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85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期较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喘憋明显,易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治疗困难。我科自2006年9月至2007年4月共收治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其中40例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2.
椎管内肿瘤1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治疗椎管内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 163例经手术治疗、有明确病理诊断的椎管内肿瘤的病理类型与部位、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结果本组椎管内肿瘤中神经鞘膜瘤 5 8例 (3 5 .5 8% ) ,脊膜瘤 2 8例 (17.18% ) ,星形细胞瘤 11例 (6.75 % )、表皮样囊肿 10例 (6.13 % ) ,室管膜瘤和血管瘤各 8例 (4.91% ) ,脂肪瘤和畸胎瘤各 7例 (4.2 9% ) ,皮样囊肿 6例 (3 .68% ) ,蛛网膜囊肿 14例 (8.5 9% ) ,另有少见的肠源性囊肿、节细胞神经瘤和转移瘤。本组病例硬膜外肿瘤占 14.72 % ,髓外硬膜下肿瘤占 63 .19% ,髓内肿瘤占 2 2 .0 9%。肿瘤位于颈段占 3 1.90 % ,胸段占 41.10 % ,腰段占 19.63 % ,骶段占 7.3 6%。肿瘤全切除率 71.78% ,其中髓外肿瘤全切除率达74.80 % ,髓内肿瘤全切除率 61.11%。术后出院时 82 .82 %的病例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疼痛得到缓解的最多。有 11.0 4%的病例症状较术前无变化 ,另有 6.13 %的病例术后症状加重。结论椎管内肿瘤 3 / 4为良性 ,故手术全切除后预后良好 ,MRI检查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椎管内肿瘤的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外生型肝癌的影像特点,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临床证实的外生型肝癌病例。结果外生型肝癌瘤体较大(4.5-12.0cm),易坏死或出血。动态增强扫描8例(8/9)动脉期瘤内可见强化,静脉期、延迟期强化程度低于肝实质。肿瘤易侵犯邻近器官及大血管。结论外生型肝癌具有特殊形态学改变及生物学行为,CT、MRI增强扫描大部分仍具有肝癌强化特点,与其他腹腔或腹膜后巨大占位性病变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4.
目的建立正常成人上气道鼾症相关检测指标的正常参考值,为鼾症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38例无鼾症受检者上气道进行MRI检查,测量其软腭长、腭咽距、舌咽距、舌体厚、舌咽角、会咽角,并计算腭咽指数、舌咽指数。同时分别测量鼻咽、口咽和喉咽部各自扩张期和塌陷期的截面积。结果腭咽指数和舌咽指数的大小反映腭咽和舌咽腔的矢状径大小的变化。腭咽指数和舌咽指数增大则咽腔变窄。鼻咽部在呼吸时活动度不大,而口咽和喉咽部截面积则可随呼吸状态发生变化。结论上气道鼾症相关静态径线测量和动态截面积的变化结合起来,可更真实地反映上气道解剖形态和功能状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评价DR与MSCT在耳蜗植入术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15例耳蜗植入术后的患者分别进行DR和MSCT检查。DR采用改良Stenver位拍片,MSCT采用高分辨骨算法重建。所得数据传至工作站分别应用容积再现、最大强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等技术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15例中,DR仅有3例可大致判断电极位于耳蜗内,1例位于耳蜗外,其余11例均无法判断是否位于耳蜗内。MSCT显示1例电极远端未进入耳蜗内,1例电极误置进入颈动脉管内,1例电极在耳蜗底圈内明显扭曲、返折。12例电极在耳蜗内走行正常。结论 DR对耳蜗植入术后的评估价值有限,而MSCT具有更高的评估价值,可作为耳蜗植入术后的常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征象,提高cT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SPTP,结合病理表现,对其cT三期增强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SPTP均为单发。5例位于胰尾,3例位于胰头,1例于胰颈。7例为类圆形,2例为浅分叶状。8例均有完整包膜,1例未见包膜。9例中有8例最大径〉4cm,为囊实性,1例最大径〈4cm,为实性病变。增强后所有病变实性部分自周边不均匀强化,并渐进性向中央延迟强化。2例见点条状钙化,5例伴有出血。所有病例均未见胆管或胰管扩张。结论sPTP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Z轴管电流调制技术对多层螺旋CT颈部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进行多层螺旋CT颈部扫描的受检者随机分为Z轴管电流调制组(试验组)和管电流固定组(对照组),每组各60名。试验组的目标噪声水平设置为7.5HU,管电流的动态范围为40~500mA,对照组的管电流设置为250mA,其他扫描参数两组完全相同。分别记录两组受检者的CT剂量容积(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记录管电流调制组甲状腺峡部层面的管电流值,测量下颌角、甲状腺峡部、胸骨上切迹层面的图像噪声,图像质量分3级(优、良、差),由2名有经验的CT主管技师和一名主任医师进行双盲法评价。计数资料采用成组设计的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CTDIvol,DLP和甲状腺峡部层面毫安值的平均值分别为21.4mGy,210.5mGy·cm和120.5mA;对照组的分别为13.8mGy,292.8mGy·cm和250mA,试验组较对照组分别增加90%,降低28%和降低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下颌角和甲状腺峡部层面的图像噪声分别为7.36HU和7.05HU,稍高于对照组的5.64HU和4.85HU;试验组胸骨上切迹层面的图像噪声为7.23HU,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4HU,下颈部图像质量优的数量大幅增加。结论 Z轴管电流调制技术根据受检者体型和受检部位密度厚度变化在每周旋转均对管电流进行动态调整,使辐射剂量的分布实现了个性化,保证了不同层面图像质量的恒定,在多层螺旋CT颈部扫描时可降低辐射剂量并提高图像质量,在临床CT扫描中有很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术后继发颅内血肿的原因及预防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神经外科(沈阳110003)潘蔚然王成林赵崇智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10000)于勇徐恩相赤峰市元宝山区医院(024000)杨华我们从1986年~1996年共收治40例急性颅...  相似文献   
40.
胶质瘤是人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近年来显微神经外科、放射疗法及化学疗法的持续发展,由于其侵袭性生长的特点,其治疗效果仍然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