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7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75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7篇
内科学   243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科学   178篇
综合类   699篇
预防医学   228篇
药学   162篇
  2篇
中国医学   147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自发性乳糜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发性乳糜胸是临床较为少见的疾病,约占胸腔积液的2%,病死率高。1999年1月至2005年3月我院收治7例自发性乳糜胸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12~38岁,平均22岁。其中右侧4例,左侧2例,双侧1例,临床资料见表1。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喘。7例患者平均引流量超过15000ml;引流液呈乳白色或粉红色,苏丹Ⅲ染色阳性,比重>1.012,甘油三酯/胆固醇>1,显微镜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和脂肪球,找癌细胞、微丝蚴、细菌培养均阴性。表17例自发性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编号性别年龄侧别积液量治疗措施住院天数结果例…  相似文献   
22.
23.
简析中医在治疗痔疮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肠痔瘘病俗称痔疮,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直肠疾病的87.25%,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发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以女性发病率为高;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说。  相似文献   
24.
患者,男,72岁,主诉心谎、胸部撞击感2天.心脏听诊发现患者心律明显不齐,但无脉搏短绌.平时体健,已坚持冬泳24年,既往无晕厥史.经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为房性心动过速,P'形态不同于窦性且规律出现,P'-R间期为0.4秒,房性心律150次/分,估计为房性折返邀动引起.而R-R间期明显不齐,测量10次R-R间期时间为10.7秒,平均心室率约56次/分.  相似文献   
25.
病例资料患者,男,22岁,右侧腕关节疼痛及畸形10余年,否认外伤史及家族遗传史,查体见右侧腕关节掌屈及尺偏畸形.背尺侧明显突出,腕关节背伸及旋转功能受限.  相似文献   
26.
我们用局部涂抹凡士林预防褥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7.
唾液酸(Sialic acid SA)是细胞膜糖蛋白和糖脂的主要组成成分,其与细胞的恶变、癌转移及浸润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对53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A进行了检测,以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李登峰  刘璇  喻韬  罗蓉  王建军  蔡浅云   《四川医学》2023,44(4):396-400
目的 总结中国西南地区结节性硬化症(TSC)的临床特点以及雷帕霉素治疗TS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总结2021年3月至12月就诊于我的TSC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随访研究和文献复习。结果 TSC1基因突变10例(52.6%),TSC2基因突变7例(36.8%),基因阴性2例(10.5%)。起病表现为婴儿痉挛4例,全面性癫痫7例,局灶性癫痫5例,以腹壁包块、腹痛、皮肤色素脱失起病各1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2例(10.5%),室管膜下结节18例(94.7%),皮质或皮质下结节18例(94.7%),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21.1%),肾囊肿10例(52.6%),肝脏结节1例(5.0%),肺淋巴管肌瘤2例(10.5%),心脏横纹肌肉瘤3例(15.8%)。加用雷帕霉素治疗15例(78.9%),经治疗后癫痫发作控制100%6例(40.0%),50%~75%1例(6.7%),<50%8例(53.3%)。经雷帕霉素治疗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肾囊肿均未再增长,不良反应为高脂血症、口腔溃疡、轻度贫血各1例,通过对症治疗均好转。结论 TSC常导致多器官受累、难治性癫痫,雷帕霉素对癫痫的有效性为46.7%,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9.
患者女,25岁,农民,因恶心、呕吐、腹痛、咳嗽3d,并伴有乏力、纳差.反酸、嗳气.大便稀薄,于2002年1月29日下午2时急诊入当地乡医院。患者无咳痰,无发热情况。既往体健。入院时体检:血压正常,神志清楚。精神萎靡。体温36.8℃,呼吸平,心界不大,心率80次/min,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中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相似文献   
30.
抑癌基因PTEN与食管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TEN是近年发现的一种与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有关的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新型抑癌基因。研究表明,该基因的突变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在食管癌组织中发现,虽然该基因发生突变的频率较低,但其蛋白表达却普遍下降,表达程度与食管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PTEN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