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目的 了解黔南州20岁及以上农村居民慢性肝胆疾病(CHD)的患病情况,为开展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49 387名贵州省黔南州20岁及以上农村居民采用自行编制《黔南州CHD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依据《临床肝胆病学》中有关标准进行诊断,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49 387名黔南州20岁及以上农村居民中,CHD现患人数为7 245例,患病率为14.6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6.69%(4 898/29 354)。女性为11.72%(2 347/20 033),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χ2 = 234.983,P = 0.001)。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80岁~年龄段患病率分别为2.53%、5.09%、20.99%、23.49%、17.79%、16.75%、14.66%,不同年龄CHD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7.823,P = 0.003)。汉族、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瑶族、其他民族患病率分别为17.53%、18.06%、18.73%、21.64%、14.08%、3.07%、2.63%,不同民族CHD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2.751,P = 0.005)。三都县、荔波县、罗甸县、平塘县、惠水县、长顺县、贵定县、龙里县、瓮安县、福泉市、独山县、都匀市CHD患病率分别为16.61%、15.99%、15.03%、14.13%、16.55%、11.98%、15.89%、13.54%、13.86%、13.99%、14.72%、13.74%。不同县市CHD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7.253,P = 0.007)。各类型CHD患病率分别为:慢性胆囊炎(5.74%)、胆囊结石(4.48%)、脂肪肝(2.05%)、肝硬化(1.29%)、慢性病毒性肝炎(0.72%)、肝血管瘤(0.38%)。结论 黔南州20岁及以上农村居民CHD患病率处于低水平,病例类型以胆囊炎和胆囊结石为主,男性、水族居民是该地区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以造血功能受损和骨髓形态学异常为特征的临床异质性疾病.基因组学研究表明,MDS通常是由一系列影响核心基因组的多步骤的体细胞遗传过程驱动的.通过定义,重现性的MDS驱动突变引发克隆优势.此外,暴露因素如经过细胞毒性化疗或有生殖系遗传倾向可以影响疾病的发生和临床结果.文章结合第59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报道,对有关MDS基因和遗传学特征进行介绍,以期提高MDS的诊断水平及对治疗相关性MDS发病机制和生殖系遗传倾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统计青黄胶囊联合健脾补肾中药方案对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plastic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hypo-MDS)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并对此类患者作分析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门诊诊断为hypo-MDS接受青黄胶囊为主方案治疗12个月及以上的38例患者资料,比较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中性粒细胞(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计数、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计数、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红细胞输注依赖比例及骨髓原始细胞数的变化,评估患者的近期及远期治疗反应和外周血情况。结果 hypo-MDS较高增生或正常增生MDS发病年龄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低,危度分层集中在IPSS-R中低危组;治疗3、6、12个月时总有效率(完全缓解+血液学进步)分别为52. 6%、76. 3%、86. 8%;外周血HGB、PLT计数在治疗3、6个月后持续升高(P 0. 01),ANC计数在治疗6个月后升高(P 0. 05);治疗12个月后,WBC、ANC、HGB、PLT计数均升高(P 0. 05),92. 3%(12/13)需红细胞输注患者逐渐脱离红细胞输注;治疗18个月、24个月、≥36个月、≥60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7. 1%、100%、96. 6%、100%,18个月后不同治疗时间点疗效相仿(P 0. 05);低危组患者与中危组患者在治疗3、6、12个月时疗效相仿(P 0. 05)。结论 hypo-MDS与高增生或正常增生MDS在发病年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危度分层及预后转归可能有一定差别;青黄胶囊联合健脾补肾中药治疗方案对hypo-MDS患者可收获良好的近远期临床疗效;青黄胶囊联合健脾补肾中药治疗方案可能对hypo-MDS患者外周血HGB计数的改善更早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优化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培训流程对核心胜任力及自我能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在淄博一四八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32名医护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6名。对照组给予传统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培训流程, 观察组给予基于HFMEA优化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培训流程, 比较两组失效风险指数(RPN)、培训前后两组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及自我能动性。结果培训后, 观察组各项RPN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知识综合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自我效能感、自我决定能力、工作意义及影响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HFMEA优化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培训流程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核心胜任力及自我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主要治疗包括支持治疗(如输血、集落刺激因子、螯合铁等)和靶向药物(5-氮杂胞苷、地西他滨、来那度胺).如果患者对以上药物无效,则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失败后,目前努力的方向是继续调整并优化去甲基化药物(HMT)方案,改善药物制剂[口服制剂和(或)新制剂],根据突变筛选患者,提高HMT治疗MDS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正在进行的研究重点是确定用来作为HMT治疗失败后挽救MDS患者的独特药物.如rigosertib最有可能使特定人群[原发性难治性和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评分为高危的患者]受益.鉴于实体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进展,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PD-1抑制剂单剂可在早期治疗和复发时联合HMT治疗MDS.对于那些有特定靶向突变基因的少数民族患者,有替代药物(IDH1/2)是非常有希望的.骨髓移植是治愈MDS的唯一方法,但因MDS进展时大多患者都年老体弱,所以移植的可行性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胰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体征持续时间、血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淀粉酶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充分发挥标本兼治的原则,明显降低患者胰腺炎的生化指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性分析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急性白血病(AL)患者微小残留病(MRD)的情况.方法 以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门诊的60例A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根据患者提供的病历资料,AML患者MRD≥10-3为阳性,ALL患者MRD≥10-4为阳性;观察当归四逆汤...  相似文献   
18.
<正> 自1990年2月~1995年10月,笔者参考天津骨科医院的生肌象皮膏加减自制成药膏,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类型的感染性开放性骨折30例,短期均获治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7例,女性3例,年龄18~32岁22例,32~45岁8例,平均3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0例,坠落伤8例,机器伤2例。上肢伤9例,其中肘部骨折并开放性皮肤挫裂伤2例,前臂上段开放性骨折并皮脱撕、肌肉断裂2例,上臂中下段骨折并皮肤套脱,肌腱断裂,骨折端外露2例,手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MUTZ-1)在明雄黄和靛玉红(青黛提取物)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RAF3)通路基因的变化,揭示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机制。[方法]MUTZ-1培养,按A组为空白对照,B组为雄黄组(浓度1 μmol/L),C组为雄黄(浓度1 μmol/L)+低剂量靛玉红(浓度0.05 μmol/L)组,D组为雄黄(浓度1 μmol/L)+高剂量靛玉红(浓度50 μmol/L)组等4组进行处理,定量PCR检测IFN-γ、TRAF3、白介素-10(IL-10)、IRF3、RIP、GAPDH基因。[结果]TRAF3基因在B组表达较低,在C和D组表达较高,B、C和D组皆低于A组(P<0.05)。RIP基因在B组表达较高,在C和D组表达较低,B、C和D组皆高于A组(P<0.05)。IRF3基因在B和C组表达较低,在D组表达较高,B、C和D组皆低于A组(P<0.05)。IL-10基因在C组表达较高,在B组次之,在D组表达较低,B、C和D组皆低于A组(P<0.05)。IFN-γ在D组表达较高,在C组次之,在B组较低,D组高于A组(P<0.05)。[结论]青黄散(明雄黄和靛玉红的组合)在青黛浓度较低时可以引起RIP基因表达增加,TRAF3、IRF3、IL-10、IFN-γ基因表达减低,在青黛浓度较高时可以引起RIP、IFN-γ基因表达增加,IRF3、TRAF3、IL-10基因表达减低,都可以促进机体产生IFN-γ,增强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随着青黛浓度增加,IFN-γ基因继续上调,IL-10继续下调,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继续增强。所以,未来可能通过调整青黛溶液的浓度,影响MUTZ-1人细胞株的TRAF3及其信号通路,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含砷中药青黄散治疗前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拷贝数的变化,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门诊的MDS患者40例为治疗组,以青黄散为主联合补肾健脾方治疗6个月。以RT-PCR方法检测青黄散治疗前后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mtDNA拷贝数,同时以9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有核细胞mtDNA拷贝数为正常对照组;以试剂盒检测青黄散治疗前后MDS患者骨髓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MDS患者的mtDNA拷贝数明显增高(P 0. 05);治疗组经青黄散治疗后mtDNA拷贝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低(P 0. 05)。治疗组MDS患者经青黄散治疗后MDA的表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含砷中药青黄散治疗MDS的机理之一是改变mtDNA的拷贝数,而这种拷贝数的改变可能与砷制剂引起的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