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云南不同产地滇龙胆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云南不同产地滇龙胆中龙胆苦苷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RP18(250 mm×4.6 mm,5 μm)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20∶80),柱温3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结果 龙胆苦苷在0.077 4 ~ 1.160 4 mg(r = 0.999 8)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8%(RSD = 1.86%,n = 9),检测10批样品其龙胆苦苷的含量在2.75% ~4.87%之间.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评价滇龙胆药材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的6批野马追药材中野马追内酯A,B和金丝桃苷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野马追内酯A,B的测定采用Agilent Extend-C18(4.6 mm×150 mm,5μm)为分析柱,乙腈-水(27∶73)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 1,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0℃。金丝桃苷的测定以SB-C18为分析柱,乙腈-1%醋酸水溶液(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 1,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5 nm。结果野马追内酯A在0.02~1.88μg,野马追内酯B在0.44~4.44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金丝桃苷在0.101~1.414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实验方法准确、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在该色谱条件及样品处理方法下,可以准确测定野马追中野马追内酯A,B和金丝桃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乌桕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利用正相硅胶色谱、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葡聚糖凝胶LH-20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多种分离方法,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乌桕Sapium sebiferum叶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R,7′R,7"S,7(')S,8S,8′S,8"S,8(')S)-4",4(')-dihydroxy-3,3′,3",3('),5,5′-hexamethoxy-7,9';7',9-diepoxy-4,8";4′,8(')-bisoxy-8,8′-dineo-lignan-7",7('),9",9(')-tetraol(1),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 propyl)-2",6"-dimethoxyphenoxy]propane-1,3-dio1(2),苏式-2,3-二-(4-羟基-3-甲氧基苯)-3-甲氧基丙醇(3),threo-5-hydroxy-3,7-dimethoxyphenylpropane-8,9-diol(4),boropinol B(5),threo-8S-7-methoxysyringylglycerol(6),5-羟甲基糠醛(7),5-甲氧甲基-1H-吡咯-2-甲醛(8),槲皮素(9),山柰酚(10),没食子酸乙酯(11),松柏醛(12),香草醛(13),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14),正二十七烷醇(15),除化合物9~ 11,14外,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乌桕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野拔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野拔子脂溶性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和质谱等光谱数据分析确定其分别为:4',5-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Ⅰ)、5-羟基-4',6,7-三甲氧基黄酮(Ⅱ)、5,6-二羟基一3',4',7,8-四甲氧基黄酮(Ⅲ)、芹菜素(Ⅳ)、山柰酚(Ⅴ)、槲皮素(Ⅵ)、1H-吲哚-3-羧酸(Ⅶ)、熊果酸(Ⅷ)、齐墩果酸(Ⅸ)、麦角甾-7-烯-3β醇(Ⅹ)、β-谷甾醇(Ⅺ)和β-胡萝卜苷(Ⅺ).结论 化合物Ⅰ~Ⅹ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中药治疗艾滋病的特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艾滋病是人类的大敌 ,它也严重威胁着中国人民的健康。虽然抗艾滋病西药很有效 ,但太昂贵 ,85万中国艾流病患者买不起 ,也用不起。十几年前有些中国医学科学家尝试应用中药来治疗艾滋病 ,积累了经验。但关于策略、研究方法、种族差异 ,还有中药筛选、中西医结合、艾滋病病毒和免疫等问题 ,也暴露了出来。今后持续和集体的努力 ,将为全世界这一致命的大流行 ,带来安全、有效和购买得起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艾滋病治疗的战略重点转移 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流行病,它流行广泛迅速,治疗上难度很大,既乏疫苗,又不能治愈.虽然西医的哈特疗法(HAART,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即"鸡尾酒疗法")取得了很大进展,它能迅速抑制艾滋病病毒(HIV),降低病死率,延长艾滋病的发病时间,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但是,严酷的现实是:至今全世界还没有治愈过一例.因此,应该重新审视对艾滋病的战略思想,以便进一步深入进行艾滋病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杨刚  崔小燕  张佳雄  陈态明  刘亚平  王易芬 《中草药》2023,54(12):3777-3784
目的 对东紫苏Elsholtziabodinieri全株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数据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检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和一氧化氮(NO)的抑制能力,评价所分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 从东紫苏全株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9个单体化合物,包括7个黄酮、5个倍半萜、3个三萜、3个甾体及1个苯丙素类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芹菜素(1)、木犀草素(2)、白杨素(3)、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4)、圣草酚(5)、乔松素(6)、semecarpanone(7)、咖啡酸乙烯酯(8)、oplodiol(9)、lβ,4β,6β-trihydroxyeudesma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