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但飞君  蔡正军  田瑛  郭志勇  褚立军 《中成药》2011,33(6):1011-1014
目的 研究红毛七的化学成分.方法 红毛七乙醇提取得到的浸膏分别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得到化合物1~4,乙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得到化合物5~7,利用波谱学技术和化学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鉴定7个化合物为:刺囊酸-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常春藤皂苷元-3-O-β-D-葡萄吡喃-(1→2)-α-L-阿拉伯吡喃糖苷(2)、常春藤皂苷元-3-O-α-L-阿拉伯吡喃糖苷(3)、葳严仙皂苷元-3-O-α-L-阿拉伯吡喃糖苷(4)、β-豆甾醇(5)、羽扇豆醇(6)、胆甾醇(7).结论 化合物5,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本属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2.
大戟科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戟科植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根据其化学结构又可分为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醇)类和花色素类等4种结构类型。大戟科黄酮类化合物结构新颖,药用前景广阔,值得深入研究及开发。本文综述了大戟科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其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结合蛋白2,3 (IGFBP-2,-3)在卵巢上皮性癌(简称卵巢癌)患者血液和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Western ligand blot和Western blot检测卵巢肿瘤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卵巢良性肿瘤10例,交界性肿瘤6例,卵巢癌10例,正常对照者10例)血清中IGFBP-2、IGFBP-3及IGF-Ⅱ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正常卵巢组织(4例)和卵巢肿瘤组织中(卵巢良性肿瘤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8例,卵巢癌23例,包括中度和高度分化者15例,低度分化者8例)IGFBP-2,-3的表达.结果 卵巢癌患者血清大片段以及成熟IGF-Ⅱ均明显降低, IGFBP-2水平明显升高,而IGFBP-3含量明显降低甚至消失,与相应正常对照组、良性或交界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显示卵巢癌IGFBP-2的表达明显升高 (P<0.0001或 P<0.005),且随着卵巢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IGFBP-2的表达呈增强趋势;而IGFBP-3的表达随着卵巢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明显降低或呈阴性表达(P<0.05).结论 卵巢癌患者血循环中IGFBP-3降解以及IGFBP-2明显升高的状况有可能导致IGF-Ⅱ生物学功能改变,并与卵巢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4.
[目的]研究呼吸科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状况,探讨它们与各呼吸疾病的可能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680例呼吸科住院病人检测肺炎衣原体IgM。[结果]患者肺炎衣原体IgM阳性58例(8.53%),42例肺癌患者中阳性8例(19.0%),23例支气管扩张阳性4例(17.4%)。[结论]呼吸科住院患者中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率并不高.但肺癌、支气管扩张患者中衣原体感染率相对较高,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5.
银屑病患者血细胞参数及血脂水平的研究报道甚少,我们对其进行了血脂分析及11项血细胞参数的测定,并与80例健康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银屑病患者血脂及血细胞参数变化的特点及其易伴发心血管疾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讨论咽部生化指标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耳鼻喉科2021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100例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均进行RFS、RSI量表评估,而后展开咽部pH及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并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RFS及RSI评分阳性率分别为22%(22/100)、48%(48/100)。咽喉占位性病变比单纯性咽喉炎的Ryan指数结果及阳性率结果均较高(P<0.05);咽喉占位性病变比单纯性咽喉炎的pH<6.0反流阳性率结果高(P<0.05)。唾液胃蛋白酶检测阳性率为40%(40/100);症状发作15min内唾液胃蛋白酶阳性率明显高于晨起、早餐后2h及睡前,咽喉占位性病变比单纯性咽喉炎的唾液胃蛋白酶检测阳性率结果高(P<0.05);睡前单纯性咽喉炎比咽喉占位性病变的唾液胃蛋白酶检测阳性率结果高(P<0.05)。量表与咽部pH、唾液胃蛋白酶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一致性均较差。结论 对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实施咽部pH及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均有不同价值,联合实施下诊断效能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