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81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84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134篇
外科学   125篇
综合类   392篇
预防医学   194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57篇
  2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人缺血脑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检测人缺血脑组织中TNF α和IL 1β的表达。 方法 :将 13例脑梗死的死亡病例按发病时间分成 <2d、3~ 5d、 >5d3个组 ,以非缺血侧半球作为对照 ,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缺血脑组织中TNF α和IL 1β的表达。结果 :人脑缺血后缺血病灶中TNF α和IL 1β呈高表达 ,与正常侧脑组织相比较有极显著差异。TNF α和IL 1β表达细胞的分布与缺血灶相一致 ,呈局灶性分布。TNF α的表达高峰在病后 2d内。IL 1β表达高峰在病后 3~ 5d。在病后 5d ,缺血侧TNF α和IL 1β的表达与正常侧无显著差异。结论 :人类脑缺血组织中TNF α和IL 1β的表达与动物实验的结果相似 ,提示TNF α和IL 1β参与了脑缺血损伤 ,有助于临床建立新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2.
从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应用PCR扩增人抗体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常规PCR法和半套式PCR法,以一组人抗体重链和轻链引物,直接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出抗体重链Fd基因和轻链基因。一些常规PCR法不能直接扩增的人抗体基因,用半套式PCR法扩增却得到了阳性结果。扩增的抗体基因的分子量与国内外同类报道一致。本文结果提示,在建立抗体基因文库时,半套式PCR法能进一步丰富扩增的抗体基因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抗HFRSV血凝素McAb和粗制血凝素抗原的ELISA间接夹心法。该法检测了33份临床诊断为HFRS病人血清中的血凝抑制抗体,并平行地与血凝抑制试验(HIT)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简便快速,判定结果客观,在临床诊断,流行病学监测中,有实用价值,并有可能取代HIT.  相似文献   
24.
目的在本室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构建汉滩病毒M基因G1片段与S基因0.7kb片段嵌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方法构建含有汉滩病毒G1S0.7嵌合基因的转移载体pShuttle-G1S0.7,然后通过特异性的酶切将嵌合基因与腺病毒DNA相连,电转化E.coli JM109,获得重组腺病毒Adeno-G1S0.7 DNA,转染HFX293细胞得到重组腺病毒。进一步对重组腺病毒的滴度和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构建的含G1S0.7嵌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滴度可达10^13~10^15 PFU/L;该重组腺病毒感染Vero-E6细胞后,表达出可被抗汉滩病毒核蛋白及糖蛋白G1的特异性单抗(mAb)所识别的融合蛋白。结论利用腺病毒表达系统,成功地表达同时具有核蛋白及糖蛋白G1生物学活性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采用18株抗HFRS病毒McAb,以Western-blotting技术对纯化的该病毒50K结构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有7株McAb可与该蛋白反应,这7株McAb的特性(包括感染细胞膜抗原免疫荧光染色模式、中和活性及HI活性等)各不相同,提示它们所针对的抗原决定簇的特性也不同。用ELISA阻断试验等证明,上述7株McAb中,有5株所针对的抗原决定簇之间有部分相同或重叠,并提示这些具有不同特性的抗原决定簇确实位于同一结构蛋白上。分析结果表明,该50K结构蛋白的特性及结构均较复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6.
扬子鳄胚胎中肾发生及退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在11个不同发育时期扬子鳄胚胎中观察中肾的发生及退化过程。方法:采用电镜、细胞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孵育第6期在中肾管前端附近出现一些中肾小泡。第8期形成“S”形中肾小管。第13—17期鳄胚体前部部分中肾小管盲端内陷,形成原始的肾小囊和肾血管球,中肾小管显著伸长并迂回曲折。第20一22期,体前后部中肾组织均已形成完整的肾单位。中肾小管颈段由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组成,近球小管上皮细胞含丰富的PAS阳性物质并呈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生长抑素(SS)免疫阳性反应。第24—28期,体前部至后部的中肾组织依次退化。结论:(1)扬子鳄中肾除重吸收作用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2)中肾退化时,细胞凋亡依次表现为核固缩,出现大量凋亡小体,线粒体数目剧增并膨胀,线粒体等细胞器自溶及核消失;(3)中肾退化可能与小管细胞中TGFβ1及SS大量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7.
扬子鳄胚胎视网膜发育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6种激素在孵育第8天至孵出时扬子鳄胚胎视网膜的表达及变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1)生长抑素(SS)在孵育第8~30天有表达,第12天数量最多,30天以后消失;(2)5-羟色胺(5-HT)从孵育第24天开始表达,第30~40天数量最多,孵出时数量减少;(3)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从孵育第40天开始表达,孵出时增多;(4)神经丝蛋白(NFP)阳性细胞和纤维在所检测的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P53和P物质在各期胚胎视网膜均未检出阳性细胞。结论:视网膜的发育是个渐进的过程,不同激素在扬子鳄胚胎视网膜中的表达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28.
先用硫酸鱼精蛋白和PEG沉淀法从HFRS病毒感染乳鼠脑中提取出粗制病毒抗原。再选择一株的抗HFRS病毒的McAb(5H5)与CNBr活化Sepharose 4B相偶联,制成免疫吸附柱, 并以上述粗制病毒抗原通过免疫吸附柱。用3M KCNS洗脱与McAb特异性结合的抗原,结果可见到一个明显的蛋白洗脱峰,用ELISA从与此峰相应的洗脱物中检出了较高的抗原滴度。而用从正常乳鼠脑提取的对照抗原通过该免疫吸附柱,同样洗脱,结果洗脱物中未捡出抗原活  相似文献   
29.
恒河猴tPA基因的克隆、测序与真核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高浓度乙二醇(EG-8)作为胚胎冷冻保护剂,以高浓度的半乳糖作为解冻稀释液,对MMTV-Wnt-1转基因小鼠的早期囊胚进行玻璃化冷冻保存。结果在EG-2中平衡4-6min和解冻时间为3-5min时获得了最佳冷冻效果。此条件下冷冻胚胎的总回收率为88.61%(109/123);回收胚胎在体外发育率达88.99%(97/109);孵化率达81.65%(89/109);发育胚胎的移植出生率为38.36%(69/181);冷漠胚胎移植出生后经PCR检测一半小鼠整合阳性。结果表明使用高浓度的乙二醇作为冷冻保护剂和以高浓度的半乳糖作为冻稀释液能有效地保存转基因小鼠胚胎。  相似文献   
30.
采用刺五加注射液及爱维治联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NP),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