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女性雇员办公桌上的细菌数量是男性雇员的3到4倍。办公桌面上的细菌数量较之办公楼卫生间马桶上的细菌数量要多400倍。  相似文献   
82.
血浆凝血酶敏感蛋白-1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血浆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在蛋白超负荷肾病大鼠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右肾切除后,随机分成牛血清蛋白(BSA)组和对照组,BSA组大鼠予以腹腔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1,5,9周末,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各时相尿蛋白定量;肾组织行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浆TSP-1蛋白表达。分析血浆TSP-1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积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SA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肾小管间质病理积分和肾小球硬化指数明显增高;IgG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BSA组大鼠血浆TSP-1蛋白均明显增高。BSA组血浆TSP-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肾小管间质病理积分呈正相关(r=0.836,P<0.01)。结论:血浆TSP-1与肾间质纤维化呈正相关,血浆TSP-1可能是临床判断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3.
静脉输液是临床中主要的治疗手段,静脉输液从药物配制到给药的全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否则易造成医院感染.输液瓶口的消毒质量对用药安全有一定的影响.笔者临床工作中发现,曲克芦丁注射液与外用消毒剂碘伏之间存在配伍禁忌,在查阅相关资料,尚无此类报道,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诊断"脑梗死".遵医嘱给予0.5%葡萄糖注射液250m1+曲克芦丁注射液240 mg静脉滴注,在配液过程中发现,曲克芦丁注射液接触输液瓶口余量碘伏后迅速发生反应,立即变成红色.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了解某卫生垃圾填埋场对其周边土壤和植被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 以某市卫生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所处地区的主导风向,参照HJ/T 166-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分别采集其周边的土壤样品及生长区域内的植物样品,并对其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 垃圾卫生填埋场场界土壤中重金属镉、砷、铜、铅、铬、锌、镍的含量均低于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类标准中的土质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但垃圾场南侧土壤样品金属汞的含量超过Ⅱ级标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风向区域的土壤和植被样品中的镉、汞、砷、铜、铅、铬、锌等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下风向含量明显高于上风向.结论 垃圾填埋场周边地区土壤存在重金属汞的污染,并且污染程度与风向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26例,分别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注射液及单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显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乏力、纳差、腹胀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白球比(A/G)、γ-球蛋白的复常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较好,优于单用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中,男45例66.18%(45/68),女23例33.82%(23/68),平均年龄(42.25±29.42)岁,其中14岁以下占22.51%,14岁到82岁占77.49%;食管异物33.82%(23/68),胃异物55.89%(38/60),十二指肠异物10.29%(7/68)。在所有异物中,碎骨头、铁丝、毒品居前三位,分别占23.53%(16/68),19.12%(13/68),16.18%(11/68)。异物停留时间平均(26.48±12.43)h;64例异物经内镜取出,1例嵌顿于球部,1例下行至空肠,2例手术治疗。结论本地区上消化道异物特点: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以14岁以下及40岁以上较多;14岁以下异物多为硬币,14岁以上多为食物相关及特殊人群相关异物;异物种类不同,滞留部位不同;大部分异物可经内镜取出,极少患者需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7.
目的评价对高血压高危人群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进行体检的人员中抽取104名血压处于高血压病前期(血压为120~139/80~90mmHg),存在2种以上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体检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与对照组(54例),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含疾病认知)、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指导;并对实施前后疾病认知、血压、体重及危险因素增减进行对比。结果通过2年生活方式干预,干预组疾病认知率明显提高,血压、体重下降明显,疾病危险因素明显减少;而对照组虽然疾病认知率有所提高,疾病危险因素也有所下降,但血压、体重有不同程度上升。2年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平均收缩压之差为13.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之差为7.9mmHg、体重之差为3.7kg,疾病认知率之差为37.6%,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高血压高危人群实施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降低血压和体重,并能随新的生活方式的逐步形成而减少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终止妊娠10~14周32例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对32例妊娠10~14周患者进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妊娠囊排出后1周复查B超宫腔是否残留,1个月复查B超子宫是否恢复正常。结果:完全流产占91%,不完全流产占6%,失败占3%。结论:米非司酮配伍阴塞米索前列醇对妊娠10~14周具有流产率高,出血及副作用少,对患者痛苦小,对机体损伤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