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类型先天性二尖瓣瓣上环术前及术后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分析20例先天性二尖瓣瓣上环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重点观察二尖瓣瓣上环附着部位有无残余瓣上环组织,并对术前、术后舒张期二尖瓣峰值流速及峰值压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诊断二尖瓣上环患儿20例,其中9例为瓣上型,11例为瓣内型,全部患者行二尖瓣上环切除及其他畸形矫治手术,其中4例瓣内型合并降落伞型二尖瓣患者全部行乳头肌交界切开成型术。术后7天二尖瓣峰值速度及峰值压差即明显降低,两组术前及术后组内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而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的二尖瓣峰值速度及峰值压差与术后7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除外1例术后1年发现主动脉瓣下隔膜致重度狭窄患者外,其他所有随访病例左心室流人道和流出道血流通畅,手术效果满意,二尖瓣瓣上环切除术后无再狭窄。结论超声心动图是目前诊断先天性二尖瓣瓣上环和评价其切除及成型术后的主要检查手段,超声早发现早手术。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下腔静脉畸形的超声表现,以便作出正确诊断。方法与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诊断并经心血管造影或手术证实的5例下腔静脉畸形的患者,3例为下腔静脉肾上段中断由奇静脉连接,2例为下腔静脉畸形引流入左房。下腔静脉中断常合并肝静脉的畸形引流。同时,下腔静脉畸形与心房位置异常(心房对称)密切相关。结论:为了正确诊断下腔静脉畸形,应注意对剑下切面的观察,如果短轴切面见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对称结构消失,长轴切面能同时显示两条大血管,则高度怀疑下腔静脉畸形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 通过研究先天性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LMCAA)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提高对LMCAA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例LMCAA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LMCAA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 LMCAA特异性超声心动图特征:①主动脉左冠状动脉窦内无左冠状动脉主干开口,左冠状动脉主干近心端闭锁呈盲端,远心端内径细窄,发育不良;②右冠状动脉内径增宽;③多切面未显示左冠状动脉与肺动脉确切连接的证据。LMCAA非特异性超声心动图特征:①左心室明显扩大,左室收缩功能可正常或减低;②二尖瓣腱索、乳头肌回声显著增强,可伴有二尖瓣脱垂。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 ①收缩期二尖瓣口可见中至大量反流信号;② 左、右冠状动脉之间形成细小侧支循环; ③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回旋支血流为逆向灌注(向心性);④发育不良的左冠状动脉虽然在肺动脉周围分布,但彩色多普勒超声不能显示其与肺动脉连接的确切逆灌血流信号。结论 LMCAA有特异性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提高对LMCAA的全面认识是诊断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及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HD-PAH)患者,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比值与临床指标及右心导管血流动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收治的IPAH及CHD-PAH患者,...  相似文献   
65.
背景 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对侧冠状动脉窦(ACAOS)是非常罕见的冠状动脉畸形,如果在青少年时期发病常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例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SCD),诊断ACAOS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心脏多层螺旋CT(MDCT)及冠状动脉造影(CAG),而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ACAOS的报道较少.目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胱抑素C(CysC)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96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是否发生微血管病变分为T2DM组(33例)、糖尿病肾病(DN)组(2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2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肾病(DRN)组(18例)。比较四组患者外周血25-(OH)D3及CysC表达和生化指标, 并分析外周血25-(OH)D3、CysC表达与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外周血25-(OH)D3水平高于DN组、DR组、DRN组, CysC水平低于DN组、DR组、DRN组(P<0.05);四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尿素氮、尿酸、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外周血25-(OH)D3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CR、血尿素氮、尿酸、血磷水平呈负相关(P<0.05), CysC与ACR、血尿素氮、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  相似文献   
67.
目的:总结超声心动图诊断儿童及青少年心脏肿瘤的特点及临床治疗经验。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童心血管病中心住院治疗的心脏肿瘤患儿,对其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20例行肿瘤完整切除术,4例行肿瘤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良性病变19例(79.2%),恶性病变1例(4.2%),生物学行为未明性肿瘤4例(16.7%);黏液瘤7例,横纹肌瘤6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4例,纤维瘤3例,纤维肉瘤、畸胎瘤、血管瘤和血栓各1例。心脏肿瘤发生部位以右心室、左心房多见。超声诊断与手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29.2%(7/24)。黏液瘤超声表现特异性强,超声与手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85.7%(6/7),黏液瘤的超声特征性表现包括:低至中等回声,分叶状,形态不规则,结构松散,活动度大,均有蒂附着;形态会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改变,舒张期瘤体不同程度嵌入房室瓣口,引起房室瓣继发狭窄。结论:儿童心脏肿瘤以良性肿瘤多见,病理类型以黏液瘤、横纹肌瘤为主。黏液瘤超声诊断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hilips公司Sonos75 0 0型超声心动仪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 (real time 3 dimensionalechocar diography,RT 3DE) ,部分结合二维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 ,TEE )及放射检查技术引导 12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10例膜部室间隔缺损进行了经导管介入治疗手术。结果 :2 2例患者介入手术均获成功 ,术后无残余分流。RT 3DE对房、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大小、相对空间毗邻关系的判定均可获得比二维超声更丰富的数据信息 ,可靠性强。在引导介入手术中 ,无需全麻 ,操作简便 ,三维实时显像表现出良好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 ,年龄限制少 ,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放射应用剂量。术中实时测量三维距离 ,血流及多普勒技术的应用还受到技术制约。结论 :经胸RT 3DE作为无创心脏检查手段在引导房、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手术中有肯定价值 ,并可望广泛应用于其他介入治疗 ,但其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9.
耿斌  曹铁生  段云友 《医学争鸣》2000,21(8):1031-1032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CAD)的超声心动图(ECHO)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来探讨ECHO对CAD诊断的价值。方法对71例CAD进行ECHO检查,并与造影进行对比,结果ECHO对CAD诊断的敏感性较低,单枝、多枝病变和总的阳性率分别为35.7%,65.1%和53.5%;ECHO阳性患的CAD病变程度较为严重,且多为多枝病变,其狭窄程度〉90.0%;如果为单枝病变,则冠状动脉(CA)的狭窄程度已接近团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中药止涎胶囊治疗氯氮平所致流涎的效果。方法:与苯海拉明组、安慰剂组进行双盲对照研究。结果:止涎胶囊组显效率58.1%,苯海拉明组显效率67.7%,安慰剂组显效率9.6%。结论:止涎胶囊可作为治疗氯氮平所致流涎的有效药物,值得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