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82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和乙醇阻滞腹腔神经节(celiac ganglion,CG)对内脏大神经(Left greater splanchnic nerve,LGSN)放电的影响.方法:10只兔,随机分为HIFU组5只和乙醇组5只,分别用HIFU和95%乙醇阻滞CG,记录阻滞前与阻滞后节前和节后神经纤维对胃扩张(gastric distension,GD)的放电.结果:阻滞后行GD,HIFU组LGSN放电频率无明显改变(P>0.05),而乙醇组明显增加(P<0.01).安静时,阻滞后乙醇组LGSN放电频率有非常显著的增加(P<0.01),两组节后纤维放电频率均减少,电压降低(P<0.01).结论:HIFU可以立刻同时完善地阻断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的传导,乙醇可立刻阻断交感神经的传出神经纤维,对内脏感觉神经的传导阻滞程度较HIFU差.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 总结2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防ICU获得性衰弱的护理经验。方法 患者入住ICU 24 h后开展早期活动,运动前加强病情评估,根据患者肌力情况给予被动运动八步操、主动八步操锻炼、搭桥运动、床上坐起及呼吸操锻炼、床边坐位及日常生活锻炼,运动中辅予音乐疗法,按渐进型功能锻炼原则,保证运动安全,预防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结果 本组20例患者肌力评估正常,未发生ICU获得性衰弱,住院20~45 d临床痊愈出院,4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救治无效死亡。2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出院,1例患者转上级医院救治。结论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渐进型功能锻炼的方法可有效预防患者ICU-AW发生。  相似文献   
94.
目的:评价改良前列腺按摩治疗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对188例明确诊断为ⅢA型前列腺炎的门诊患者入组,62例患者给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片(1片/晚)、乳酸左氧氟沙星片(2次/天,200mg/次),前列消栓(1枚/晚)直肠给药6周。另126例予以药物结合改良法前列腺按摩(2次/周)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行前列腺按摩液常规检测(EPS)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分析治疗前后EPS与CPSI的变化,并对两组间CPSI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人口学统计及基线资料相似,治疗前后主观症状有显著改善,CP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按摩配合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CPSI差异大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乳酸左氧氟沙星及前列消栓三联药物治疗可使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配合改良前列腺按摩可显著增强口服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率振荡(HR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ACS组60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0例,另选同期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24 h动态心电系统获得其室性早搏,分别计算3组振荡初始(TO)和振荡斜率(TS)2个指标。结果 ACS组TO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而TS则显著低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 ACS患者存在异常的HRT现象,猝死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96.
王海  胡凯  陈熙  刘建华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1):1301-1302
四肢手术通过应用加压止血带,可减少术中出血,提供更好的术野.但对于患者而言,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加压止血带反应,麻醉者有必要采取某些方法和技术来减轻加压止血带反应,从而减少患者围术期过度应激反应所造成的损伤.作者自2010年1月至12月选择本院四肢手术60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检测其在预防或减轻术中加压止血带反应方面的作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全身照射联合高剂量化疗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全身和造血系统影响的特点和治疗,为急性放射病的诊治提供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64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系统观察急性照射及大剂量化疗后患者血液学改变及临床不良反应,并分析其骨髓重建特点。结果 移植相关病死率3.12%。移植后随访9~72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8±3.3)%, (89.8±4.7)%和(81.7±6.9)%。全身照射联合高剂量化疗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了血液学不良反应,以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最为明显,白细胞总数最低值为(0.18±0.13) ×109个/L,血小板最低值为(14.48±8.85)×109个/L;在造血干细胞支持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应用后,均可恢复。此外患者不同程度出现消化道反应、感染、肝功能受损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经相关治疗后好转。结论以TBI联合高剂量化疗为预处理,随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治疗效果好,并且其临床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过程,为急性放射病的救治提供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98.
背景与目的: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作为一种关键的结构蛋白对正常的细胞极性、上皮形态和细胞分化非常重要。最近有研究表明E-cad基因启动子区域-160 C/A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易感性有关。本研究旨在评价中国汉族人群中NPC危险性和E-cad基因启动子-160 C/A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303例明确诊断为NPC的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取318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TaqMan探针技术检测启动子区域-160 C/A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按性别和年龄调整后,实验组E-cad基因启动子-160 C/A位点A/A基因型危险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调整后OR=2.09,95%CI:1.03~4.22,P=0.04)。按性别分层后,女性NPC患者中A/A基因型危险性显著高于对照组(OR=7.57,95%CI:1.57~36.47,P=0.012)。此外,与NPC患者中男性A/A基因型比对,女性A/A基因型具有更高的患病风险(OR=2.66,95%CI:1.14~6.20,P=0.024)。结论:E-cad基因启动子-160 C/A位点的A/A基因型是中国汉族人群患NPC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对于女性患者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医疗器械上市后风险评估的统计学方法,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水平.方法 参考欧盟医疗器械新法规中即将实施的趋势报告要求,探索趋势分析方法在医疗器械上市后风险评估中的实践运用,举例说明通过历史数据确定控制限和持续趋势监测的过程,讨论实践中面临的问题.结果 趋势分析是科学评估医疗器械上市后风险的方法之一,适于在国内推行...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评估不同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的初治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的疗效、预后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初治FL患者资料,分析其生存情况,比较不同联合化疗方案的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经初始治疗达完全缓解(CR)的患者占80.0%(44/55),其中23.6%(13/55)持续CR≥5年.全组患者10年总生存(OS)率为77.8%,复发率为34.5%,复发患者OS率较无复发者明显降低(93.8%比61.6%,P=0.012).采用FC/FMD方案治疗组较采用CHOP样方案治疗组患者的无病生存(DF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均明显升高(80.0%比21.1%和80.0%比29.2%,P<0.05),但加用利妥昔单抗后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9%比72.7%和90.0%比73.5%,P>0.05).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患者OS率、DFS率和PFS率均较未应用组升高(96.4%、79.2%和79.2%比82.9%、39.3%和44.5%,P<0.05);应用氟达拉滨联合化疗的患者DFS率和PFS率均较未应用组明显升高(86.2%比49.4%,87.1%比52.7 %,P< 0.05),但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9%比89.1%,P>0.05).联合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感染、恶心、呕吐及肝功能异常.氟达拉滨联合方案的血液学毒性较强,但可耐受.结论 初始联合化疗后,FL的CR率较高,部分患者是有可能通过化疗达到彻底治愈的.利妥昔单抗可明显延长患者OS时间.FC/FMD方案与CHOP样方案相比,可延长患者PFS时间,加用利妥昔单抗后,两方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系统化疗的毒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