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4篇
综合类   54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3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食用仙人掌降糖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食用仙人掌中降糖活性的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等方法分离;按70mg.kg-1体重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分别以200,400mg.kg-1体重食用仙人掌提取物连续灌胃给药10d,于给药第10天检测各小鼠空腹血糖含量。用TLC,MS,NMR等技术对从食用仙人掌降糖有效部位分离得到的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食用仙人掌提取物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升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给药10d,给药组与阴性组的血糖值有显著性差异。从新鲜食用仙人掌的块茎中首次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为十七醇(1),β-谷甾醇(2),十八烯酸(3),胡萝卜苷(4),异鼠李黄素-3-O-β-D-芸香糖苷(5)。结论:食用仙人掌具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北美刺人参(Oplopanax horridus,OH)的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药材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 以紫丁香苷为对照品建立了O.horridus茎皮的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 C18 column(250mm×4.6 mm,5μm),预柱Zorbax(12.5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210nm.对11批茎皮药材进行了相似度分析,并同东北刺人参(O.elatus Nakai,OE)茎皮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处理数据.结果 相同种类药材的相似度较高,大于0.9,采用聚类分析可以聚为一类.结论 指纹图谱可用于刺人参药材不同种类的鉴别.  相似文献   
73.
目的建立亚贡叶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亚贡叶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 Zorbax-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109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327nm,柱温为25℃.结果绿原酸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39~1.93μg,r=0.9992,加样回收率为97.5%,RSD为2.0%.结论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亚贡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4.
目的建立亚贡叶中绿原酸及咖啡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绿原酸、咖啡酸为含量测定指标,采用HPLC测定同一地区不同采收季节的亚贡叶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column(150mm×4.6mm,5μm),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流动相A0.5%磷酸水,B乙腈,梯度洗脱0~60min 5%~30%(乙腈);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3nm;柱温为25℃.结果绿原酸线性范围为0.39~1.93℃g,r=0.999 2,咖啡酸线性范围为0.40~1.21μg,r=0.999 8;绿原酸加样回收率为97.6%,RSD=1.5%,咖啡酸加样回收率为96.6%,RSD=1.6%.结论该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亚贡叶的质量分析检验.  相似文献   
75.
亚贡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鹰昆  田芳  窦德强  康廷国  董锋 《中草药》2008,39(10):1446-1448
目的研究新引种的抗糖尿病植物亚贡Smallanthus sonchifoliu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NMR和MS等波谱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亚贡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5,8-二羟基-(5H,8H)-β-紫罗兰醇(Ⅰ)、对映-贝壳杉烷-3β,16β,17-三醇(Ⅱ)、对映-贝壳杉烷-16β,17-二醇-19-酸(Ⅲ)、3,4-二羟基苯甲醛(Ⅳ)、正二十五醇(Ⅴ)和正二十八醇(Ⅵ)。结论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为首次发现的β-紫罗兰醇型新化合物,命名为亚贡醇(sonchifolol)。  相似文献   
76.
目的:对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用HPLC法测定了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中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的含量.结果:苷含量为2.85%~7.82%,以天水最低,建德最高,苷元含量为0.03%~1.37%,以会川最低,金陵最高.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同时测定牛蒡子药材中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的含量,可作为牛蒡子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7.
综述了1980年以来从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8.
桔梗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综述桔梗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桔梗药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980年以来的研究文献,回顾了桔梗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结论桔梗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中药材,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79.
桔梗中远志酸型皂苷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鉴定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A.DC]根中的远志酸型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得到3个化学成分,运用IR,MS,1H NMR和13C NMR等光谱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3种三萜皂苷:3-O-β-D-laminaribiosyl polygalacic acid (I),3-O-β-D-glucopyranosyl polygalacic acid (II)及polygalacin D (III)。结论化合物I是新化合物,II,III为已知化合物。化合物II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I和II也是首次从桔梗中分离得到的单糖链糖苷。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猫爪草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猫爪草中的化学成分,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猫爪草块根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结构分别确定为棕榈酸(1),β-谷甾醇(2),γ-酮-δ-戊内酯(3),尿苷(4),5-羟甲基-糠醛(5),3,4-二羟基苯醛(6),呋喃果糖(7),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8)。结论化合物(4),(5),(6)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