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中医本科中开设中医气功学课程的必要性;方法:对276名选修过该课程的在校本科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并咨询了38名教师和领导,对修课学生考试成绩作了统计分析;结果:对中医五年制本科开设中医气功学课程,赞成率分别为100%(学生)和95.3%(教师),并有57.9%的教师和领导以及57.6%的学生认为应作为必修课;结论:中医本科开设中医气功学课程很有必要,学时数以54~72学时为宜,理论与实习之比以1:1为宜,并宜开在中医基础学之后;还应有适合中医本科特点的中医气功学统编教材。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对药酸枣仁(SZS)-合欢花(AJF)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2(caspase-12)表达的影响,从内质网应激(ERS)角度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CUMS)、对药酸枣仁-合欢花组(SZS+AJF)、盐酸文拉法辛组(Venlafaxine),采用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并用旷场实验评价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应用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TUNEL)法检测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海马CA3区caspase-12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CUMS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降低,海马CA3区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12表达显著增加。与CUMS组比较,SZS+AJF组、Venlafaxine组大鼠旷场实验得分显著增加,海马CA3区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12表达显著减少。结论:对药酸枣仁-合欢花能显著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降低海马CA3区caspase-12表达,抑制海马CA3区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3.
王明杰教授运用玄府理论治疗骨刺,认为肝肾亏虚和骨玄府闭阖是病变的关键,应以"开玄补虚"为法着力补足肝肾阴虚并解除骨玄府闭阖.在多年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总结出的能开通玄府的药物对骨刺的治疗有重要价值.以风药、虫药为主,自拟"骨刺消痛丸"并随证加减来治疗骨刺,疗效肯定,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以健脾祛湿法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68例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健脾祛湿为法组方用药,对照组口服雷公藤片,共治疗2个疗程,以晨僵、关节肿胀及关节疼痛数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为观察指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6.67%,两组疗效相比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晨僵、关节肿胀疼痛方面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两种疗法均能使血沉、C反应蛋白发生改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以健脾祛湿为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减缓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客观地改变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相应数值,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用病脑饮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病脑饮。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发烧、头痛、呕吐、脑脊液常规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脑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较单用西药常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6.
《中药药理学(供中西医结合专业用)》突破以往教材的模式,将中药分为辨证治本、祛因治病、对症指标3类,辨病与辨证结合,对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理解、教、学及研发应用都有着积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初步探讨韦贵康教授骨盆调衡法配合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韦贵康教授骨盆调衡法配合验方治疗符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X线平片检查和临床体格检查,将治疗前、后检查结果及症状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X线、临床症状积分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韦贵康教授骨盆调衡法配合验方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的头颅MRI表现及其与脑瘫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与MRI表现。结果:81例脑瘫患儿MRI异常率为85.2%,痉挛型双瘫、四肢瘫、偏瘫、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共济失调型脑瘫、肌张力低下型脑瘫和混合型脑瘫MRI异常率分别为92.9%、100%、100%、60%、87.5%、50%和81.8%。各类型脑瘫的MRI异常表现不同,痉挛型双瘫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RL)为主,偏瘫型突出表现为单侧脑损伤,四肢瘫表现为广泛、弥漫、双侧脑损伤,不随意运动型表现为基底节病变或PVL,共济失调型绝大部分存在先天性小脑发育不全。结论:MRI有助于评价各型脑瘫的病理特点,对脑瘫病因的推测有帮助。  相似文献   
39.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影像学特征表现,探讨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与垂体其它肿瘤,炎症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我院诊断及诊断性治疗后确诊患者。结果: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影像学表现为垂体增大,垂体柄增粗,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其中1例垂体内信号不均匀,呈局限性坏死信号。结论:MRI能清晰显示病变的范围与特征,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伤寒论》相关条文的分析探究仲景治疗血证的规律。仲景在治疗血证中,善用发越郁阳止血、清热凉血止血、泄热逐瘀止血、温涩固脱止血、针刺期门疏肝止血等方法。仲景通过独特的分析论述,建立了独具一格的血证理法方药诊治体系,为后世医家血证学说的完善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