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观察损伤神经环境下,与小胶质细胞(BV2)共育后发挥神经营养功能的骨髓基质细胞(MSCs)内的信号传导。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法培养骨髓基质细胞(MSCs),以BV2和PC12细胞株分别代表小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应用转移筛网进行BV2与MSCs的共育,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凋亡,W 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ERK、磷酸化STAT3、总ERK、总STAT3蛋白。结果:损伤神经环境及小胶质细胞同时存在时,其上清显著提高受损PC12存活率的MSCs中STAT3的激活显著增高,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STAT3激活程度与受损PC12存活率相关性的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损伤环境下小胶质细胞促进MSCs神经营养功能的过程中有STAT3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除湿化瘀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除湿化瘀汤,对照组30例,口服秋水仙碱片、别嘌呤醇片,疗程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沉、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沉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O.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除湿化瘀汤对急性痛风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有确切治疗效果,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常宇涛  罗晓光  任艳 《解剖科学进展》2011,17(3):239-241,245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激活小胶质细胞(MG)对黑质损伤多巴胺(DA)能神经元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向大鼠单侧黑质(SNpc)内注入LPS激活MG后,隔48h于原位注射高、低剂量鱼藤酮(BT)分别建立重度及轻度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和离子钙结合转接分子1(Ib 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CD200R在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中的作用以及是否有pho-p38MAPK及pho JAK2-STAT通路的激活。方法:采用小胶质细胞进行研究,将细胞用CD200R抗体及LPS处理,ELISA检测TNF-α及IL-1β的分泌。Western blot检验p38MAPK、JAK2、pho-p38MAPK及pho-JAK2-STAT表达。为证实这两条通路是炎症的下游通路,分别应用两者的阻断剂处理细胞后再次检测炎症因子的分泌。结果:在小胶质细胞表面有CD200R的表达;应用CD200R的阻断性抗体后,TNF-α及IL-1β分泌均增多,较对照组及LP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有pho-p38MAPK及pho-JAK2-STAT的激活;阻断剂SB203580及AG490均能抑制TNF-α及IL-1β的分泌。结论:pho-p38MAPK及pho-JAK2-STAT两条通路是LPS及CD200R抗体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下游通路。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通过检测吸烟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探讨吸烟对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7例吸烟脑梗死患者、49例不吸烟脑梗死患者,45例吸烟健康者和42例不吸烟健康者血清sVCAM-1和TNF-α水平.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sVCAM-1,TNF-α水平明显高于无脑梗死者(P<0.01);吸烟脑梗死患者明显高于不吸烟脑梗死患者(P<0.01);吸烟健康者明显高于不吸烟健康者(P<0.01).重度吸烟组血清sVCAM-1,TNF-α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吸烟组(P<0.05)、轻度吸烟组(P<0.01)和健康不吸烟组(P<0.01);中度吸烟组明显高于轻度吸烟组(P<0.05)和健康不吸烟组(P<0.01).吸烟指数与sVCAM-1,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吸烟使脑梗死患者和健康者sVCAM-1,TNF-α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Ⅱ型牛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炎模型大鼠T细胞的影响。方法将24只建模成功的关节炎SD大鼠随机分为姜黄素A组、姜黄素B组、模型组,每组8只;同时选取8只健康SD大鼠作为正常组。建模第14天,姜黄素A、B组分别腹腔注射25、50 mg·kg-1姜黄素,正常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含10%DMSO的生理盐水。建模第14—44天评估各组大鼠关节肿胀程度;第44天处死大鼠,分离大鼠脾脏淋巴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脾脏淋巴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淋巴细胞Th1、Th2、Th17细胞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IL-4、IL-17A浓度。结果建模第42、44天,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A、B组关节肿胀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姜黄素A、B组脾脏淋巴细胞活性,Th1、Th17细胞比例及血清IFN-γ、IL-17浓度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关节炎大鼠T细胞活性、调节Th1与Th17细胞分化比例及抑制炎症因子产生,改善免疫性关节炎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体外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与Aβ1-40损伤PC12的共育体系,探讨共育体系抑制Aβ1-40致PC12凋亡的效应与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培养MSCs与PC12,以Aβ1-40刺激PC12后,用转移筛网转移PC12.实验分A组正常培养的PC12+MSCs共育;B组Aβ1-40刺激的PC12+MSCs共育;C组正常PC12的培养上清+MSCs;D组受损PC12上清+MSCs;E组普通1640培养的MSCs.用PI和Annexin-V进行细胞的双染凋亡检测及电镜检测PC12凋亡,以ELISA方法检测各组中上清液的TGF-β、NGF、BDNF、bFGF含量.结果 骨髓基质干细胞与Aβ1-40损伤PC12共育组即B组凋亡细胞数最少(B组46.17%±8.28%,对照组86.39%±9.34%,F=61.637,P<0.01),ELISA结果显示各组均能检测到bFGF,B组上清中bFGF分泌最高[B组(598.76±41.32)pg/ml,对照组(296.43±47.86)pg/ml,F=24.15,P<0.01)],各组均检测到TGF-β、NGF和BDNF分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s与Aβ1-40刺激的PC12的共育体系能减少受损PC12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中C1q诱导氧化神经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补体C1q能否诱导神经元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以及Aβ对其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神经元原代培养法,以Amplex-TM-Red检测氧化应激产物(ROS)的产生,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C1q的加入在0.5、2、6h均引起了神经元ROS生成增加,其中2h达高峰,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Aβ1-40抑制了C1q诱导的神经元ROS的产生。结论 C1q与神经元的共育导致ROS的产生,提示C1q可能是导致脑内神经元氧化毒性及神经元死亡的因素之一,而加入Aβ1-40可阻断ROS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威胁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艾滋病与其他区域性流行病不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且病死率几乎高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