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成骨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at mesenchymal stern cells,rMSCs)体外分离、纯化及扩增的方法及诱导rMSCs向成骨分化,并进一步研究,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rMSCs,并通过不断传代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检测rMSCs生长周期,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钙结节的形成。结果rMSCs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rMSCs形态呈长梭形,细胞周期显示第3代MSCs约有81.48%的细胞处于G0/G1期,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经地塞米松、辟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诱导的rMSCs,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并有钙结节形成。结论所建立的分离和培养方法获取的是rMSCs,具有rMSCs生物学特性,同时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是组织工程研究中良好的细胞来源,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客观评价三步八法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三步八法"治疗及针刺治疗,通过治疗4周,客观评价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8.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率为36.0%,总有效率为88.0%。两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三步八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结论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三步八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该手法在临床应用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人中定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方案选择患者。针刺人中穴组(治疗组75例)、针刺腰痛穴组(对照组75倒),观察治疗前后的腰腿痛VAS评分、腰椎活动度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和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评分比较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刺人中穴组总有效率96.0%,‘针刺腰痛穴组总有效率8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应用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效果明显,取人中穴疗效优于腰痛穴。  相似文献   
14.
背景:体外冲击波等应力刺激可促进成骨,甲状旁腺激素激素也参与调控骨代谢。目的:实验探讨低剂量间歇人重组甲状旁腺素1-34和低能体外冲击波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乳鼠颅骨来源成骨细胞备用。分别用60-150次0.18 mJ/mm2低能体外冲击波刺激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不同浓度(10-12 mol/L-10-10 mol/L)及作用方式的人重组甲状旁腺素1-34刺激,以及低能体外冲击波和间歇低剂量(10-11 mol/L)间歇人重组甲状旁腺素1-34刺激共同作用后,用锥虫蓝法进行细胞计数、MTT和流式细胞术分析检测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用酶标仪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用免疫组化检测Ⅰ型胶原表达来观察大鼠成骨细胞的成骨分化。结果与结论:60-150次0.18 mJ/mm2低能体外冲击波刺激、间歇人重组甲状旁腺素1-34 (10-11和10-10 mol/L)刺激以及低能体外冲击波+间歇人重组甲状旁腺素1-34 (10-11 mol/L)刺激均可显著促进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P < 0.05),其中60-150次低能体外冲击波刺激+间歇人重组甲状旁腺素1-34刺激各组作用最强(P < 0.05)。结果证实,适当的低能体外冲击波应力刺激和低剂量间歇人重组甲状旁腺素1-34刺激联合应用可显著促进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旋后按摩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有效性。方法通过旋后按摩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患者86例,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其优良率89.6%,说明本手法能够有效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能体外冲击波(ESW)和间歇人重组甲状旁腺素(rhPTH1-34)刺激引起的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ROB)成骨的细胞内信号转导中p38MAPK的作用.[方法]分别用有效的低能ESW刺激和间歇rhPTH1-34作用于ROB,并设立加入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组,来观察ROB增殖、成骨指标及W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能体外冲击波(ESW)对体外培养鼠成骨细胞(ROB)增殖、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方法]每次取6只大乳鼠,取颅盖骨细胞分2瓶培养至第3代备用.取培养第3代ROB,用0.18 mJ/mm2低能ESW不同次数(0,30,60,90,120,150次)刺激ROB,用细胞计数、MTT和流式细胞法检测R...  相似文献   
18.
嵌甲合并感染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足部疾病,多见于足部[母]趾,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对指甲护理不当及外伤等原因,导致指甲向深部钩状生长,长入甲皱臂并嵌入甲沟内,使甲沟消失,引起甲畸形^[1]。同时局部多合并有感染,因局部引流不通畅,常常导致感染时轻时重,反复发作。2001~2007年,作者在局部治疗的基础上对30例中青年女性反复发作合并感染的[母]指嵌甲采用部分甲及甲床切除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方鹿茸健骨胶囊对原发性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鹿茸健骨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骨疏康治疗,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腰椎(L2-L4)骨密度(BM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Ca)、和尿钙/尿肌酐(U-Ca/Cr)比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腰椎BMD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ALP、U-Ca/Cr比值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ALP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鹿茸健骨胶囊能有效升高腰椎BMD,降低血ALP、U-Ca/Cr比值,是治疗OP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分离、纯化及扩增的方法及对大鼠MSC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大鼠MSCs,并通过不断传代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检测大鼠MSCs生长周期,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大鼠MSCs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大鼠MSCs形态呈长梭形,细胞周期显示第3代MSCs约有81.48%的细胞处于G0/G1期,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结论所建立的分离和培养方法获取的大鼠MSCs具有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