测。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患儿乳糖不耐受症状及大便乳糖含量检测改善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无副反应发生。结论运脾化湿方具有良好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