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观察雷公藤多甙与来氟米特联合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雷公藤多甙加来氟米特)20例,对照组(单用雷公藤多甙)20例,疗程12周,观察皮损、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的变化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来氟米特与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安全、有效,优于单独使用雷公藤多甙.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藿黄浸剂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角化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角化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将患病足浸泡于藿黄浸剂内,每次1h左右,晾干后外用盐酸阿莫罗芬乳膏,1次/d,连用4周;对照组29例,给予外用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1次/d,连用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3%,对照组为5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藿黄浸剂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角化型足癣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盐酸阿莫罗芬乳膏。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软膏治疗病理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病理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外用白藜芦醇软膏治疗,对照组外用美宝疤痕软膏治疗,分别于皮肤瘢痕部位外涂,每天早晚各涂1次,疗程为90d。2组治疗前后均进行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 75%,对照组为68. 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VS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白藜芦醇软膏有较好的祛除瘢痕作用,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祛瘢产品。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五倍子瘢痕膏治疗瘢痕疙瘩的作用机制。方法采取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药物对原代培养的第4~8代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各不同浓度的药物组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1),并且有时间和剂量依赖。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周期研究表明,各药物组S期的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各药物组G2 M期细胞百分比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这种对S期的阻滞作用和对G2 M期细胞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五倍子瘢痕膏水溶液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重要的作用途径是使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期的细胞数上升,出现S期阻滞,分裂期的细胞数下降,从而抑制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且这种抑制作用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  相似文献   
25.
Survivin基因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Survivin基因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SCC)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SSCC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RT-PCR对38例SSCC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SSCC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分析Survivin的表达与S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在SSCC中高表达,且与SSCC的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SSCC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能促进SS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可作为判断SSCC恶性程度、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6.
慢性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其病因复杂,治疗效果多不理想,常反复发作<'[1]>.我院于2009年11月-2010年3月,选用青鹏软膏(奇正藏药集团)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6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27.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辨证论治优势明显。长期以来,银屑病从血论治已经达到一定共识,而脏腑辨证等其他辨证方法略显不足。文章基于肺与皮毛、肺与大肠及肠道菌群与银屑病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从肺论治银屑病的理论基础及治疗原则,并提出新的治疗见解。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m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PI3K、Akt、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检测PI3K、Akt、mTOR在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经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后,分别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PI3K、Akt、mTOR在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强,且主要表达于细胞核,而在正常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中未见明显表达;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经不同浓度的Res干预后,Akt和mTOR 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I3K 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抑制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m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Akt、mTO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9.
"肺主皮毛"是肺与皮毛关系的高度概括,二者不仅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而且在治疗上相互为用。不但肺之病证可从皮毛而治,而且皮毛疾患也可从肺论治,可见"肺主皮毛"理论对于指导银屑病的辨证论治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银屑病的基本病机为"血热"、"血瘀"、"血燥",但肺脏失调对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银屑病的辨证论治,可在从"血"立论的基础上根据"肺主皮毛"理论与从"肺"论治相结合,从而丰富银屑病的辨证论治方法,拓宽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体外培养的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后,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其增殖状况;分别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其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TGF-β1,Smads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经白藜芦醇干预后,在形态学上可见到典型的凋亡特征;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各不同药物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OD值均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Smad 2、3、4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而Smad 7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藜芦醇能通过下调TGF-β1,Smad 2、3、4表达并上调Smad 7表达,来达到其抑制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