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31.
目的探讨对孕妇在孕前半年及孕期行口腔健康保健的效果,为孕前、孕期门诊口腔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产科门诊长期设立口腔保健处对孕前及孕期妇女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保健指导。对2 092例常规完成孕前及孕期检查、入院待产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孕前及孕期口腔保健的施行情况及孕期口腔不适的发生情况。结果2 092例孕妇中,参加孕前口腔健康保健452例(21.61%),孕期口腔健康保健1 554例(74.28%);不同学历、家庭月收入孕妇孕前及孕期口腔健康保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孕期发生口腔不适1 381例(66.01%),孕前和孕期参加口腔健康保健孕妇口腔不适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参加者(均P0.01)。结论孕前和孕期口腔健康保健非常重要,应关注低学历、低收入孕妇的口腔健康保健工作;建议将口腔健康保健列为优生优育保健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32.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3月-2013年3月施行16例经脐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常规腹腔镜术前准备,采用经脐三通道套管置入腹腔镜、可弯曲电钩及抓钳,胆囊底体部少血管区切开,取净结石后间断8字缝合胆囊。结果16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结石残留。手术时间60—160min,(85.4±28.4)min;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12h进流食,排气后正常进食,术后2~4d出院。1例术后有轻微胆漏,表现为右上腹肋缘下及右中腹轻微疼痛,止痛对症治疗2d后症状消失,1个月后复查无腹腔积液。无副损伤发生。16例随访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5.5月),无结石复发,无切口感染、脐疝、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安全有效,美容效果更佳,适用于对美容要求较高、有保胆意愿的患者,但手术操作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43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早产母儿情况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单胎早产共3 611例,根据3种不同类型,分为自发性早产(SPB)组1 191例、胎膜早破性早产(PPROM)1 564例及医源性早产(IPD)856例。比较3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地塞米松(DXM)的使用、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情况、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结局。结果 SPB组产妇年龄〉PPROM组,但〈IPD组(P〈0.01);SPB组孕次及产次均〉PPROM组和IPD组(P〈0.05);SPB组、IPD组特殊病史均多于PPROM组(P〈0.01);地塞米松使用情况,SPB组〈PPROM组和IPD组(P〈0.01)。剖宫产率IPD组明显〉SPB组和PPROM组(P〈0.01)。SPB组、PPROM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均〉IPD组(P〈0.05)。新生儿不良结局SPB组、PPROM组均〈IPD组(P〈0.05)。PPROM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发生率小于SPB组和IPD组(P〈0.05),IPD组吸入综合症发生率〉SPB组和PPROM组(P〈0.01);PPROM组肺炎、败血症、黄疸发生率〉SPB组和IPD组(P〈0.05);IPD组颅内出血发生率〈SPB组和PPROM组(P〈0.05)。结论不同类型早产的产妇情况和围生儿的发病情况及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34.
目的观察活血潜阳颗粒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体外血栓形成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冷浴法造大鼠血瘀模型,观察活血潜阳颗粒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及体外血栓形成影响。结果活血潜阳颗粒能降低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电泳指数,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抗血小板聚集及体外血栓形成。结论活血潜阳颗粒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小板聚集及体外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35.
目的:总结腹腔镜保胆取石(息肉)术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为93例患者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息肉)术的临床资料。单纯胆囊结石65例,其中单发21例,多发44例,合并肝硬化2例、肝硬化伴肝癌2例、直肠癌术后肝转移1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例,伴急性胆囊炎5例;胆囊息肉16例,其中单发10例(3例腺瘤性息肉,7例胆固醇性息肉),多发6例,均为胆固醇性息肉;胆囊结石合并息肉12例,均为胆固醇性息肉。结果:92例手术获得成功,1例因术后第5天胆囊切口裂漏胆再次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60~180 min,平均(106±35)min。术后1例颈部切开取石患者出现上腹疼痛,引流出淡黄色腹水,量约15 ml/d,超声检查提示小网膜腔少量积液,考虑少量胆漏,术后第5天腹痛缓解,腹腔引流管无液体引出,拔除引流管后无不适。余患者均恢复顺利。术后住院2~14 d,平均(4.1±2.7)d,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42个月,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2、18个月胆囊内复发少量泥沙样结石(均未服利胆药物),予以利胆排石药物治疗,1个月后复查腹部超声,结石消失。结论: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息肉)术保留了胆囊及胆囊功能,利于维护患者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合并肝硬化、肝脏恶性肿瘤的患者,如胆囊结石导致腹痛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且肝硬化、肝脏恶性肿瘤处于稳定期,也可谨慎考虑施行腹腔镜保胆手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36.
赵海珍  肖梅  何明  彭敏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1673-167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评估胱抑素C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2年1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53例,同时选择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健康孕妇2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孕妇血清胱抑素C(CysC)、&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CysC与β2-MG、UA水平呈正相关,与β2-MG相关性最强(r=0.586,P〈0.05)。CysC、β2-MG、UA与BU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2(95%CI为0.734-0.923)、0.763(95%CI为0.652-0.822)、0.742(95%CI为0.527-0.718)和0.704(95%CI为0.421-0.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胱抑素c在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飞行人员保胆取石和取息肉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和疗效以及对飞行人员术后复飞影响. 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4月的7例飞行人员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术.单纯胆囊结石患者4例,其中3例为单发结石,1例为多发胆囊结石;单纯胆囊息肉患者1例,为胆固醇性息肉;胆囊结石合并息肉患者2例,均为胆固醇性息肉.7例患者均行胆囊底部切开取石及取息肉术.胆囊切口采用4-0 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3例,采用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或连续缝合4例.术中使用胆道镜或腹腔镜查看胆囊内结石或息肉是否取净.所有患者术后地面观察1~3个月. 结果 7例保胆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没有1例中转剖腹手术.手术时间80~150 min.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住院3~7 d,均治愈出院.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未发现胆囊结石或息肉复发.其中5例患者按时复飞,状况良好.另2例因患其他疾病(分别为血管性头痛及颈椎病)仍在地面观察中. 结论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术保留了胆囊及胆囊功能,维护了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针对飞行人员胆囊结石(息肉)患者,有选择性地施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息肉)术有利于飞行人员术后复飞.  相似文献   
438.
目的:探讨老年肝门部胆管癌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993-01~2004-12收治的120例老年性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手术患者中,根治性切除37例,姑息性切除35例,胆管引流45例,其他手术3例.术后37例(30.8%)出现并发症,大多为胆汁瘘与腹水,死亡1例(0.8%),死于术后肝肾功能衰竭,余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使术后恢复顺利.  相似文献   
439.
李秀华  肖梅  王玉亭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2):2292-2293
1986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婴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EDH)10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2d~1岁,平均8个月.受伤原因:坠落伤7例,摔伤2例,产伤1例.意识状态:神志清楚1例,嗜睡1例,浅昏迷2例,中度以上昏迷6例.伴有恶心呕吐7例,查体:贫血貌9例,囟门饱满8例,瞳孔散大7例,偏瘫5例.经CT检查,颞顶枕部3例,颞顶部3例,额顶部2例,半球性2例,血肿量30~120ml,合并脑挫裂伤1例,颅骨骨折5例.……  相似文献   
440.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辅助下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0月行微波辅助下腹腔镜肝切除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先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肝组织固化止血后行肿瘤局部切除,观察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全组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肝切除,为不规则性切除,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证实肝细胞性肝癌18例,肝胆管细胞2例,直肠转移性腺癌2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肝局灶性增生结节1例,肝囊腺瘤1例.3例放置腹腔引流,腹腔引流管5~7d拔除.手术时间150(125 ~210) min,术中出血量120(30~250) ml.术后住院时间7(5 ~ 10)d.术后无腹腔出血、胆漏等并发症.22例肝恶性肿瘤切缘均为阴性,随访3 ~36个月,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微波消融可有效地控制肝断面的出血,能提高腹腔镜下肝切除的安全性,拓展了腹腔镜肝切除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