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90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8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筛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2016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局(SEER)数据库中诊断为乳腺浸润性筛状癌的388例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情况,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在388例病人中,287例(74.0%)为T1期,321例(82....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4种纳米粒径钛片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分别在常温、100℃、250℃和380℃,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形成4种纳米粒径表面的钛片。在24孔培养板上,将SD(Sprague-Dawley)乳鼠第3代成骨细胞接种于4种纳米粒径的钛片和未处理的钛片表面,分别为常温组、100℃组、250℃组、380℃组、非处理组;另设1个空白对照组,细胞培养板内不放入钛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6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培养后第1、4、7天,250℃组和380℃组材料表面细胞持续增殖,其中250℃组最高;培养后第7天,4个温度处理组细胞光密度值与非处理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化纯钛材料表面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Ki-67抗原在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r,KOT)上皮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学特征有无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KOT的患者,按影像学特征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类,并对其手术切除标本之存档石蜡块分别行Ki-67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每张切片,有明显的细胞核棕黄色着色者视为Ki-67抗原阳性。将每张切片按等距抽样原则随机摄取10个视野输入计算机,采用IMAGE 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测定阳性面积率、平均光密度及积分光密度。结果 Ki-67抗原的表达与KOT大小及患者性别无明显相关性。青少年KOT患者上皮的Ki-67抗原表达与成人及老年患者有差异,多囊性KOT的Ki-67抗原表达强度与单囊性KOT及基底细胞痣综合征者有差异,基底细胞痣综合征者与多发性KOT者的Ki-67抗原表达有差异。结论 KOT的影像学特征与Ki-67抗原在上皮的表达存在相关性,不同影像学特征对KOT的细胞增殖活性有一定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74.
为探讨心脏二尖瓣瓣膜置换手术体外循环管理,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7年心脏二尖瓣膜置换手术患者225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体外循环均采用进口膜肺,浅低温高流量灌注,心肌保护均采用(4:1)冷氧合血灌注,常规超滤.结果 全组225例,治愈216例,治愈率96%.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选择良好的心肌保护及灌注方式、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正常及超滤的应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5.
为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进行超滤的临床应用价值,2005年1月~2009年4月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362例,其中62例在体外循环中应用常规超滤(CUF)方式,超滤在体外循环转流平稳后或开始复温时进行.结果全组病例超滤滤出液体量550~5500(1933.61±925.42)mL.经超滤后红细胞压积(Hct)及血红蛋白(Hb)均有明显提高,血钾浓度达到正常.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超滤,可有效排出体内多余水份,快速浓缩血液,提高红细胞压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降低较高的血钾浓度,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76.
青海省治多县人群包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海省包虫病疫情严重,是我国的高发流行区之一[1].为了解青海省牧区包虫病流行现状,于2006年对玉树治多县部分地区进行了调查.治多县位于青海省西部,平均海拔4 500m以上,气候寒冷干燥,多风少雨,太阳辐射强.居住人口中98%为藏族,生产活动以游牧为住.既往有关住院病例资料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包虫病流行严重.现将血清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二者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变化,揭示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的预警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62例患者,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急性脑梗死早期(CI)组3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组(TIA)32例,并选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用ELISA法测定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用有机溶剂抽提法测定溶血磷脂酸(LPA)。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早期组和短暂脑缺血发作组血浆中LPA和ox—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短暂脑缺血发作组与急性脑梗死早期组相比,短暂脑缺血发作组血浆中LPA水平较高(P〈0.05)。急性脑梗死早期组和短暂脑缺血发作组血浆中LPA和ox—LDL之间比较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血浆中LPA和ox—LDL活性增高,且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短暂脑缺血发作组血浆中LPA水平较急性脑梗死早期组增高,LPA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子标记物,在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及指导合理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方面可能有一定应用前景,ox—LDL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miR-199a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细胞,采用缺氧/复氧的方式处理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并记作Model组;将正常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Con)组。分别将空载体、miR-199a mimic转染至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细胞,建立缺氧/复氧细胞损伤模型,分别记作Model+NC组或Model+miR-199a mimic组。将miR199a mimic转染至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细胞后加入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随后建立缺氧/复氧细胞损伤模型,记作Model+miR-199a mimic+LY294002组。采用反转录PCR法检测miR-199a的表达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leaved-caspase3、pro-caspase3、p-PI3K、p-AKT蛋白表达量。结果:与Con组比较,Model组miR-199a的表达水平、细胞活力、S期细胞比例及pro-caspase3、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G_(0)~G_(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Model+NC组比较,Model+miR-199a mimic组细胞活力、S期细胞比例及pro-caspase3、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G_(0)~G_(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Model+miR-199a mimic组比较,Model+miR-199a mimic+LY294002组细胞活力、S期细胞比例及pro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G_(0)~G_(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99a过表达可改善缺氧/复氧诱导的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细胞活力并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减轻细胞损伤;这些生物学效应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产生的。  相似文献   
79.
陈亚强  王虎 《医学信息》2009,22(2):271-272
阵发性室上速为一常见快速心律失常,大多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起病突然,症状较重,但如果诊断正确,治疗及时,有立竿见影之佳效,故急诊治疗意义大.我科在01年2月至08年11月近7年期间共接诊病例127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