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9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257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126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279篇
口腔科学   156篇
临床医学   963篇
内科学   588篇
皮肤病学   124篇
神经病学   105篇
特种医学   2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501篇
综合类   2083篇
预防医学   1001篇
眼科学   77篇
药学   815篇
  12篇
中国医学   1192篇
肿瘤学   15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404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3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10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我们自1988年以来,应用食道心房调搏术(TEAP)对3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儿作出分型诊断;同时应用程序电刺激评价和指导临床用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全组病例均为一次静脉给药(异搏定、胺碘酮、异丙吡胺)后复律.无1例应用电转复治疗者.1年后复发律为5.88%.同时,选择了31例PSVT 患儿,应用异搏定、胺碘酮、异丙吡胺等药物作常规转复,结果显示:用药疗程较长,疗效不稳定;仅电击复律数即迭9人.1年后复发率为38.71%.两组对照,经统计学处理,P<0.005,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Bcl-2及Bax蛋白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5分钟再灌注1、6、12、24、48、72小时组。采用大鼠四条血管阻断方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TUNEL法观察不同再灌注时间组海马CAl区细胞凋亡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及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脑缺血损伤后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凋亡细胞逐渐增多,至再灌注48小时达到高峰,72小时后减少。Bcl-2表达至再灌注12小时达高峰,再灌注24~72小时组逐渐减弱。Bax表达至48小时达高峰,再灌注72小时减少。结论:Bcl-2于再灌注早期表达增强,Bax于再灌注中期表达增强,Bcl-2/Bax比例失衡可能是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123I-MIBG心肌显像在治疗前预测依那普利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DCM患者于依那普利治疗前行早期(20min)及延迟(3h)123I-MIBG心肌显像,采用心/上纵隔(H/M)比和心脏放射性洗脱率(WR)作为相对半定量计数分析,与超声心功能参数进行对比。根据123I-MI-BG心肌显像延迟相的H/M分为3组延迟H/M≥1.7为组Ⅰ,1.5<延迟H/M<1.7为组Ⅱ,延迟H/M≤1.5为组Ⅲ。组Ⅰ和组Ⅱ在平均治疗4.5个月后重复以上检查。结果治疗前3组间超声心功能参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组Ⅰ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收缩末径(LVDs)明显改善,早期H/M和延迟H/M均明显改善(P<0.05),而WR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组Ⅱ的延迟H/M明显改善(P<0.05),而早期H/M和WR均无明显变化,心功能参数也无改善。组Ⅰ和组Ⅱ患者均能耐受依那普利治疗,而组Ⅲ患者均不能耐受依那普利治疗。结论123I-MIBG心肌显像在治疗前预测依那普利对DCM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5.
白正学 《中医杂志》2006,47(5):338-338
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归肺、肝、脾经。功能收敛止血,止痢,杀虫,补虚。《滇南本草》称其可治“腰痛”,《本草纲目拾遗》言其能疗“闪挫”。笔者在临床重用仙鹤草45~60g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例,疗效较佳,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6.
新生儿胃肠道穿孔病死率很高,本文总结19例新生儿胃肠道穿孔的治疗,对其发病原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 男15例,女4例,年龄最小2h,最大30d,平均(14.6±5.7)d,体重(3.2±0.2)kg。19例均有腹  相似文献   
87.
该院自2003年初~2003年8月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人30例。疗效显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临床表现及骨髓象改变在骨髓转移癌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41例骨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骨髓象进行分析,观察主要临床改变。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髓片可找到多少不等的成团、成簇的转移癌细胞,且形态学可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 对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常规骨髓穿刺涂片可早期发现骨髓转移,多部位或多次穿刺涂片可提高阳性发现率。  相似文献   
89.
静脉留置针应用于老年病人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传统的静脉用药方法(一次一穿刺)已渐被留置针取代,它避免了多次反复穿刺,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护士工作量,利于病人身心健康,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应用和推广的技术,特别是对老年病人更具有其实用性和科学性,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本文对老年患者应用留置针200例次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90.
【例 1】 男 ,3 6岁。 3个月前出现久站或行走时小腿疼痛 ,劳累后加重 ,渐出现一窦道流黄色脓液。在某医院摄X线片后诊断为慢性硬化性骨髓炎 ,给予间断抗感染、局部换药等治疗 1个月无效 ,转我院。查体 :肩胛部、背部及四肢伸侧可见多个直径 2mm左右铜红色结节 ,质硬 ,呈集簇状排列 ,表面可见痂皮 ,分布不对称。右小腿中下段肿胀 ,前内侧有一窦道 ,有黄色脓液溢出 ,触压痛明显 ,周围皮肤不红。X线片示 :右胫骨骨皮质增生 ,表面高低不平呈花边状。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 (RPR)试验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TPHA)均阳性。追问病史 ,有不洁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