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外敷腹泻贴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0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口服西沙必利治疗,试验组接受外敷腹泻贴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患者白介素-4/γ-干扰素比例。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浆γ-干扰素/白介素-4比值显著降低。结论:腹泻贴外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2.
“四红丹”方出自《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一书。方中选用当归、槐花、蒲黄、酒军、阿胶五味等量细末为丸。主治阴虚火旺衄血、咳血、吐血。功效:滋阴降火、润肺清音。细考此方组成,补血而不滞,止血而不留瘀。遂屡用于妇产科出血诸症,多奏良效,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并降低死亡率。方法:该组40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病人用开颅血肿清除,血肿内引流、脑室外引流等手术方法加术后脑室内尿激酶注入、腰穿等方法。结果:优9例占22.5%,良15例占37.5%,差6例占15%,朱醒1例占2.5%,死亡9例上22.5%。结论;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4.
王庆波 《山东卫生》2004,(11):37-37
乡村医生不应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应只懂得遇症状而下药,更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65.
大多数失眠患者无严重的身体损伤和阳性的理化检查,不能达到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标准,近年来很多学者将这种失眠归为亚健康状态。我科应用《黄帝内经》中的扬刺针法治疗失眠性亚健康患者  相似文献   
66.
邬春光  王庆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2,(6):118+120-118,120
目的运用中西结合调周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应用祖国医学理论,探讨配合补肾、补脾、养肝阴以及平衡阴阳治疗功血的疗效。方法运用现代医学手段通过B超、检验、基础体温测定等方法,随机选取280例功血患者用中西结合调周法治疗功血并与常规疗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治疗组210例,治愈率为84.8%,总有效率为97.6%,无效率为2.4%;对照组70例,治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2.9%,无效率为7.1%,P〈0.05。结论中西结合调周法较单纯应用激素、人工周期、止血药、手术等更加理性和回归自然,有显著疗效并且疗效巩固。  相似文献   
67.
电击穴的发现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击穴的发现与临床应用王新来,王庆波,吴英乔,韩月华(新乐市职工医院050700)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探索出电击穴。临床治疗坐骨神经炎、梨状肌综合征、脑梗塞及脑出血后遗症(下肢功能障碍)有显著疗效。我们从1990~1995年,对上述600例完整的病例...  相似文献   
68.
我院自2001年2月购进一台GE Prospeed AI CT机以来,检查患者近十万余人次,机器性能好,利用率较高,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几例常见的典型故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康可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室性早搏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康可和胺碘酮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康可组不良反应少。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康可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显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天灸法对内脏高敏性肠易激综合征(IBS)小鼠结肠组织5-羟色胺(5-HT)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天灸法治疗IB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新生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拮抗组和天灸组,每组10只。造模前拮抗组于侧脑室注射0.2m L对氯苯丙氨酸(PCPA),模型组、拮抗组和天灸组小鼠应用直肠内冰乙酸刺激结合夹尾刺激制备内脏高敏性IBS模型。造模后,天灸组小鼠行天灸法干预,穴取“中脘”“天枢”“足三里”,每周各穴贴药1次,每次贴药2 h,共3周。采用腹壁回缩反射(AWR)评分和腹壁肌电波幅评价小鼠内脏高敏状态;HE法观察小鼠结肠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5-HT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20、40 mm Hg(1 mm Hg=0.133 kPa)压力下模型组腹壁肌电波幅升高(P<0.05),60、80 mm Hg压力下模型组AWR评分及腹壁肌电波幅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20 mm Hg压力下天灸组腹壁肌电波幅降低(P<0.05),40 mm Hg压力下天灸组与拮抗组AWR评分均升高(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