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应用免疫络化技术对60例人脑胶质瘤中抑癌基因P53蛋白及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分布与分级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P53蛋白抗体的阳性年为25%-81.82%。PCNA的阳性率为0~90.91%。并提示P53表达水平在Ⅱ-Ⅳ级明显高于Ⅰ级,且与PCNA的表达相关。两者的阳性率分布与分级密切相关。对分析胶质瘤的增殖活性和恶性程度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7年11月-2011年5月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20例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结果:(1)腹水18例,少量15例,中量3例,低密度腹水5例,高密度腹水13例。(2)腹膜增厚15例,其中壁层腹膜光滑增厚15例,肝脏脏层腹膜增厚6例,腹膜结节7例。(3)肠系膜改变20例,表现为系膜密度增高,并呈条索、结节状改变。(4)大网膜的改变14例,表现为饼状增厚,结节状或污迹状改变。(5)肠管改变20例,肠管管壁增厚18例,聚集成团10例。(6)腹腔淋巴结肿大10例。(7)盆腔脓肿2例。结论:高密度腹水、系膜及网膜改变为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23.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与中医辨证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是一个涉及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抑制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从而改善血清学标志更是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探讨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与中医辨证论治的关系,能为提高中医治疗该病的疗效打下了可靠的基础。本文拟就106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作一分析。一、病例选择:106例患者中,男性81例,年龄最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基层医疗保健单位高血压病综合治疗模式.方法 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综合治疗组采取量化饮食、量化运动、心理疏导与降压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模式;普通治疗组仅单纯用药物治疗.比较两者在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改善、高血压病情控制、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综合治疗组在膳食结构、运动量、控酒等方面的改善以及血压控制率方面明显优于普通治疗组(P<0.001),相关医疗费用也较普通治疗组低(P<0.05).结论 高血压病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基层保健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25.
复方糖芥总甙配伍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糖芥总甙配伍的药理研究黑龙江中医学院中药厂王广才,高志宏,杨贵启黑龙江中医学院李淑莲,赵瑛,郑美华复方糖芥总甙是由糖芥总甙,大豆甙,淫车藿等,依据祖国医学理论组成的复方制剂。为得到这三种药物的最佳配方,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心肌匀浆过氧化脂质含...  相似文献   
26.
肿瘤脾虚患者运化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采用同位素~(131)碘胶囊示踪法,观察消化道排空运动机能.发现肿瘤脾虚证患者的消化道排空运动速度比肿瘤非脾虚证患者和正常人明显加快,用健脾补气药治疗可以改善;用小剂量阿托品口服可以纠正之,提示其消化道排空运动加快可能主要是由于副交感神经兴奋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胸膜结核瘤与胸膜、肺组织的关系及CT诊断。方法结合临床、CT随访分析18例28枚病理诊断胸膜结核瘤的形成机制及与肺、胸膜的解剖关系。结果18例28枚胸膜结核瘤,其中26枚(≥1cm)胸膜结核瘤病理证实为肺与胸膜共患结核瘤,17枚由肺外带浅表结核蔓延到胸膜形成,CT表现为肺野外带紧贴胸膜(与胸膜关系密切)或以胸膜为基底突向肺野的半圆形结节,17例27枚胸膜结核瘤伴有同侧胸膜炎和/或肺内结核。结论胸膜结核瘤(≥1cm)为肺与胸膜共患结核瘤,多数由肺结核蔓延到胸膜形成,CT诊断明确。  相似文献   
28.
张雅洁  刘奕生  王广才 《肿瘤》2000,20(2):108-110
目的 IBL样T淋巴瘤属高度恶性肿瘤,由于其细胞成份的多样笥,病理组织学上很易误诊为良性病变。现将9例报告如下。方法 全部病例做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结果 组织学上最显著的特征是血管旁胞浆淡染透明的透明细胞显著增生,2例呈现弥漫增生,7例呈现小灶状增生。小至中等大的异型核细胞散在于小灶状增生的透明细胞周围。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用CD30与多种抗体联合配伍方法,对68例HD及16例ALC淋巴瘤进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测,目的是为两者鉴别诊断提出一项指标。结果表明:CD30阳性细胞的染色特征及分布特点;CD30,CD20,CD45RO联合应用对HD与ALC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正> 药物组成及用法:白及15克,枳实10克,加水至5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滤出药液。复加水500毫升,再煎至100毫升,两液混合,早晚各服100毫升。进汤药前半小时,服痢特灵0.1克,日二次,连服一周。煎剂一般须服半月至二十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