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8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9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36篇
内科学   19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90篇
外科学   228篇
综合类   636篇
预防医学   252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52篇
  4篇
中国医学   302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究儿童肾移植术后生长趋势以及激素撤除对于生长曲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接受肾移植手术的儿童受者临床资料,术后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三联免疫治疗方案,根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撤除激素分为撤激素组和未撤激素组,观察两组各时间段内生长发育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在撤除激素前后各时间段生长变化速率的差异。结果共214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未撤激素组142例,撤激素组72例;两组术前身高年龄别评分(height for age Z-score,HAZ评分)分别为(-1.60±1.48)分和(-1.44±1.3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9);术后1年时两组HAZ评分分别为(-0.95±1.31)分和(-0.51±1.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HAZ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前3个月、手术后3~6个月HAZ评分的变化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6~12个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慢性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儿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接受肾移植后患儿生长缺陷有所弥补,术后不同时间段身高发育速率有所不同,在术后追赶性生长的高峰期到来之前撤除激素对于儿童手术后远期发育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93.
华玲  王志  许忠梅  郝建凤  陆晓 《中国康复》2021,36(9):538-541
目的:观察阈值压力负荷吸气肌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阈值压力负荷训练器进行吸气肌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最大吸气压(MIP) 、吸气峰流速(PIF)评估患者吸气肌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1秒率(FEV1 /FVC)、呼气流量峰值(PEF)评估患者肺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MIP、PIF、FVC、FEV1、PEF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的FEV1/FVC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阈值压力负荷训练器进行吸气肌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吸气肌力量,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构建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合理应用敏感指标。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和研究小组讨论,初步确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合理应用敏感性指标,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药学、医学及微生物检验人员各18名进行2轮函询,统计整理函询结果。结果 构建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合理应用敏感指标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和三级指标26项。2轮专家函询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6.4%和94.7%,权威系数分别为0.83和0.88。第1轮总体协调系数0.169,第2轮总体协调系数0.304。3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14、0.308和0.311,经卡方检验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构建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合理应用敏感指标具有一定可信度,可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合理应用的药事管理质量评价提供客观、可量化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95.
目的系统评价国产尿卵泡刺激素(uFSH)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控制性促排卵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VIP、CNKI和WanFang Data等数据库,查找比较uFSH与进口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在IVF-ET促排卵治疗中半随机或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并进行系统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5篇RCT 903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结果显示:uFSH在促性腺激素(Gn)刺激天数[MD=0.45,95%CI(-0.42,1.31),P=0.31]、Gn用量[MD=3.37,95%CI(-0.19,6.93),P=0.06]、平均获卵数[MD=0.17,95%CI(-0.31,0.65),P=0.49]、HCG日雌二醇(E2)值[MD=-862.40,95%CI(-1858.03,133.23),P=0.09]、临床妊娠率[OR=1.02,95%CI(0.77,1.35),P=0.90]、流产率[OR=1.10,95%CI(0.54,2.26),P=0.79]、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OR=1.03,95%CI(0.42,2.54),P=0.95]等方面与rFSH无明显差异,仅平均Gn费用[MD=-2.98,95%CI(-4.19,-1.77),P0.000 01]显著低于rFSH。结论 uFSH与rFSH相比,在Gn用量、平均获卵数、临床妊娠率等方面相当,但采用uFSH可减少促排卵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6.
秋水仙碱是一种生物碱,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黏附和吞噬作用及抑制局部细胞产生白介素-6等,可控制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及炎症反应。临床中广泛应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通过肝肾代谢。常见的不良反应多表现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常规剂量情况下引起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较少见。本例患者因常规剂量口服秋水仙碱片4 d后,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胆总管结石36例,胆总管扩张未见结石2例。同时合并胆囊结石34例,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2例,合并肝囊肿2例。术前全部患者均行B超和MRCP检查。37例(97.4%)完成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1例因致密粘连中转开腹手术,36例同时腹腔镜胆囊切除,2例同时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14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24例行胆总管T型管引流。手术时间1~4 h,平均1.5 h。住院时间3~12 d,平均5.5 d。术后发生胆瘘2例,胆总管下端残余结石1例,胸腔积液1例。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安全、微创、美观,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肝癌高转移细胞基质粘附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研究对象为人高转移肝细胞癌细胞HCCLM6,用细胞基质粘附实验检测槲皮素对细胞外基质粘附能力的影响,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内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 槲皮素能抑制肝癌细胞对Marigel胶的粘附,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均发现槲皮素处理组肝癌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 槲皮素能抑制肝癌高转移细胞的基质粘附能力,其机制之一可能在于槲皮素能上调肝癌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99.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危险因素,是导致患者就诊的常见原因,预计至2020年,它将成为人类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因此,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至关重要。奈必洛尔是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因其降压效果好,不影响血糖、血脂代谢,不良反应少,独特的扩张血管作用,以及高度的β1受体选择性,被推荐用于高血压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对其治疗高血压有效性及安全性做了很多的研究,本文就其在高血压的治疗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人群不同类型高血压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基线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2367例,观察平均25.6月后进展为不同类型高血压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 结果 进展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及收缩期-舒张期双期高血压(SDH)的标化发病率(/1000人年)分别为80.2、89.2、130.8,男性为81.7、97.9、145.6,女性为66.8、55.6、80.3。影响糖尿病人群进展为ISH的危险因素是年龄、SBP及BMI (RR分别为2.409、2.757、1.807,P〈0.05);进展为IDH的危险因素是男性、DBP、BMI、SUA(RR分别为2.064、1.771、1.569、1.463,P〈0.05);进展为IDH的保护因素是年龄、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RR分别为0.809、0.552,P〈0.05);进展为SDH的危险因素是男性、SBP、BMI、TG、LDL-C(RR分别为1.882、2.720、1.549、1.284、1.410,P〈0.05)。 结论 糖尿病人群SDH的标化发病率最高,高血压各亚型发病影响因素不同,且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