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我们制订了儿科常用协定处方,经过二十多年的使用和不断改进,疗效较为满意。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小儿退热散Ⅰ号:成份:阿司匹林0.08克、苯巴比妥0.01克,乳糖加到0.5克。  相似文献   
22.
我院哮喘病研究组于1982年10月~1990年10月对来院就诊的小儿支气管哮喘分为两组,应用氦氖(He-Ne)激光穴位照射和核酪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258例,用平喘镇咳药物传统方法治疗98例作对照组现将临床观察疗效结果对比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观察组258例,其中门诊183例,  相似文献   
23.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系1979年开始采用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以来的245例。病程短者半年,长者25年,以3~15年为多;年龄最小1岁,最大60岁,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发作性呼气困难及支气  相似文献   
24.
食物中毒是小儿常见急症.为了掌握小儿食物中毒的规律,我们将1971~1980年住院治疗的小儿食物中毒75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男40例,女35例.二、年龄:1岁以内0例,1~3岁5例,4~6岁21例,7~14岁49例.本组病例以学龄儿童最多,占65.3%.  相似文献   
25.
应用望诊法诊断蛔虫病在《医学三字经》及《时方妙用》(陈念祖著)和《辨舌指南》(曹炳章著)等祖国医学著作中有所记载,国外也有人提及,我国有些医学院校已写入中医教学等书籍中。近年来,国内不少作者对应用望诊方法诊断蛔虫病的价值进行了探讨,但意见颇不一致。有的持肯定态度,报告的阳性率或准确率达75.8~100%,认为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普乐拜尔与经皮透药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设定标准随机选择90例患儿,其中45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病毒药物,补液对症治疗。另45例作为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普乐拜尔与经皮透药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显效率82%,住院时间2~6d;对照组总有效率71%,显效率38%,住院时间3~12d。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平均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普乐拜尔联合中药经皮透药在治疗婴幼儿腹泻中,达到了以菌治菌,解毒止泻双重功效,为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7.
新生儿重症疾病并低钠性脑病4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新生儿疾病合并低钠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血浆渗透压 <2 80 m Osm· L- 1 、血清钠 <12 5 m mol· L- 1 新生儿重症患儿 4 9例。血清钠 <12 4 m mol· L- 1 的重症患儿 ,给予 3%氯化钠注射液 ,12 ml· kg- 1 ,用输液泵控制在 2~ 3h内静脉滴完 ;或按公式计算 ,先输入计算量的 1/ 3~ 1/ 2 ,然后根据病情补给其余量 ;边补充、边观察、边调整 ,连用 2~ 7d。结果  4 9例抽搐均控制 ,13例昏迷患者中神志转清 10例 ,另 3例因原发病严重 ,神志无恢复。 4 9例中 ,治愈 38例 ,死亡 7例 ,自动要求出院 4例 ,后两者均因原发病病情严重而死亡或放弃治疗。结论 对重症新生儿要及时检查血液生化指标 ,根据血清电解质指标及时进行调整血浆渗透压 ,补充钠 ,可有效改善原发病症状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8.
为了解本地区农村与城市新生儿的发病和病死情况,现将我院儿科五年来住院的新生儿病例总结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院为一综合性医院,儿科床化50余张,于1983年1月至1987年12月住院637例新生儿,占同期儿科住院总人数的12.3%,其中农村患儿455例占71.43%,城市182例  相似文献   
29.
治疗支气管哮喘虽有多种药物,但多数仅有暂时的止喘效果,很多哮喘病人往往反复发作,愈来愈重。祖国医学有着丰富的治疗哮喘的经验。我们从1960年开始采用穴位割治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现将十余年来治疗观察的儿童支气管哮喘256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